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蔬菜杂志社 山娜 潜江市龙湾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马再才潜江市农业局蔬菜办公室 李德振 余礼涛
在农业行业,有这么一群人,盛夏时节头顶炎炎烈日,来回穿梭在田间地头,往返奔波于各地市场,暮色中荷锄而归,深夜里忙碌依然。虽为女子却不让须眉,用强烈的责任心、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定的执行力为脚下广袤的土地装点绿意。
8月,流金似火,阵阵习风难消暑热。持续的高温、高湿天气,导致许多叶类蔬菜的生长受到限制,当其他叶菜类基地纷纷进入传统的“伏缺期”时,潜江市鸿成发蔬菜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鸿成发)却热闹不减,采摘、分拣、打包、预冷……社员们仍在有条不紊地忙活着。
薯尖具有耐旱耐贫、再生能力强的特点,且营养价值丰富,颇受消费者青睐。鸿成发合作社主要从事薯尖种植和销售,懂技术、善经营的理事长陈洪知也因此获得了“苕尖姐姐”的昵称。
“我们种植的薯尖,11月扦插,翌年春节后上市,至少可以采摘到12月,保持长达10个月左右的上市期。”陈洪知表示,薯尖在保护地可以周年生长,1次扦插,便能连续采收2年,但进入严冬后,温度过低会引发冻害,一旦遇到霜冻即会大量死苗。所以,12月过后,大棚中的薯尖也将全部拉秧,不再供应。
从最初的基地选址规划到土地流转、基础建设,再到摸索技术、开拓市场,作为合作社当家掌门人的陈洪知全部 “一肩挑”,将全身心的精力倾注到508亩土地中。不像以往想象的女强人那般强势,她给人更多的感觉是真挚与干练,大气爽朗的性格中不失女人特有的温婉细腻。
陈洪知投身农业仅3年有余,如今,她对于薯尖的生长特性、关键技术,甚至市场行情的动态和走势了然于胸,迅速熟悉并驾驭着这个行业。3年间,她创造各种机会汲取知识,通过电视、书本、广播等学习;同时也向业内的专家和同行请教、讨论薯尖的种植经验和推广方法;再赴外地产区观摩考察,逐一对比甄选优质品种,亲自培育种苗,逐渐摸清了薯尖的生长习性,最终习得一身本领,成为龙湾镇乃至整个潜江市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薯尖种植、销售能人。
熟悉农业的人会发现,每一个成功走出故土的农产品品牌,都与它所根植的那块土地紧密融合,这是一种与地域历史、民俗、文化的全方位融合,许多特色农产品与特色农产品品牌之间,差的就是这种有效连接。
机会总是不期而遇。一部《芈月传》使得作为 “芈月出生地”的千年古镇龙湾名声大振,一时间招揽全国游客无数。龙湾镇处于潜江腹地,历史悠久,资源丰饶,乡土特色鲜明,疏松肥沃的砂壤土,丰富便捷的水资源尤其适合蔬菜栽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再加上由华容城、龙湾遗址群凸显的章华台历史文化景观,强有力地支撑起本地农产品培育品牌与经济的空间。
“章华台,章华台,招来八方客人来,养龙虾种蔬菜,这里的蔬菜无公害……”一首朗朗上口的打油诗将“天下第一台”章华台与龙湾镇的特色种养关联起来。市场也证明了陈洪知的豪言壮语:今年,合作社注册“龙腾发”品牌,出产的薯尖因为色泽翠绿、口感绵糯嫩滑在同类品种中独占鳌头,是周边各大批发市场上菜贩们的“抢手货”,每天1 500 kg的供应量仍然无法满足消费需求。薯尖露地种植每月可采2茬,平均每茬200 kg,大棚种植效益更佳,每月可采3茬,平均每茬250 kg。阳光下的基地生机勃发,秧苗郁郁葱葱,薯尖长势正旺,附近的村民不仅可以获得每年1 000元/亩的流转费,还能来基地务工,做些采摘的活计,赚取1.3元/kg的劳务费,有效带动了当地妇女和留守老人在家门口就业。
2017年开年以来,由于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蔬菜价格一直在低位运行。一般来讲,薯尖在上市初期行情最佳,2017年2月,潜江市薯尖最高售价为20元/kg,为去年同期的2/3,且高价只维持数天便持续回落,当下,薯尖的地头价跌至谷底,仅2元/kg。
“薯尖的市场行情可以用高开低走来形容,但今年头没开高,后期更是急速走低,可以说是近几年来最低。”而后谈到周边老新、广华产区的白菜、甘蓝、莴苣大面积滞销,菜农忍痛将其翻耕作肥料,陈洪知无奈地表示:“菜价大跌把大伙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失惨重,合作社今年的种植效益难有保障,2016年一次性投入的数百万元还不知何时能收回。”
此外,合作社刚刚成立,各项建设尚不完善,基础设施投资大、负担重,施工难度也较大。尤其是田间道路的规划与硬化,一直是困扰陈洪知的难题:由于土质松软,一旦遇到强降雨,砂壤土被大量冲刷,就会造成沟渠下陷,路面坍塌。
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品牌、渠道规划,为合作社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陈洪知一直在思考并积极践行——积极改善土壤质量,成功申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开展多渠道探索,谋求与本地销量大的龙虾餐厅及外地市场合作。前路漫漫,一切还遥未可知,但正如陈洪知所说:“生命中最大的遗憾不是成败,而是从未开始。”对自己内心真正的冲动负责,无论成败,但求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