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晓 宇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浅探李碧华作品中的悲剧主题
——以《胭脂扣》和《青蛇》为例
张 晓 宇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李碧华是当代香港文坛不可多得的女性作家之一。她擅长描写尘世男女的爱恨纠葛,讲述凄艳诡异的奇情畸恋。但她所创造的爱情故事全都贯穿着悲剧的主题。《胭脂扣》与《青蛇》均是李碧华的代表作,通过对《胭脂扣》和《青蛇》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悲剧背后所反映出的作家对人的关怀及对人性的反思。
李碧华;《胭脂扣》;《青蛇》:人性
网络出版时间:2017-05-23 18:07
李碧华的小说总是围绕着男女情爱的主题展开,但她笔下的情爱无一例外地都充满了悲哀与绝望的基调——女子痴心,男子负情,所有人都深陷在欲望的纠葛之中,挣扎无用,解脱不得,最终走向万劫不复的悲剧。任何美好浪漫的爱情幻梦在李碧华的作品里都会被残酷地打碎,在她眼中爱情的真相是:“大概一千万人之中,才有一双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为蛾、蟑螂、蚊蚋、苍蝇、金龟子……就是化不成蝶。并无想像中之美丽。”[1]90她以一个个的爱情悲剧描绘了千姿百态的浮生世相,又用自己尖锐而犀利的笔锋刺破男女情欲的面具,更深一步地揭露和反思悲剧背后的人性和社会问题。
《胭脂扣》与《青蛇》是李碧华爱情小说的代表作,两者的共同特点是都通过奇异诡谲的情节想象和痴狂幽怨的女性形象对男女之情及其背后的人性弱点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思考。《胭脂扣》讲述的故事框架大致如下:20世纪30年代的名妓如花与富家少爷十二少坠入爱河,但因家庭反对而相约殉情,如花在地府久等十二少不来,于是返回阳间来寻他。在一对现代情侣的帮助下,终于查明了事情的真相,结局却让所有人唏嘘——十二少在50年前并没有同如花一起自杀,而是一直苟且偷生,故事最后如花终于死心,失望地离开人间。《青蛇》讲述的也是一个爱情悲剧,其主框架是白、青两条道行颇深的蛇精修炼为人形来到人间,白蛇一心想要成为人,爱上江南书生许仙后与他过上了寻常人家的生活。青蛇则妖性不改,出于好奇和嫉妒勾引许仙成功,两姐妹因此反目。最后,在法海的强行拆散和许仙的懦弱逃避下,青蛇看破了人情世事与白蛇重归于好,白蛇产子后被镇压于雷峰塔下,许仙则被青蛇杀死。
可见,李碧华的作品从不满足于搭建一个浪漫完美和郎情妾意的爱情幻梦,而是坚决用犀利而尖锐的笔锋划破理想爱情的假象,对男女之情进行淋漓尽致和辛辣狠绝的揭露与剖析。《胭脂扣》中她击碎了生死相守的凄美神话,将事实真相残忍地揭示出来——男人贪生惧死,女人心机作祟;《青蛇》中她颠覆了夫妻恩爱的经典传说,写出了不为人知的淫乱邪恶的三角纠缠。她擅长描写男女情爱,但她笔下的情被解构得太过现实而惊心,甚至残酷而惨烈,情的背后充满欲望、虚伪、欺骗和背叛;她热衷塑造各种各样的痴男怨女,但她笔下的男人无一例外的软弱、自私和令人愤恨,女人又都痴狂且决绝,最终难逃悲惨的结局。李碧华笔下的爱情故事都蕴含着巨大而深刻的悲剧力量,其悲剧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对男女情欲之下真实人性的揭露与讽刺;对女性生存困境的忧虑与反思。
