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悦飞1,2 刘慧芳2 陈晓鹏2
(1.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惯导事业部,陕西 西安 710065;2.中原工学院服装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定制设计的发展和应用研究
马悦飞1,2 刘慧芳2 陈晓鹏2
(1.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惯导事业部,陕西 西安 710065;2.中原工学院服装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本文从介绍定制模式产生的背景入手,分析定制设计的理念和发展,对大规模定制的优势进行探讨,解析顾客定制的概念和变革,探讨情感设计的个性化,对定制设计的挑战和应用进行总结。
定制设计;顾客参与;大规模定制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间竞争的方式正在日益改变。传统模式以产品为竞争核心,企业关心的是围绕产品生产的企业内部运作效率,以此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随着竞争日趋激烈,精准地服务客户的能力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以产品为中心的竞争模式正逐渐被以客户为中心的新兴模式取代,多元化的价值观和消费需求把商品个性化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进入后工业时代,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大批量生产的产品,他们希望购买适合自己的具有特性的产品:一是产品功能的个性化,能够满足不同的功能需要;二是产品样式的个性化,包括颜色、图案等外观的不同,这主要由审美和偏好造成。
定制是指按照顾客的要求进行产品生产,围绕生产,定制的环节可以延伸至设计、研发等阶段,与顾客沟通确定的内容除了产品直接相关的材料、造型、色彩、工艺等,还包括其他一些商务要素,如数量、开发周期、交货方式、质量标准等。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撑下,无论是及时沟通还是小批量、非标准化的生产都越来越方便快捷,为消费者参与产品设计和生产提供了可能,这是属于未来的商业模式,是消费者参与到价值创造中的产业革命。
在定制模式中如何更好地与顾客沟通,如何用专业知识帮助顾客高效地展开设计,如何改进生产流程和要素配置,使其有足够的柔性适应非标准产品的种种调整,如何对企业的整体业务流程进行再造,以更好地适应订单式、小批量、多变化的生产是每一个定制模式的企业面临的挑战。
面对激烈的动态竞争,定制化应运而生,这种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必将代替大批量生产成为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新模式[1]。定制是一场产销模式变革,也是产品设计的一个新途径[2]。来自消费者的设计构思能够准确地反映其功能需求和心理需求,为高功能、个性化和情感性产品的设计提供思路。同时,定制设计还能够避免库存,应需而产的模式避免了各个环节的浪费,是符合生态要求的绿色模式。
2.1 大规模定制的优势
美国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1970年的《未来的冲击》中提到:“未来的社会将要提供的并不是有限的、标准化的产品,而是有史以来多样化、非标准化的商品和服务”。之后斯坦利·戴维斯在《未来的理想》一书中明确了“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的概念。随着这一概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B·约瑟夫·派恩在《大规模定制:企业竞争的新前沿》中指出:“大规模定制的核心是产品品种的多样化和定制化急剧增加,而不相应增加成本;满足客户个性化定制的大规模生产模式的最大优点是提供战略优势和经济价值。”这些论述为大规模定制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后的20多年中相关的应用和研究蓬勃发展,推动了设计和生产模式的变革。
大规模定制具有将企业、顾客和供应链资源融为一体的机制,基于需求的系统化方法能够实现全业务过程的整体优化。以大规模定制为运营方式的企业应整合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资源,通过信息技术和柔性制造的支持,面向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以大批量生产的低成本和高效率提供定制产品,这是企业在日益动态化、碎片化的市场中成功的基本要求。企业要通过不断变革和提升各环节的应变能力,具备把定制产品的生产转化为大批量生产的能力,才能实现产品的快速重塑和过程重组。经过不断的发展,许多模块化生产程度高的行业在大规模定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产品设计、柔性制造、管理网络、合作伙伴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
2.2 顾客定制的变革
大量定制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运作方式,适应了市场竞争的发展方向,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大量定制没有强调顾客的因素,而是重点关注企业的管理机动性和生产柔性,造成对顾客的偏好难以动态把握,其方法和策略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等问题。经过不断的尝试,管理者发现只有更加紧密地将顾客融入到整个过程中,才能使企业拥有持续竞争力[3,4]。
在不断的变革中,学者提出了客户订单延迟点(Cus⁃tomer Order Decoupling Point,CODP)概念,将基于预测的生产转向响应客户需求的生产。按客户订单延迟点在生产过程中的位置不同,可分为按订单销售(Sale-To-Or⁃der,STO)或库存生产(Make-To-Stocks,MTS)、按订单装配(Assemble-To-Order)、按订单制造(Making-To-Order)和按订单设计(Engineering-To-Order)等类型。这种区分能够使不同定制模式的特点和操作方法更加明晰,为企业展开基于定制的供应链变革提供了方向。
随着消费行为学和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顾客参与”成为重要的面向顾客的服务理念。通过顾客参与,能够促进产品达成更理想的顾客认知价值,尤其在认可、情感、自我实现等心理满足方面效果非常明显。尤其在银行等服务行业,顾客参与模式的展开能够充分提高服务效率,成为目前被服务业广泛采用和推广的一种方式。
为了突出顾客的绝对主导地位,舒勒提出了顾客化定制(Customerization)这一概念,要求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全面响应顾客,通过让顾客参与到产品设计等前端环节实现其在系统中的决定权,这种针对性极强的定制方式对企业的整体运营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2.3 情感设计的个性化
工业化带来标准化批量生产的产品,由此造成的简单、理性的现代风格经过多年的重复,逐渐成为单一、沉闷的代名词,替代现代主义风格的是具有鲜明特征的不断更新的各种新时尚,光怪陆离的非理性后现代设计层出不穷,反传统的解构设计违反了生产的经济原则,然而却被市场追捧。设计者发现,在后工业时代,对情感性、个人性、参与性的需求渐成主流。
