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布道 异国传经
——洋教授戴伟在中国的科普之路

2017-03-07 03:04马俊锋
科普创作 2017年1期
关键词:科普化学实验

马俊锋

戴伟,原名David G. Evans,英国人,化学教授,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在英国埃克塞特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后到北京化工大学进行合作研究,现为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由于思维的惯性,初次听到“戴伟”这个名字时以为应该写作“大卫”或“戴维”等带点儿洋味儿的译名,当看到名片上写道“戴伟”二字时以为是写错了。看来,戴伟当时可能对中国文化已经比较了解,所以才有意识地给自己起了一个很中国化的名字。

戴伟热心科研,成果丰硕,先后在国内外化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被英国皇家化学会聘为会士,并被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北京地区分会主席,2017年又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评为“2016年度中国石油与化工行业影响力人物”。他还热心于中英两国的科技合作交流,曾获国家外国专家局颁发的“友谊奖”(2001年)和“功勋外教”(2014年)、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奖”(2005年)、英国皇室颁发的官佐勋章等诸多荣誉。最值得一提的是,除科研与中英科技合作交流外,戴伟还热心于中国的科普事业,勤勉于向中国青少年普及化学知识,致力于培养学生们求真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2014年戴伟被聘为“北京化工大学知名学者科普报告宣讲团”组员,2016年又被聘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普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在网络搜索引擎中输入“北京化工大学戴伟”后,可以查到许多相关新闻报道和照片。同一个形象,胖胖圆圆的身材,短短的黄白的头发,戴着护目镜,穿着白大褂,频繁出现在不同的地方,或北京、或安徽、或内蒙、或山西,大江南北,戴伟到处给青少年学生讲授化学知识,演示化学实验,向孩子们心中播撒科学的种子。2016年12月,戴伟被中国科协主办的“典赞·2016科普中国”活动评选为“科普中国特别贡献者”。由于在科普事业上的杰出贡献,戴伟还受到过温家宝、刘延东等中国国家领导人的表彰。

一个洋教授,何以和中国结缘,又在中国的科普之路上走出了这诸多精彩,获得了那么多荣誉呢?

钟情化学,缘自试验

戴伟并非出生在化学世家,祖父是一名煤矿工人,生活在威尔士,后迁居到英格兰的伯明翰,父亲是一名初中数学老师,母亲及其他家人也没有从事与化学相关的工作。戴伟初次接触到化学实验是在学校的化学课堂上。十一二岁的他看到了化学老师的精彩演示后,便对化学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运用学习到的有限的化学知识,戴伟开始自己做实验,越做兴趣越浓。渐渐地,化学课程上的实验已经满足不了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了,于是他就开始自己购买相关的仪器和化学药品在自家厨房里做了起来。由于经常把厨房弄得又乱又脏,父亲就把家中花园里的一个小棚子腾出来,专供他做实验用。

有了自己独立的小棚子“实验室”后,戴伟更加沉迷于化学实验了,放学后、周末、假期,只要一有空闲时间,他就把自己关在小棚子忙碌起来。在很多人看来,化学是无聊的、危险的,化学分子式很复杂,化学物质有毒有害,化学反应猛烈骇人,而在少年戴伟的眼中,化学是有趣的,能给人带来无限快乐。

化学实验中两种不同的物质发生反应,可以产生新的物质,有时还会伴着猛烈的反应,这是戴伟对化学痴迷的原因。当时也有一些同学和他有共同爱好,他们时常会聚在小棚子里一起做实验。在戴伟购买的化学药品中,有一些危险性较高的物品,如腐蚀性极强的浓硫酸、易燃易爆的金属物质等。十几岁的少年,对各种新生的、有刺激性的事物充满好奇,化学实验恰恰迎合了他们的好奇之心,但因为年纪尚轻,化学知识有限,对化学实验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所以也常常会有爆炸、起火等实验“事故”发生。幸运的是,这些实验“事故”并没有引起大的火灾。父母对此有些但心,虽然并没有公开反对他做实验,但也不很开心。戴伟在谈及少年时的这段往事时说:“当时只掌握了一点点化学知识,知道如何做实验,却不知道实验有多危险。现在掌握的知识多了,知道了危险,所以有些当时做的实验我现在不敢做。”