“在李碧华笔下,无论是男人的背叛,还是女人对爱情的执着,无不因为一个‘欲’字:物欲、情欲。且不说导致男性背叛的种种诱因,单看女性的痴情已在潜意识中幻化为一种欲望。为了自己的欲望而争,为了自己的欲望而执。”[2]小说《胭脂扣》中,主人公如花与十二少都是极端利己者,李碧华对他们两人抱以同样的理性和批判的态度。十二少体会到现实生活的艰难后决心要与如花断绝关系,重新回到自己的金丝笼中,在看到如花饮毒自杀时,他瞬间的感动与迟疑很快便被恐惧占领,他不能死也不愿意死。而如花对十二少的感情看似真挚热烈和痴心感人,但背后却蕴含着贪婪可怕的私欲——她不甘心十二少离开自己与别人幸福,她嫉妒别的女人过着自己过不上的生活,自己得不到的也绝不能让别人得到,这一信念使如花坚定了要夺走十二少性命的决心。这时的如花只想到自己,她并没有考虑过十二少的感受,为达成自己的心愿而不惜采取欺骗和谋杀的手段强迫十二少“殉情”。到头来,两个人都遭到了报应:偷生的十二少家道中落,妻离子散,老年混迹在群众演员中勉强度日;如花苦苦等待了50余年,牺牲来世的阳寿回来寻找十二少,却得知对方根本没有死,最后对爱情彻底绝望。
小说的悲剧主题体现了两性爱情中“有情与无情”的矛盾,也体现了人性中“贪情与贪生”的矛盾,归根到底是要探讨人性深处的私欲:面对走向绝路的爱情,如花重情且贪情,她要拼尽一切保全她的爱情,即使与之同归于尽;十二少无情并贪生,他不愿意为爱情付出代价,更不可能牺牲自己的性命。两个人的爱情也曾浪漫热烈,缠绵悱恻,但当面对残酷的现实环境与人性深处的拷问时,一个想要全权占有,一个想要抽身而退,曾经美好的爱情被各人的私欲与贪婪彻底撕碎,面目全非。“在一种被压抑的生存境遇中,人正常的感情和理性就会扭曲和异化,就会暴露自己潜藏最深的人性中的恶。人类自身所有的弱点也会因本能和欲望的无限膨胀而把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暴露出来。”[3]因而,小说中的悲剧论调更为阴沉犀利,直指人性的黑暗面。
小说《青蛇》着重描写了白蛇与青蛇为了男人相互嫉妒斗争的过程,李碧华以细致而犀利的笔触表现出陷入爱情中女子的卑微与偏执,其主要目的正是通过青白二蛇的心理来映射和剖析女性的爱情观,通过描写她们在情欲中的迷失和醒悟来反思传统女性的命运悲剧。
在小说中,白蛇一直信守着自己心中的做人之道——忠节重情,从一而终。她明明知晓许仙的软弱与虚伪,但仍选择容忍和自欺。她敢于和道士和尚斗,和小青斗,甚至和天兵神将斗,她在爱情中是那样勇敢激烈,不顾一切,但她又恰恰是最脆弱卑微的,她敢和外界一切破坏爱情的力量抗争,但始终不敢也不愿承认许仙的真实面目,“爱一个人,就是如此容忍包涵。不信他变心,怜惜他失察。他不好,是呀,但她舍得承认他不好”[4]103?许仙犯下的所有错她都选择装傻不闻,甚至在亲眼看到他背着自己与小青交欢时,也把所有的错误都推到小青身上。小说中写白蛇哀求许仙“你刚才看到的蛇,已被我杀掉了”[4]80!这里的“蛇”也是一个双关隐语,一是指白素贞用腰带变出的假蛇,用以安抚哄骗许仙,另一层意思则是指白蛇自己,她一直都恪守着做人的信念和规矩,舍弃自己千年的道行只为成为一个普通的人间的妻子,她早已在内心深处完成了从妖到人的转变,但到最终她才意识到真正的人性远比她以为的要复杂可怕。
小说中的青蛇起初还妖性未泯,天真无辜,但她逐渐对许仙生情后也陷入了迷失中,她开始嫉妒、攀比并对白蛇怀恨在心。她也知道许仙的贪情和软弱,但她爱上了他就无法再抗拒。当她对白蛇叫嚣:“你叫他来拣!这已经不关什么道行深浅的问题了,你看他要谁?”[4]84实际上她也已经沦陷于情爱中了,她把自己当成物品一样,卑微地等待男人的钦点,这时的青蛇俨然就是第二个白蛇。李碧华评析说:“当局者迷,每个女人都以为自己稳操胜券。每个女人都以为男人只要她一个,其他的是逢场作戏。”[4]84女人在爱情中自作聪明,却不料自己早已被情欲蒙蔽了双眼,到头来发现自己倾尽一切,赌上所有换来的也不过是谎言和失望。李碧华认为,传统女性之所以难逃悲剧的命运,是由于她们一直以来都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男人身上,不管女性本身有多独立和优秀,但在骨子里仍然是依附于男权的。白蛇修炼千年,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青蛇心高气傲,对凡俗男子不屑一顾,但两人都爱上了许仙,深陷在对爱情的占有和执念中,一个变得卑躬屈膝,一个变得阴狠狡诈。虽然后来青蛇看透了许仙的真面目及时抽身,白蛇也对许仙彻底死心甘愿被降服,一切看上去似乎雨过天晴,两人都迷途知返,摆脱了情欲的折磨,但李碧华偏要写出百年过后,青白两蛇见到转世的许仙依然会重蹈覆辙,她们把前世受到的伤害和教训统统抛在脑后,心甘情愿地再一次沦陷在爱情的泥沼中不知悔改,命运悲剧再一次上演。
