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主办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美术家协会
展览时间:2017年9月24日—10月15日 展览展厅:1—9、13—17、19—21号展厅
展品数量:601件
在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规划持续走向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合作队伍,彼此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的大背景下,从主题策划会到筹备启动新闻发布会,从主题创作研讨会到作品评选会,再到展前新闻发布会,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一场百国积极参与的国际视觉盛宴隆重登陆中国美术馆:2017年9月24日上午,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以“丝路与世界文明”为主题的“2017·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盛大启幕。
唐勇力《盛唐书画艺术》中国画 190cm×380cm 2016
张敏杰《广场上的舞蹈NO.3》石版画 145cm×100cm 2015
孙博《海神》中国画 240cm×575cm 2016
焦洋《指南针与航海》中国画 510cm×380cm 2016
本届北京双年展共有来自五大洲102国的567位艺术家入选,参展作品共计601件,其中,外国(含特展)作品411件,中国作品190件。涵盖当代绘画、雕塑、装置、影像以及其他多媒体作品。六百多件参展作品,六百多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展览主题“丝路与世界文明”得到的全球呼应热度一目了然。
除主题展外,本届特展申办一度达到10个之多,经策委会综合考量,本届北京双年展共设有“格鲁吉亚当代艺术特展”“希腊当代艺术特展”“印度尼西亚当代艺术特展”“蒙古国当代艺术特展”“从丁托列托到利兰加的艺术之旅”“北京双年展历届捐赠作品特展”6个特展。其中不仅有丁托列托、达利这样闪耀世界美术史的大师力作,还囊括格鲁吉亚、希腊、印度尼西亚、蒙古国等各国的近百位当代优秀艺术家的扛鼎之作,遴选自五百多件北京双年展藏品的几十件历届各国捐赠作品,也能让观众一睹历届北京双年展展品的精彩篇章。展览持续至10月15日。
“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2003年举办首届以来,已成功举办六届,参展国家从首届的45个增加到本届的102个,先后有四千多位各国艺术家参展,累积有百万人观展。本届北京双年展是活动创办以来首次突破100个国家参展,也是全球迄今为止首个达到100个参展国家的美术展览,表明了北京双年展的国际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日益提升,也为千年文化古都北京增添了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艺术风采。其中中非、斐济、几内亚、洪都拉斯、马尔代夫、巴勒斯坦、巴拿马、塞舌尔、坦桑尼亚、也门等国都是首次参展。
潘缨《巴米扬大佛》中国画190cm×110cm 2017
宗慧懿《迢迢西域》中国画 120cm×210cm 2013
冯少协《十八世纪伊斯坦布尔·远道中国归》油画 176cm×126cm 2014
今年恰逢北京双年展创办15周年,对于双年机制与频率的北京双年展来说,15年是接近五千五百天的一步步的成长,在历史长河,只是短短一瞬,然而对于新千年的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来说,北京双年展一直是一个见证者、实践者,展览的飞跃式发展,以艺术的方式见证和表现了共和国的国际魅力与光彩。
本届北京双年展的主题“丝路与世界文明”,正是旨在弘扬丝路精神,提倡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以当代艺术形式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人类谋求世界和平发展的共同梦想的实现。经过近十五年的发展,北京双年展已成为中国美术界乃至国际美术界重要的交流和展示平台,展览的举办不仅是对“一带一路”国策的响应、践行,更是世界艺术家们展示才华、切磋技艺的国际平台,围绕展览主题创作的百国优秀当代绘画和雕塑作品将集中展现于首都北京,从视觉艺术的角度呈现“丝路”与“世界文明”的时空画卷,探寻人类文明交融的脉络,展示文明交汇的成果,续写世界文明融合发展的崭新篇章。
作为“一带一路”精神最早的领悟者,中国艺术家的参展作品以题材的广泛性,形态的多元性,以及手法的多样性精彩地回应了“丝路与世界文明”这一主题。在中国艺术家的笔下,无论是古道明月、梵音涟漪,还是援非医疗队;无论是神秘的燃灯节、苦水社火,还是今日都市的微生活;无论是逍遥游、万物生,还是跨越亚欧大陆的高铁;无论是罗盘、指南针,还是海上丝路的全图胜景,无不或高亢、或低吟地叙述着丝绸之路这条历史上最为古老,世界上最为绵长的人类互通共荣之路。在作品的现场,迷人的古道气息与生机勃勃的时代气象交互相生,诱人的味道弥散于历史的天空,豁人心目,沁人心脾。比起传统的再现手法,艺术家们似乎更愿意将作品当作文化符码来加以建构,由此所洋溢出的象征、隐喻、寓言的意味,将观者带入冥思与遐想。
刘建《科隆》中国画 180cm×197cm 2014
[伊朗]佐赫莱·瓦伊迪法尔德《西莫夫7》雕塑 铁、钢、可变光 75cm×35cm×110cm 2015
陈云岗《庄子—逍遥游》雕塑 玻璃钢 50cm×105cm×110cm 2012
冯崇利《痕—穿越1》雕塑 钢、不锈钢 66cm×200cm×52cm 2016
[巴基斯坦]沙尼娅·阿里夫《丝绸之路》纸本水彩 120cm×140cm 2016
国外艺术家的参展作品同样佳作云集,完全可以连缀成绚丽夺目的视觉华章。那些鸿篇巨制,或展示由丝路连接的文明圣地的壮观胜景,或以近乎抽象的面貌呼应一种汇融与拓展的气场;也有蕞尔小品,或抒发激情,或点化依稀蒙眬的情致,洋溢出令人回味无穷的诗性。有些艺术家是运用了类似蒙太奇的手法,将东西方的历史情景、先贤人物或者文化符号拼接、叠合在一起,给人以蒙眬而又真实的印象;有些艺术家在改造经典的图像材料的基础上略加点缀,就营造了历史的传奇感。艺术家们在艺术语言的选择与锤炼上颇多可圈可点之处,不仅仅是写实、抽象的共存,而且也有象征手法、拼贴、跨类融合以及越出架上艺术范围的有益尝试,甚至更多地吸收了中国艺术或文化元素。而那些来自当今战乱不息的古丝路沿线国家的作品,比如也门、叙利亚、伊拉克等,更充满对和平发展的丝路精神的缅怀、憧憬和梦想,尤其让人动容。
[马其顿]瓦斯科·塔斯科夫斯基《过去的痕迹》布面油画 100cm×125cm 2014
作为制度性的展览,北京双年展只有坚持才是胜利,威尼斯双年展坚持了一百多年,所以它在世界艺术领域的话语权和选择权是无可比拟的。开弓没有回头箭,中国艺术要扩大在世界的影响力,就要坚持将北京双年展办下去,因为这是我们在国际艺坛行使选择权和话语权的有力抓手。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国际社会也日益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最近几届来看,参加者最多的是美国和法国等欧美国家,所以展览不仅是对第三世界的国家产生影响,还已经影响到西方发达国家。正如媒体所言,北京双年展作为一部功率巨大的“引擎”,无疑会牵动未来中国乃至世界的美术格局,让艺术的感染力超越时空、跨越国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其独特的影响力必将在延续不断的运作中持续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