进入高中后,随着化学知识的增加,戴伟可做的实验也越来越多,同时也遇到了人生中的良师。当时英国高中的课程比较少,只有化学、物理、数学三门课,上课时间非常短,学生有许多空闲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戴伟的高中老师看到他对化学实验有浓厚的兴趣,就让他在课余时间用实验室的仪器做一些自己喜欢或想做的实验。这样,戴伟就有大量的时间可以用来做实验。化学老师开的这一“小灶”,仿佛给戴伟求知的小船挂上了帆,使他加速驶向化学的汪洋大海。

喜欢上化学实验后,戴伟很早就决定将来上大学一定要申请化学专业。浓厚的兴趣,勤奋的钻研,反复的实验,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化学基础,并使他顺利考上了英国最知名的高等学府—牛津大学。进入大学后的戴伟更是如一块投入水中的海绵,肆意地汲取着化学知识的养分。英国大学本科的课程设置与中国、美国等国家不同,比较倾向于追求专业的深度。就牛津大学化学专业来说,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时有1/4的课程是数学,其余3/4的课程全部是化学,大学二、三、四年级基本就不再学其他课程,全部都是化学专业课程。当时牛津大学每年有200多个化学专业的本科生,分布在30多个学院里,戴伟所在的学院每年级有8个化学专业的学生。学院里的辅导课堂上老师只需面对2个学生进行授课。戴伟说,当时老师在课堂上并非只讲授化学知识,更多的是讲授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每次课上,老师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并试着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对戴伟日后的工作和教学有很深的影响,同时也使他在学术的山峰上越攀越高。1980年,戴伟获得牛津大学学士学位,1984年又顺利博士毕业,获牛津大学化学博士学位。1984—1985年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做了一年的博士后,随后进入英国埃克塞特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结缘中国,始于少年

戴伟少年时有两个爱好,一个是对化学感兴趣,另一个是对中国感兴趣。当被问及为何喜欢中国时,他略显骄傲地说:“已经过去几十年了,真的记不得当时喜欢中国的理由了,但这一爱好和喜欢化学的爱好一样,一直坚持了下来,直到现在。”

戴伟年少的时候,美苏争霸进行得如火如荼,中国也正处于风雨如晦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基本没有什么人到英国留学或生活,所以当时戴伟的生活环境中很少有中国人出现。或许是冥冥之中的缘分,从来没有接触过中国人的戴伟在姥姥家里看到了一份中国出版的英文杂志—《北京周报》。《北京周报》是一份英文新闻周刊,1958年3月创刊于北京,主要报道中国的政治经济现状,介绍中国政府对内对外的重大方针政策,是当时中国进行对外宣传的重要刊物之一。戴伟在谈到《北京周报》时说:“这是一份小杂志,纸很薄,每年订阅,从中国驻英国的大使馆寄来,每个月都会收到。”戴伟认为这个杂志传递的信息显示当时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比英国人还高,这显然是不对的。不过他并没有因此对中国产生什么不好的印象,反而兴趣更浓。对他来说,中国就像化学一样,充满了神秘和未知。

大学时代,戴伟在牛津大学校园内虽然见到过一些赴英国留学的香港人的身影,但并没有什么接触,到了攻读博士学位时,才第一次正式接触到中国人—与戴伟同在一个实验室学习的香港人贺子森(现任香港大学副校长)。1981年,受贺子森的邀请,戴伟第一次来到香港过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那是戴伟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他很是兴奋,当站在落马洲瞭望台眺望远方时,少年时代读到的关于中国的种种描述在他心头频频闪现,那充满着神秘和未知的国度,就在眼前。