小说还对现实生活中以许仙和法海为代表的男性进行了犀利无情的揭露与批判,用妖对爱情的执着与真诚来反衬人性的虚伪狡诈、自私和贪婪,表现对人性阴暗面的鞭挞和谴责。
李碧华在其作品中毫不掩饰对人类渴望情欲和追求爱情的赞扬与鼓励,也不避讳将人性被欲望扭曲后的丑陋与卑劣展露出来,呈现出不同情境下真实而复杂的人性。同时,李碧华的作品中还渗透着鲜明而独特的女性意识。她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和敏感描绘着女性群体的欲望心理,深入探究并反思女性悲剧命运的深刻原因。
(一)对情欲之下真实人性的揭露与审视
《胭脂扣》戳破了男女生死相守和为爱殉情的浪漫理想,为世人道出了现实令人绝望的真相:男人在最后的那一刻胆怯了,背叛了,最终背弃了誓言苟活下来,凄美的爱情神话已经被拆穿。但李碧华不肯罢休,又添上更加讽刺辛辣的一笔——原来,女人也一直心有芥蒂,她早料到男人的软弱与动摇,于是悄悄在酒中下药,无论他愿不愿意殉情,她都要他陪自己死。一场看似浪漫感人的爱情悲剧的背后却充斥着人性深处的自私、妒忌、贪婪、欺诈和背叛。因此,可以说《胭脂扣》的悲剧是人性的悲剧。故事中十二少曾送给如花一副对联:“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表面来看是在化用如花的名字来赞美她令人着迷的魅力,实际上李碧华既隐喻了他们两人之间的感情如梦如幻,若即若离,也暗示了人心的真假莫测和难以捉摸。
《青蛇》也同样颠覆了民间传统的爱情传说,它打破了白蛇和许仙相敬如宾夫妻恩爱的假象,以青蛇的插足揭示了许仙的卑鄙贪婪和自私虚伪,也揭示了女人在爱情中迷失自我、陷入偏执与痴狂所带来的悲剧。小说侧重于审视和批判各个人物身上存在的劣根性——青白两蛇为爱情而变得卑微,甚至因为一个男人而舍弃姐妹情谊,相互记恨,剑拔弩张;许仙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卑鄙小人,不仅软弱贪婪,虚伪狡诈,更自私自利,忘恩负义。这3人之间欲望交织,爱恨纠缠,上演了一出勾心斗角的闹剧。李碧华在小说中借小青之口说道:“人的心最复杂,复杂到它的主人也不了解。至少,演变成一种幽怨,无奈的倔强。到头来都是空虚。”[4]121青白两蛇来人间一趟,半世都被痴情所误,她们的悲剧不仅在于自己对男人过高的期待和依恋,也在于难以把握真实的人性。可见,人性深处的丑恶与邪恶是李碧华作品中蕴含的悲剧因素之一,她用犀利尖锐的笔毫不留情地刺破理想中的爱情幻梦——如花与十二少的“生死相守”,白蛇与许仙的“从一而终”,细致而冷峻地剖析着爱情背后隐藏的人与人之间的怀疑、妒忌、虚伪和贪婪,着力展现在面对人性良知的拷问时,人在善与恶、情与理上的挣扎与选择,审视并还原真实人性的本来面目。可以说,李碧华是用一个个爱情悲剧来映射人性欲望的悲剧。“所谓爱情,总有可笑的一面和可怜的另一面。人在世间行走,往往被虚荣心和欲望支撑着,剥开虚荣心和欲望以后,下面是什么,这才是李碧华真正想要探讨的问题。”[5]
(二)对女性生存困境的忧虑与反思
李碧华擅于在作品中塑造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她以细腻的女性作家视角,对女性在爱情中的欲望心理进行详尽的展现,将自己对男女情爱的深刻理解和思考注入到笔下的一个个女子身上。她所刻画的女性虽然形象各异,但都有相通之处——她们都是痴情的女子,为了爱情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对爱情有着执着的信念和决绝的勇气。《胭脂扣》里身为妓女的如花不顾世俗的阻拦,勇敢地追求并维护自己与十二少的爱情,她愿意以死来保全自己的爱情理想;《青蛇》里白素贞虽然是蛇妖,却愿意放弃自己千年的道行甘愿做一个平凡人类的妻子,为了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她敢于与外界的一切阻力拼命相搏。