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讨论中“搭便车”现象的规则控制

2017-03-07 13:52阎亮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7期

阎亮

摘要:案例教学在管理学科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学生进行的案例讨论对其理解理论、贴近管理实践有重要意义。但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存在着广泛的“搭便车”现象,这是由个人、文化和规则设计等因素共同影响而形成的结果。案例讨论中的“搭便车”现象使得案例讨论的质量下降,未能起到应有效果。本研究就此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制度设计尝试减少“搭便车”现象出现的可能。

关键词:案例讨论;搭便车;管理学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007-02

管理学科具有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故在教学中不能简单地采用课堂讲授法,更需要融入案例教学法。管理类学生培养过程中均不断强调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因其能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合作精神。案例教学法对理论教学起辅助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管理知识,同时能让学生更加贴近管理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搭便车”现象。为解决“搭便车”现象,规则设计是一个常用手段,但需要在提高规则有效性和控制规则运行成本间进行平衡。本研究基于管理学案例讨论过程,尝试进行规则设計,以期更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保证对案例分析做出贡献学生获得应得成绩。

一、“搭便车”现象背后的理论

奥尔森对“搭便车”进行了理论解读,表述了无论社会成员是否对公共物品做出贡献,都能享受其所带来好处的现象。奥尔森的理论是基于个体均是理性人的基本假设,在此假设下,形成了悖论或困境,即每个人都想获得公共物品的收益,但倾向于减少为之付出成本。大家都不愿付出成本的情况下,公共物品难以维系。故奥尔森认为需要对个人提供激励以打破困境。后来的经济学家表明“搭便车”现象是经济学中正外部性的表现形式,即个体的经济行为使他人或社会受益,但受益者并不用为之付出成本的现象。但正外部性行为,因行为个体不能充分享有行为收益而逐渐减少,因此需要制度对其收益进行保护方可推动正外部性行为。表现在管理案例教学中,学生们出现的“搭便车”现象,就是个别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不付出或少付出努力、逃避所承担职责而享受最终案例讨论成果的现象。

二、案例讨论中“搭便车”的表现与原因

“搭便车”现象主要发生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汇报、分析报告形成阶段,整体表现为“让”、“退”。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阶段,不积极参加讨论;小组工作分配中不积极承担责任,尽量逃避案例讨论的工作。案例汇报阶段,表现为不参与小组汇报各项工作分配,少发言或基本不发言;案例报告形成阶段,不参与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等。

本文认为基于多种原因,案例讨论中发生“搭便车”现象,首先是公共物品属性和个人原因。公共物品本身属性决定了人们在享受该物品时不用对其付出太多成本,基于理性思考的个体都倾向于享受公共物品。因此容易引起不愿付出努力和成本的学生占据小组其他同学劳动成果的想法。其次在于文化原因。中国社会是关系型社会,关系融入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此情境下小组内成员多会因面子、情分、关系等对少做、不做贡献的人,容忍其“搭便车”的行为,降低他们的行为成本和道德成本。再次,案例讨论成绩评价的程序、规则制定原因。一般的案例分析中,个人成绩取决于小组成绩,而小组成绩仅由案例展示和案例报告的简单评价组成,并未有更为详尽的规则设计来保证在过程中的全员参与。同时,评价程序和规则的不完善,也不利于控制出于前两种原因而出现的“搭便车”现象。因此,为良好解决管理案例讨论中的“搭便车”行为,需要在成绩评价程序、规则上进行设计。

三、评价程序、规则设计

为减少案例教学中的“搭便车”现象,王薇认为采用小班制授课、完善案例教学运行的配套措施等方法尝试提升案例教学的质量。但以上规则的实施需要多方因素的配合,小班制授课暂时无法在大面积扩招的背景下满足更多学生学习的要求,同时配套措施的完善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故建立良好的评价程序和规则是更为立竿见影的手段。案例教学的过程基本可以由案例选取、课前准备、课堂展示、提交案例分析报告等几个环节组成。而“搭便车”经常发生在课前准备环节,在小组讨论形成案例分析结果的过程中,有些成员期望通过别人的努力来获取案例讨论的分数。因此,本文讨论在此过程中所实施的环节以减少或杜绝“搭便车”现象,让真正参与讨论为案例分析处理的同学获得应有的肯定。