1987年,戴伟受邀参加在中国南京召开的第25届国际配位化学会议。当时,他亲眼见到的中国与年少时在杂志中读到的中国有诸多错位和落差,但戴伟依然兴趣很浓,想在会议后到处转转。原本会议主办方在会后安排了游玩项目,可戴伟不打算跟着由许多外国人组成的旅行团一起走马观花似的游览,而是想一个人到处走走转转,了解一下真实的中国。戴伟到南京参会时,他攻读博士学位时的香港同学贺子森已经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作。巧合的是,与这位同学认识的一个来自中国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生,其父亲正是该次国际配位化学会议副主席、南京大学化学系副主任陈懿教授。得益于这位同学的牵线搭桥,戴伟受到了陈懿教授的热心帮助。会议结束后,戴伟向陈懿教授表达了想单独出游的想法。听到戴伟不会说中文,也不认识汉字,一个人出行很不安全,出于安全考虑,陈教授找了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上海有机所)、苏州大学、杭州大学等几个地方的同行帮忙照顾,还专门花了一下午时间给他安排游玩路程和食宿。陈懿教授的热情让戴伟很受感动:“陈教授学术水平很高,当时是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知名学者,而我只是一个年轻的化学老师,最主要的是作为会议的主办者,陈教授当时非常忙,可他还是抽出一下午时间给我安排好住宿,这让我很感动,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中国人是那么热情。”在陈懿教授的帮助下,戴伟顺利实现了游历上海、苏州、杭州等地的计划。

戴伟知道,少年时在《北京周报》上读到的中国并非真实的中国,那只是出于宣传需要,真实的中国并不是那个样子。那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改革也只处于起步阶段,商业氛围尚未形成,企业员工普遍没有服务意识。当时,给戴伟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汉语词就是“没有”。在上海,戴伟住的是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的招待所,离市区繁华地段有些距离,能吃饭的地方不多,而且晚餐供应时间是五点至五点半。这对于初到中国的外国人来说,用餐时间显然有些过早。当戴伟以为自己去吃晚餐的时间还挺早时,食堂已经什么都没有了。所以问服务员有什么吃的时,得到的回答都是“没有”两个字。提及此,戴伟还讲了一个当时在来华外国人中间普遍存在的情况:当时来华的外国人在中国学会的第一个汉语词汇不是“你好”“谢谢”“再见”等之类的日常寒暄语,而是“没有”,问有没有吃的、有没有房间,得到的回答最多的就是“没有”!还有一件事情也让戴伟印象深刻。在杭州西湖租了一辆自行车游玩时,他遇到了两个热心的粗通英语的年轻人。连说带比画,三人之间勉强可以交流。这两个年轻“导游”花了大半天时间陪戴伟游览西湖,给他讲解了许多关于西湖的有趣故事和历史知识。为表示感谢,戴伟邀请他们到自己下榻的酒店吃晚饭,到酒店后却被告知两个年轻人不能进入。在中国,这些中国人自己经营的四星、五星级豪华酒店却只对外宾开放,只收外币或外汇兑换券,拿着人民币的中国人却不能消费,当时这让戴伟很不理解。不过,给戴伟印象最深的还是中国人的热情,不管是学术造诣深厚的陈懿教授,还是西子湖畔陌生却热情的年轻“导游”,都让他感动。从那时起,戴伟决定以后要经常来中国,并开始学习中文。

自1987年参加过第25届国际配位化学会议后至1996年到中国工作的十年间,戴伟几乎每年暑期都会到中国来,或参加会议,或在几所大学做学术报告。戴伟最初学习中文时比较有趣,他每次来中国之前,都提前一两个月拿出字典、磁带开始学习中文,以便到中国后可以应用,但回到英国后又疏于复习巩固,就慢慢忘掉了,第二年同一时间又会重复这一过程。1994年,戴伟结识了北京化工大学的段雪老师,并开始进行合作研究。1996年,戴伟接受了北京化工大学的邀请,辞去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工作,正式成为北京化工大学的一名老师,并定居北京。谈及当时的决定,戴伟说:“如果1996年是我第一次来中国,我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但我是从1987年到1996年每年都到中国来,我看到了中国的发展变化,虽然发展有些慢,不如现在这么快,但却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觉得这对我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我不来中国,不来北京,也许我会后悔的,所以我决定来中国。”戴伟的决定在其英国朋友和同事眼中称得上是“疯狂”的举动。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虽然也进行了一些年,但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并没有太大变化,国外媒体及科学界并不重视中国。而且现实情况也是如此,那时戴伟在北京化工大学的工资仅有在英国时的1/10,工作条件和科研水平也不及埃克赛特大学。戴伟的一些英国朋友对他的举动很不理解。“有礼貌的说我勇敢,不太礼貌的就说我疯了。”戴伟的回答是,“你不明白,中国的发展前途无量,下次你来看我时,就会明白了。”戴伟还开玩笑地说:“一年一次回到英国,不会感觉到它有什么大的变化,而只要几个月,甚至十几天不在北京,回北京后就会感到又有了新变化。”成为北京化工大学的老师,戴伟感到很开心,他说:“刚来的时候,段雪教授的实验室里只有两个年轻老师,我是第三个,现在段雪教授的实验室有40多个人。他们都比我来得晚。”在中国定居后,戴伟生活在汉语环境中,汉语水平进步很快。一转眼20年过去了,现在他的汉语已经基本褪去了外国味,非常流利,像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