李碧华写道:“最强的女人会最弱;最弱的女人会最强。女人就像一颗眼珠:从来不痛,却禁不起一阵风。一点灰尘叫它流泪,遇上酷热严寒竟不畏惧。”[1]93李碧华赞美这些女子惊天动地的勇气和忠烈可贵的痴心,而她笔下的男性则在女性光彩的照映下显得庸俗负情,甚至不堪:十二少临阵退缩,怕死贪生,背弃了爱情的誓言;许仙自私贪婪,虚伪阴险,坐享财色无耻至极。李碧华在她的作品中通常对男性都予以毫不留情的讽刺与批判,她甚至作出结论:“没有男人肯卖掉一生,他总有野心用他卖身的钱,去买另一生。”[1]125有学者评论道:“李碧华以清醒独立的女性意识深入地剖析了男性的劣根性,表现出她对男性无以复加的深深失望、鄙夷和对整个男权社会的有力质疑;并以女作家的本位,赋予女性以积极的,独立的品格,借此来冲击和颠覆既有的男性中心和男女两性的二元性别意识。”[6]然而,李碧华不止停留在对女性的称颂和对男性的批判上,她笔下觉醒的女性既然都勇敢坚定,不屈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爱情,为何还是逃不出那些懦弱无能的男人的掌控,逃不掉悲剧的命运?这背后的原因才是李碧华要深入探讨的。
她认为,造成女性悲剧宿命的深层原因就在于女性对男权的依附。在长期以来的父权社会里,女性一直都处于劣势的地位,她们无法反抗整个社会主流的男权制统治,只能服从和依附于男性的支配。李碧华清醒地意识到:“父权制的巨型话语和历史的因袭重负不仅湮灭了女性历史的声音,也制造着女性现实的艰难处境,从而揭示了她们在命运的玩弄和社会的压迫下被逼上绝路的痛苦命运。”[6]女性即使萌生了抗争的意识,但在与强悍而顽固的男权社会对峙时仍然是软弱无助的。历史的演进和社会的进步都未能彻底改变女性被压迫被支配的地位,尤其在婚姻和家庭方面,女性始终深深地依赖于男人,无法找到独立的精神归宿。但李碧华在作品中并没有过于深刻地挖掘社会政治等因素,而更多的是从女性自身的人格缺陷上寻找根源。因为“悲剧更多的是个人自我选择的结果,而这种选择的依据从根本上说是在人性的内部,决定于人物的既定性格——它是人物生活经历、文化遗传观念、意识和时代烙印的综合产物”[7]。无论是如花还是青白两蛇,她们的共同弱点便是把自己一生的希望和幸福全都寄托在男人身上。如花说自己一生中最大的快乐便是遇上十二少;白蛇心甘情愿舍弃自己千年的功力,容忍许仙多次的背叛与伤害,虔诚而卑微地去做一个她眼中称职的人妻,她对许仙的爱近乎谄媚,令人窒息。“世间女人所追求的,都是一样滑稽”[1]91,即便是现代觉醒的女性,骨子里也仍然受到传统妇德思想的钳制和束缚,她们在内心深处仍然以家庭(男人)所给的安全感为第一重要。“在传统的阴影中站直腰身的现代女性,在欢庆独立的同时,传统的阴霾并未完全从心中驱除,‘相夫教子’、‘回归家庭’仍是她们心中的隐痛。她们认为‘充分女性化’才是女性的本性,而自身的自立自强则是不得已的异化,家庭成了她们可望而不可及的幸福。‘回归家庭’、享受一个可以全心托付的男人的照顾,是她们心中的夙愿。”[8]在李碧华看来,女性一直以来还是屈服并迷失在男人的支配下,其自身存在的主体意义仍然无处寻觅——如花想将自己的前世今生都与一个男人绑定在一起,青春年华面对死亡也毫不畏惧;白蛇为爱委曲求全,卑躬屈膝,只求守护住许仙,与他一生安稳。她们都把自己的身心命运毫无保留地依托给男人,正如小说中青蛇所说:“心灵空虚的女人有这般可怕,全身贯注于一个男人身上。上穷碧落下黄泉。”[4]103李碧华通过刻画如花和白素贞的爱情心理,让世人看到一直以来女性都陷于对精神依托的无止寻找与挣扎之中,而自身人格的缺陷导致她们在现实生活中追求自我独立的过程更加痛苦、迷茫与艰难,因而迟迟找不到解脱与出路。
自古以来,传统伦理道德的压制与自身人格心理的弱点使得女性对男性过分依附,当男人无法满足她们所追求的安定感时,女人便开始变得偏执与疯狂,陷入了对命运的痛苦挣扎和激烈反抗之中,最终走向万劫不复的悲剧。如花并未想过得到陈家的财富和名分,即使屈居做妾、街食井水也不为所惧;白蛇来到人间也只是渴望寻得一个老实本分的男子,拥有一份平凡的爱与关心。但她们都在爱情中逐渐迷失了自己,走向极端与毁灭,最终十二少承担不起,许仙生出二心。尽管如花牺牲性命来维护自己的爱情理想,白蛇不顾生死与法海厮杀决斗,但她们的宿命仍然是惨烈的:一个苦等50年换来的是对爱情的彻底绝望和死心,一个亲眼见到丈夫的无情背弃,终于醒悟“半生误我是痴情”。
