张 群,郭 欣
高校统一战线服务“十三五”精准扶贫研究
张 群1,郭 欣2
(1.辽宁工业大学宣传统战部,辽宁锦州 121001;2. 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 121001)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在全国精准扶贫攻坚的大背景下,有效利用高校统一战线的人才、智力、科技、信息优势,调配优质资源,积极开展扶贫活动,调动统战人士参与精准扶贫的积极性,是本文的出发点。本文重点讨论高校统一战线服务“十三五”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结合实际去思考精准扶贫切实有效的方式与途径,更好地完善高校统一战线服务“十三五”精准扶贫工作的运行机制。
高校统一战线;十三五;精准扶贫
高校统一战线主要包括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少数民族人士,有宗教信仰的人士,港澳同胞及在高校就读的港澳学生,台湾同胞及其亲属等。重点是专业领域成果显著、政治上有代表性、社会上有影响的党外人士。简要地说,高校统一战线就是一定社会政治力量的联合。精准扶贫是粗略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区域的贫困地、不同贫困程度的群众状况,注重扶贫对象精准、扶贫安排精准、扶贫资金使用精准的治贫方式,使扶贫效果真正地落到实处。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精准扶贫是这期间重要的战略目标任务之一。早在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强调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2016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在中央统战部定点扶贫县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晴隆县调研时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统一部署,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认真做好定点扶贫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搞好定点扶贫,是中央交给统一战线的重要任务。统一战线开展定点帮扶,要着力在精准上下功夫。要与定点扶贫地区搞好对接,在帮扶谁、帮什么、怎么帮方面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同研究、充分协商,确保帮扶工作符合实际需求,努力做到帮扶对象精准、帮扶项目精准、帮扶方式精准[1]。高校统战人士多数是专业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对解决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的技术问题能够起到积极作用。扶贫工作的内在要求与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特点有效结合起来,与高校科技研究立项建设、基层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等工作有效结合起来,使基层组织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贡献。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端领先的科学技术水平与师资队伍是高校统战人士的最大优势所在。科学合理化规划设计、信息化决策咨询工作,发展什么、怎么发展,效果如何、前景怎样,科学评估、审慎决策是脱贫的关键点与着力点。在精准扶贫中发挥高校统一战线的优势作用,积极地参与到定点扶贫中去,做好帮扶单位的治贫脱贫,为服务社会提供积极的作用。
(一)高校统一战线具有一定的人才资源优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校不仅是创新一流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而且是我国前沿技术原始性创新的主要阵地和源泉,统战人士大多数是高校的教学、科研骨干,有较大层面的影响力,具有一定的科学决策引领能力,针对精准扶贫能积极建言献策。目前高校统战工作的范围已经扩大为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少数民族人士等,统一战线通过政治教育、体察民情、反映民意、密切党同群众联系等渠道把所有力量团结起来,从而为扶贫夯实群众基础。
(二)高校统一战线具有一定的科技信息优势
当今世界的激烈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高校统战队伍具备一流的教学设备、实验设备、图书馆等科技创新资源,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潜藏着巨大的实际应用实力。高校统战队伍拥有一大批高学历的教师、学者,他们科研能力强,使高校的科研成果真正运用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这些成果的应用,在教育扶贫发展中能起到关键作用,为贫困地区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利用强科技创新,为贫困地区提供更多的创新成果和专利技术,这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智力保障和人力资源。
(三)高校统一战线具有一定的精神文化优势
积极有效的加强对贫困人群的思想教育和引导是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宣讲国家帮扶政策,把对贫困人群脱贫致富的思想教育作为宣讲的重要内容之一,并用发生在贫困人群身边的相关事例进行宣讲教育,让贫困人群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营造脱贫攻坚浓厚的社会氛围;传播先进文化知识,让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促使贫困户思想解放,激发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积极引导贫困户转变就业思想观念,只有用自己的双手,苦干实干才能改变命运。教育引导困难群众正确认识贫困、对待贫困、摆脱贫困,解锢思想,伸展思路,让困难群众牢固树立脱贫的信念与决心,摆脱心理包袱,树立脱贫致富的思想根基。
(四)高校统一战线具有一定的社会联系优势
高校统一战线拥有各领域杰出的、有影响力、有声望的人士,在对外联系社会各界、整合协调社会力量、扩大宣传渠道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是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的有效源动力。因此,通过与社会的联系和交流,有利于提升各阶层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凝聚力,有利于调动和运用统一战线领域的各种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和支持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热潮中开展对外工作交流合作、投资农村项目、开发引进技术资源、资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凝合作用。