(1)分组环节。采用随机分组方式,随机分配尽力消除“关系”带来的影响,避免自由分组模式容易形成熟人扎堆的现象。(2)案例主题挑选环节。让各小组选出组长一名,负责组织团队选择案例主题并反馈给教师。(3)案例分析环节。各组对所选择的案例进行分析,形成分析结果的PPT和支撑材料在课堂上展示。(4)课堂展示环节。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案例汇报,为保证组员投入分析工作的各环节,案例汇报人由教师在汇报前随机制定。(5)提问环节。为保证学生在其他组进行汇报过程中专注参与,设立提问环节,要求其他小组在汇报小组完成案例分析后,提出针对性问题,该问题质量计入小组成绩。(6)案例分析报告(包含对其他小组提问的回答)提交环节。由各小组形成案例分析报告并就课堂上各组提出的针对性问题在报告中予以回答。(7)成绩评价环节。结合课堂汇报表现和提问质量,由教师和学生所评定的成绩最终确定每组案例分析分数。

案例分析分数决定了小组团队总成绩的系数,由此计算小组成员案例分析总得分。举例如下,小组成绩为90分,系数则为90/100=0.9。如每组有9名成员,总成绩为900分,故小组团队总成绩为900*0.9=810分。由此,团队9人分配所得810分作为每个人案例分析的得分。分配方案由全体组员商量分配方案并投票决定(2/3以上组员同意即可执行)。该评价方法创造了一个零和博弈的情境,因此大家应该能够按照客观情况来评价每个人对于案例分析过程的贡献。

通过以上环节,能够尽力控制案例讨论中“搭便车”情况的发生,使得做出贡献的同学得到相应的分数。

四、评价标准

案例讨论的成绩评价应从课堂讲述和最终形成的案例分析报告两方面进行评定。课堂演讲、讨论环节的得分,采用教师评价与其他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两方按照事先提供的成绩评价细节完成。评价细则从案例分析的新颖和完备程度、演讲表述与技巧、PPT制作质量、演讲时间控制、所提问题的针对性和质量等5个方面评价小组的课堂表现,分为差、较差、一般、较好、很好等五个档次,并根据五个方面的评价最终给出自己评价的成绩(满分40分)。各方评价完后,该部分小组得分由计算各方成绩的平均值得出。

案例分析报告在课后由各组组长回答过各组提出问题后,统一整理在一周之内提交。教师根据案例分析报告进行评分,评分中把握报告框架、逻辑顺序、分析的详尽程度、数据翔实合理程度、语言表达、问题回复等重点进行评价。该部分占据案例分析总成绩的60%,即60分。两部分成绩相加为该小组所获得的案例分析得分。

五、效果探讨

从课堂效果反响来看,该程序和规则的实施起到了成效,让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的参与度提高,同时案例分析的质量有所提升。这一规则的制定,不仅仅能够相对客观地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的绩效表现,同時更加鼓励并要求学生全程投入到案例分析过程中,熟悉案例、努力思考、团队合作,为提升分析问题与同他人合作的能力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在此规则中也分辨出了尝试“搭便车”的行为,个别学生最后反馈回来的个人成绩低于其他成员。通过教师的了解,该学生不参加团队讨论,也不承担分析报告写作责任,因此得到了较低成绩。该规则降低了“搭便车”行为,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的热情,充分发挥了学生们在案例讨论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薇.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的“搭便车”现象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5,(30):236-237.

[2]马飞.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行为分析[J].北方经贸,2014,(03):156.

Abstract:The case teaching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nagement education. It is important for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theory and cope with management practices. But in the case discussion,there was widespread "free rider" phenomenon which is the result of personal,cultural and rules design factors. The "free rider" phenomenon is harmful to the quality of case discussions,and fails to get its effect. In this study,the phenomenon is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rules is designed which may attempt to reduce the "free rider" phenomenon.

Key words:case discussion;Free Rider;management discip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