戴伟很喜欢中国的春节,第一次到中国的时候就刚好是春节。听朋友说中国的农村很有传统春节的气氛,戴伟就经常跟朋友一起到中国的农村过年。春节期间,在外打工的人都回到家里,看到一个外国人在村里过年很是新奇,于是就表现出了十二分的热情,经常是东家请完西家请。戴伟在村子里一家接一家地吃酒,很是满足。戴伟坦言:“其实他们并不会因为招待我而显得麻烦,我去不去他们都一样,都是要吃那么多肉,喝那么多酒。”丝毫没把自己当外人,俨然就是中国农民中的一员。他因此结识了很多农民朋友,也经常接到来自这些农民朋友的邀请电话:“什么时候再来呀,我们一起喝啤酒!”戴伟曾跟朋友去过安徽的一个小山村过春节,这个小村子全村一共才300多人,村里人在生活当中也从未见过外国人,所以听说村里来了外国人,几乎整个村子的人都跑去看他。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还瞪大了眼睛看着他说:“你就是孙悟空吧?”

邂逅科普,一往情深

早在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工作时,戴伟就曾从事过化学科普活动。英国中学生的课程比较少,自由时间很充裕,所以学校会经常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大学听课,戴伟也常常接待这样的学生,给他们讲授化学知识和演示化学实验。来到中国后,戴伟最初主要是从事化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一些偶然的机会使戴伟走上了化学科普之路,一往而情深。

1999年,中国实施大学扩招政策,当时各高校学生人数急增,面对这一情况,如何培养良好的校园文化成为各大学考虑的重要问题,北京大学也不例外。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在考虑学生人数急增后的校园文化建设时认为,北京大学的很多学生将来很可能成为国家的管理人员,他们有必要了解化工、认识化工、知道化工对人类的意义,因此要求开设化学公选课,让化学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最终这一任务落在了科研一线的寇元教授头上。2002年,寇元教授开设了《魅力化学》的公选课,邀请许多科研一线的知名科学家来给学生讲授化学。2004年9月,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与国际知名企业德国巴斯夫集团开展合作,将巴斯夫的科普经验引入到《魅力化学》的课程中,开办了《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巴斯夫魅力化学》课,邀请许多知名科学家主讲,戴伟当时就是被邀请的科学家中的一员。在给北京大学非化学专业的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生动的化学实验课后,戴伟喜欢上了这个课程,此后经常到《魅力化学》的课堂上给学生们讲授化学知识和演示化学实验。

在英国埃克赛特大学工作时教当地的中学生化学也好,在北京大学《魅力化学》课堂上为非化学专业的学生上化学课也好,这些都只是戴伟走上化学科普之路前的“小试牛刀”,真正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从事化学科普,是从2011年开始的。这一年有两件事情促使戴伟走上了化学科普的道路,其一是戴伟的英国朋友Helen Boyle邀请他给北京的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上化学课,其二是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提供了1000英镑的公益活动资金。