(一)精准规划,实现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就是要实地考察帮扶地区的实际情况,切实掌握当地贫困户的实际需求,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发挥高校统一战线人才智力、实力、社会联系等优势找寻符合当地文化环境的扶贫道路,准确把握本地区的产业、实业态势趋向,将高校统战科技资源、核心资金用在合适的“点”上[2]。要组织学校统战人士扶贫服务团到扶贫对象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为避免实践活动流于表面,要保持双方密切地沟通、交流,结合帮扶对象情况制定任务,为他们解决难题,提供多种实用技术支持,进行科技指导,提高知识水平,传递创新创造精神。使统战人士教育扶贫服务团凝聚力量精准发力,献计献策,力争真正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
(二)在服务大局中发挥专业优势
利用统战人士在不同学科领域拥有的高层次专业教学水平,为扶助对象准备有关科技发明、计算机、艺术、社会科学等多角度的课程;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当地开展调查研究,帮助制定产业规划,提供决策咨询;组织志愿者团队为当地中小学生开展文化、艺术培训;鼓励科技人员和在校大学生到对口企业就业创业,创办产业项目[3]。使我们的支教队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让帮扶对象能享受优质的教育、信息资源。带动统战人士同心协力、凝聚共识,使教育扶贫服务团切实发挥效应。
(三)保证活动的持续性、长远性、时效性
精准确定扶贫攻坚的“时间表”。明确各成员的目标任务,细化责任,统筹抓好顶层设计和谋划研究。安排统战人士定期到对点扶贫学校进行支教活动,保证活动按时按量完成教学任务。创新载体,树立支教服务团良好形象,加大力度宣传活动情况,长期坚持,推动活动形成规模,扩大影响面,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按照各自职能分工,抓好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开辟学校统战人士助推精准扶贫工作的新途径,加快脱贫步伐,确保如期实现整体脱贫。
(一)精准实施“对口支援计划”,积极支持贫困地区校园建设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由于中国疆域广阔,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区差异巨大,尤其是中西部山区县域经济总量小,财政基础薄弱,地方财力脆弱,乡村学校点多面广,投入长期不足,历史欠账多,基础教育艰难,乡村学校建设滞后,隐忧不容小觑。因此,利用高校思想智库优势专长,综合运用分析数据、技术信息、查看实地、勘测环境等多种手段,精确摸底,精准查询出“病根”。优化顶层设计,统领贫困地区乡村学校建设发展是脱贫的关键;建立乡村师资队伍稳定机制,保障教师潜心育人;建立乡村教师质量保障机制,改善结构提高素质。真实传播贫困样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共同治理。全面掌握贫困学生的数量、分布等,鼓励包括统战成员在内的教职工参与对口支援,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师资队伍等方面献计出力,帮助受援地区学校提升办学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主动对接媒体引导公益力量助学资教,形成全社会关注乡村、关注基层的强大正能量,进一步凝聚社会稳定最基础的向心力,激发村庄发展内生潜力,增强贫困家庭致富动力,培育新时代的新型农民。
(二)精准打造“帮扶服务基地”,积极开展教育培训扶贫
依托学校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涵盖师资教育、技能培训、民族团结等综合功能的帮扶服务基地,引导统战专家教授以服务学生成长、促进教育发展等为主题,深入贫困地区开展专业培训、义务支教、援建中小学等活动。大力推动帮扶服务基地合作发展向外延伸,推进贫困地区在教育、人才、金融、文化等方面的合作,推动贫困地区产业转移,取得更大成果。可采用结对帮扶措施,包括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吸纳就业扶贫、发展教育扶贫和特殊困难群体生活保障扶贫五大方面。统战人士要大力支持帮扶乡镇改善基础设施、发展扶贫产业、改善民生事项,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摘帽、不脱钩”。积极落实高校统一战线扶贫支持政策,认真组织开展“10.17”扶贫日系列活动,鼓励统战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
(三)精准发挥“党外智库效应”,积极提供扶贫攻坚理论参考
学校注重发挥统一战线党外智库的最大效应,支持党外专家学者坚持问题导向,首先,以科研项目形式,通过重点打造、联合调研、协同攻关等方式,围绕贫困地区城乡统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重大课题深入调研、集中攻关,形成一批针对性强、可操作的理论成果,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供规划和咨询。其次,以深交广交党外朋友为基础,对留学人员、新媒体中的代表人士、非公经济人士全面摸清底数,建立联系载体,积极搭上线、对上话,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时,加强留学人员进入统战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定期推荐优秀党外代表人士和中长期培养对象工作机制。
高校统一战线服务“十三五”精准扶贫工作不能只追求一时之功,拒绝“原地踏步走”,要找寻强大的“造血源”,达到贫困地区群众共同富裕的理想。比如,医学领域统战人士就应该在提高困难群众身体健康和医疗水平上下功夫,法学领域统战人士应该在倡导群众法律权威方面下功夫,理工科领域统战人士就应该在产业升级与改造方面下功夫。协调实施扶贫项目,宣传各项惠农政策,指导基层组织建设,完善精准扶贫工作运行机制,做到不脱贫不撤人。
[1] 江山. 扎实做好统一战线定点扶贫工作[N]. 人民日报, 2016-3-23.
[2] 余孝忠, 胡锦武. 江西发挥统战优势动员社会力量精准扶贫[EB/OL]. (2015-10-29)[2016-10-09] 新华网.
[3] 苟曌. 我省高校多种形式助推精准扶贫[J]. 教育导报, 2016(4): 14.
(责任编校:叶景林)
10.15916/j.issn1674-327x.2017.04.002
G640
A
1674-327X (2017)04-0005-03
2017-02-19
2016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JG16ZXTZB0092016)
张群(1974-),女,辽宁锦州人,副教授。
网络出版时间:2017-06-21 10:43;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415.C.20170621.1043.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