美国心理学家诺曼从本能、行为和反思三方面将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和对产品相应的价值属性要求进行了分析,为当代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设计师开发产品时,应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考虑色、形、质等要素组合的美感和风格,同时从深层满足感知、信任、情感的需要和自尊、成就、自我实现的要求。
为了将情感化要求融入产品设计,一些营销学家提出了“1对1市场”的概念,这是对产品进行精确定位的手段。在信息化、多元化的后现代社会中,市场呈现碎片化状态可以不断细分,甚至一个客户就是一个细分市场。
随着我国的生产进化和消费提升,消费也进入强调个性化的阶段,备受青睐的产品通常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独具风格和个性[5],对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开发和小众潮流的研究成为企业产品研发的前端工作。很多企业不仅在产品设计阶段注重定位和顾客的情感化需求,在信息传播和营销阶段也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以有效满足消费者,由此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竞争的有效性,带动整体产业的发展。
定制设计带动了现代生产的发展,消费者参与价值创造是未来的竞争模式[6]。消费者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积极的角色,面对全新的动态竞争环境,如何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如何引导和管理消费者成为企业发展的新问题。
目前,在许多高感性产品的领域已经展开了定制设计,如服装、珠宝等。这些产品的特有的个性化、情感性要求,以及顾客对体验式消费的热切希望带动了定制设计尝试。在珠宝领域,专业的服务和沟通使消费者不仅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珠宝,还在定制过程中得到了专业的知识,体会了心想事成的创作满足和情感需要被倾听的认同,所完成的珠宝成为传达个人情感的内心世界的载体。
随着现代商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定制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将不断延伸到各个领域,如承载着悠久文明的中国传统服装具有一定的稳定要素,这些代表性的产品元素识别性强,通过技术分析,将这些具有稳定模式的结构、装饰、重点局部、工艺等拆解成为可供选择设计要素,与个人尺寸、色彩、面料选择等变化要素相结合,能够轻松实现顾客参与的定制设计,帮助消费者实现自己设计服装的愿望。
不同类别的产品,其定制实践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有的产品具有开发复杂度高、工艺流程较长等特点,单件定制的设计研发和生产方式造成的效率和成本劣势只有通过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才能抗衡,由此在高情感型产品中的应用最为广泛接受。而有的产品却相反,如家具橱柜的定制由一些标准结构形成定制单元,在响应客户要求的过程中,工艺和生产变化较少,仅仅在尺寸、配件、材料和色彩上做少量调整,这类产品由于必须考虑使用环境,基本上都要定制,但是相关的变化却比较单一和有限,容易实现控制。
在目前最具挑战性的顾客参与的设计定制中,服务和沟通环节是最需要把握和提高的。采用这种定制方式的顾客通常有更高的产品和品质方面的要求,还有较高的心理层面的追求。由此,服务人员既要提供商务方面的基本客服,又要有足够的产品专业设计和技术素养,能够针对顾客的想法提供意见和方案,帮助顾客理解相关的设计范围和工艺要求,帮助顾客进行决策和取舍,同时还要能够致力于满足顾客心理层面的需求,如情感、尊重、自我实现等。这对服务人员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对顾客也是一种考验,因为顾客在整个参与过程中不仅仅投入了金钱,而且必须付出时间、智力和情绪上的代价。
定制是一场销售模式变革,更是一场设计和生产的变革,其中蕴含了巨大机会和挑战。个性化消费成为各行各业新的增长点,定制设计成为时代的趋势、时尚的选择。不断完善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变革产品开发和生产的模式,实现和顾客的紧密互动,应需生产,提供产品的功能价值、美感价值和情感价值是企业不断努力的目标,不同的企业运营模式、不同产品开发类型面临的定制设计也是不同的,因而应采取不同的策略满足定制设计的需要。
[1]祁国宁,顾新建.大批量定制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3]唐晓青,王雪聪.以顾客满意为中心的大规模定制质量改进[J].机械工程学报,2005(5):200-204.
[4]陈荣秋.即时顾客化定制的基本问题探讨[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6):44-48.
[5]张剑.情境感知个性化定制服务框架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14):66-69.
[6]王英姿,吴小娟.体验式经济下的体验式消费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1):25-26.
Study on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Customization Design
Ma Yuefei1,2Liu Huifang2Chen Xiaopeng2
(1.I.N.Department,Xi'an Modern Contro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Xi'an Shaanxi710065;2.Clothing Department,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 Henan 450007)
Starting from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roduction of customization mode,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oncep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ustomization,discussed the advantages of the mass customization,interpreted the innovation of customization,discussed the emotional design for the individual,and summarized the practice and the challenges of customization design.
customization design;customer participation;mass customization
TB472
:A
:1003-5168(2017)03-0074-03
2017-02-05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5BYS016)。
马悦飞(1987-),女,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设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