Helen Boyle原本是一位老师,在英国工作,女儿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留学。他来北京看望女儿时偶然发现,中国的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很差,于是就产生了帮助他们的想法。Helen Boyle辞去了英国的工作,并在英国申请成立了一个慈善会(Migrant Childrens Foundation,MCF),然后来到中国的打工子弟学校,帮助这些学生学习。刚开始只是教授英语,认识戴伟后,Helen Boyle就邀请他为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们讲授化学知识。恰好,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英国皇家化学主席David Phillips教授会给每个分会1000英镑作为举办国际化学年纪念活动或公益活动的资金。作为英国皇家化学会北京分会的主席,戴伟利用这些钱买了许多药品、试剂和实验设备,开始给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上化学实验课。戴伟在打工子弟学校的化学实验课被英国皇家化学会评为当年所有分会活动中最优秀的三个活动之一,并获得了1万英镑的支持。从此戴伟就把给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上化学实验课当作一个长期活动坚持下来。

只要有时间,戴伟每个月都会去北京周边的打工子弟学校给学生们演示化学实验。每次化学实验课大约一个半小时,但课前准备器材,配制药品就得花去一个多小时,课程结束后收拾器材,也需要同样多的时间,再加上往返搬运器材和路上的时间,所以每次活动都要花费大半天的时间。因为经常去给打工子弟们上课,许多学生都记得戴伟,每次只要他一下车,原本玩闹的学生就都向他聚拢过来,戴伟就用他流利的汉语和学生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调侃。戴伟就这么被学生簇拥着,向教室走去。

进教室后,戴伟就在学生志愿者的帮助下开始准备实验器材,配备实验药品。作为一个科学家,戴伟时时表现出了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做事风格。他给学生们准备的实验器材全部都是塑料的,以防学生不小心打破实验器皿割破手指,另外还给他们准备了白大褂、眼镜等,实验中需要的东西,一样也不能少。实验中,他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化学实验的乐趣,还要培养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比如,实验中他会拿出一个“空空如也”的容器问学生:“这个容器是空的吗?”学生有的回答“是”,有的回答“不是”,戴伟就引导学生说:“不要轻易下结论,我们来验证一下!”于是就拿一个带火星的木条放进容器,看到木条迅速燃烧起来后又说:“木条迅速燃烧起来了,说明里面是什么?”学生思考一下异口同声地回答:“氧气!”在这一问一答中,学生们就会慢慢形成严谨的做事态度和积极思考的习惯。

戴伟不仅自己热心科普,还主动带研究生参与科普活动。或许是来中国太久了,他对中国大学生的就业情况非常了解。谈及带研究生做科普时,戴伟说:“让研究生做科普也是双赢的,因为现在的学生毕业找工作时,一般的用人单位对你研究什么方向不感兴趣,他们不需要这样的技能,而是其他的技能,比如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协调能力等。学生通过参加科普活动,也培养了许多用人单位需要的技能。除非要做研究工作,否则一直在实验室也不可以。”戴伟的科普团队以北京化工大学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生为主,包括硕士、博士,甚至还有学校的教师。每年新生开学时科普团队都会招纳新队员,将那些对科普感兴趣又有意愿参与的学生纳入到团队中来。有个别科普队员毕业后留校了,成为北京化工大学的教师,但仍然愿意留在科普团队中跟着戴伟继续做科普。

2014年10月,戴伟被聘为北京化工大学知名学者科普报告宣讲团成员,开始赴全国各地开展化学科普活动。他亲自设计了独特的《双氧水丰富多彩的化学反应》,向中学生演示变色反应、时钟反应、振荡反应和歧化反应等五组十个化学实验的神奇效果。奇妙有趣的实验,通俗易懂的讲解,循循善诱的引导,再加上戴伟风趣幽默的语言和憨态可掬的容貌,给各地听报告的中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每次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中,现场座无虚席,听众掌声不断。戴伟不仅给学生讲化学,还给一些中学化学老师讲化学。2015年,北京化工大学开始举办暑期化学教师研修班。在每一期的研修班上,戴伟用严谨的实验态度和方法、有趣的化学反应,为中学化学教师做了一堂堂生动的化学讲座,在化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方面给中学化学老师们带来了许多启发。戴伟也因此收到许多来自全国各地中学教师的热情邀请,希望他能走进这些学校为师生做报告。