李碧华笔下的爱情悲剧中都蕴含着对女性光辉的赞美,也饱含着对女性作为牺牲品的痛惜之情。她一方面塑造出像如花和白蛇等勇敢追求爱情、不屈从于命运的叛逆女子,歌颂她们动人心魄的痴情与勇气;但另一方面又使这些女子仍然痛苦挣扎于男权社会的掌控中,最终身不由己地走向万劫不复的结局。可见,李碧华是浪漫的,同时也是现实的。“她一方面在小说中反复传播海枯石烂生死相许的情爱福音,另一方面她又能时时从浪漫缠绵的情感故事中逃脱出来,冷眼旁观女性的残酷生存状态与处境。她一边在小说中浓墨重彩地抒写和赞美女性对爱情欲望的满足,一边不忘表达对女性悲剧命运的哀怜和对爱情幻梦的嘲讽。她对女性的心态和弱者被压抑的声音,有着不同凡响的表达。”[6]李碧华正是要通过众多女性人物的人生悲剧来唤醒和宣扬长期以来被男权社会所漠视和压抑的女性独立意识与自由人格,唤起当代女性对自身生存困境的警醒与反思。
[1] 李碧华.胭脂扣[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2] 徐焕焕.颠覆中的背叛与挚爱中的争执[J].当代小说(下)2010(4):2.
[3] 贾颖妮.李碧华言情小说中的人性书写[J].江汉论坛,2009(12):6.
[4] 李碧华.青蛇[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5] 李冰玉.李碧华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2.
[6] 陈茂旺.通俗中的不俗:论李碧华小说的新女性主义色彩[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7] 容嵩.意味深长的人生悲剧:读方方《桃花灿烂》有感[J].小说评论,1992(1):88.
[8] 孙绍荣.社会性别文化下女性的自我迷失[J].电影文学,2009(22):118.
(责任编辑 白 晨)
An Analysis on the Theme of Tragedy of Works of Li Bihua—TakingTheRoughCasketandGreenSnakeas Examples
ZHANG Xiao-yu
(School of Chinese Literature,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062,China)
As a representative of outstanding women writers in contemporary Hong Kong,Li Bihua is good at describing sad and odd love and hate between men and women.However,tragedy is the eternal theme of all her love stories.The paper analyzes her masterpiecesTheRoughCasketandGreenSnakeand reveals the writer’s concern for people and her reflection on human nature behind the tragedy.
Li Bihua;TheRoughCasket;GreenSnake;human nature
2017-03-14
张晓宇(1993-),女,河北张家口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
I 246.5
A
2095-462X(2017)03-0043-05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70523.1807.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