除在学校给学生做科普外,戴伟还积极组织科普沙龙活动,邀请各个领域的科学家给社会人员做科普讲座。科普沙龙活动有一个很漂亮的中文名字“懂”,对应它的英文名称是“Understanding Science”,由英国皇家化学会、英国物理学会和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分部合作主办,每月一次,一般在五道口的桥咖啡馆或三里屯的老书虫咖啡馆举行。演讲嘉宾由活动组织者邀请,一般外国学者居多,对象主要是一般公众,纯英语演讲。活动形式很随意,被邀嘉宾可以边喝酒边讲,听众可以边吃东西边听。内容主要是被邀嘉宾自己正在进行的科研内容:为什么要做这方面的研究,研究动机是什么,研究目标是什么,研究成果如何呈现,是短期内就可以对社会发展有贡献,还是会促进科学理论知识的发展等。每次活动内容都不同,涉及纳米材料、火星探索等许多领域。嘉宾演讲一般约30、40分钟,之后是互动环节,大家针对演讲内容自由提问,嘉宾一一回答,20分钟左右。对活动感兴趣的人在活动结束时可留下自己的邮箱,方便下次活动时通知。因为是在咖啡馆,又是纯英文演讲,所以无形中限制了受众的规模。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科普的效果非常好,不大的咖啡馆常常座无虚席。听众边品味美酒咖啡,边聆听科学知识,咖啡美酒的醇香萦绕鼻尖,趣味横生的科学知识流入耳膜,甚是风雅。

此外,戴伟还经常参加科技部、中国科协、北京市科协等单位组织的一些城市科学节、科技活动周、科学嘉年华等活动。

通过科普活动,戴伟在许多中小学生心里撒下了化学的种子,点燃了他们的科学梦。四五年前曾有一个小学生宋大有参加了戴伟的科普活动,并由此喜欢上了化学。随后他自己就网购了许多化学实验器材和药品,开始自己做实验。宋大有的母亲经常打电话咨询戴伟,问他一些药品能不能买、是否危险。一次,宋大有买了许多金属钠,放在家里很危险。母亲向戴伟咨询后,就把这些金属钠全扔了。宋大有对化学实验的热爱和执着让戴伟想起了少年时代的自己,那时的戴伟对化学也充满了热爱和执着。后来,戴伟就让他进自己的科普团队做了一名志愿者。现在,他已经是东直门中学的一名初三学生,个子高了,化学知识更丰富了,所以在戴伟的科普活动上,有些小学生以为他是研究生志愿者,甚至有人喊他“叔叔”,闹出了不少有趣的事情。宋大有不仅在家里做实验,还将化学实验当作表演做给同学们看。每次学校组织的文娱活动中,其他同学都是表演唱歌、跳舞、弹奏乐器,他却将舞台当实验室,把自己的实验器材和药品搬上去大方地做起化学实验来。不难想象,宋大有未来很有可能从事与化学相关的工作,甚至有可能成为一名化学家,为人类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化学似乎是神秘莫测、复杂、甚至是非常危险的一门学问。戴伟从事化学科普,就是为了要消除大众对化学的这种认识,树立化学的正面形象。戴伟说:“化学危险吗?先不说化学,就说开车,开车危不危险?如果你经常酒驾,开车当然危险,如果你很注意安全驾驶,开车一点也不危险。化学也一样,化学危不危险,要看人是如何使用化学的。如果尊重科学,遵循自然规律,化学不危险,如果只注重经济利益,无视科学规律,化学当然是危险的。”

近代以来,西方的传教士不远万里来到东方,虽然是为了传经布道,但也间接地播撒了文明,尤其是他们那历千险而不悔的决心,涉万难而不辍毅力,值得学习。如他们一样,戴伟辞去了待遇丰厚、科研条件优越的英国大学教职,只身来到中国,到条件简陋的打工子弟学校、到中国的大江南北,给学生们讲化学,做实验,传播科学。通过科普活动,戴伟不但播撒了科学的种子,更传播了一种求真的科学精神、一种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一种积极思考的科学思维、一种为兴趣和梦想持之以恒的执着。

猜你喜欢
科普化学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科普达人养成记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