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3-05 07:21:00余光霞广东省安全生产技术中心广州510060
化工管理 2017年22期
关键词:执法人员监察装备

余光霞(广东省安全生产技术中心, 广州 510060)

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余光霞(广东省安全生产技术中心, 广州 510060)

在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是依法打击违法行为的主要手段,是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有效措施,对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广东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创建执法监察标准化的措施建议。

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标准化

0 引言

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是指各级安全监管部门依照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依法对所辖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情况监督检查,对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纠正查处,开展执法检查、实施行政处罚、采取现场处理措施和行政强制措施、核查举报投诉等行政行为的总称[1]。近年来,广东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7年全面建立省、市、县三级执法监察机构和队伍,自2009年起,持续推进委托乡镇(街道)执法工作,基本建立和完善了执法监察的“三级机构、四级网络”。各地创新执法模式,规范执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为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发挥重要作用。但据调研了解,一些领域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违规违章的问题依然突出,安全生产形势依旧严峻,这与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的效果紧密相关[2]。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出台实施,强调要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着力提高安全生产法治化水平。本文在分析执法监察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1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调研分析,当前执法监察工作存在问题集中表现为“三个不适应”。

1.1 执法力量不足与任务不适应

据统计,全省共有1228座非煤矿山、63座尾矿库、1.35万家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60万多家冶金等工贸企业、58万家涉及职业危害企业,按现有执法人员数量和全覆盖要求计算[3],人均监督执法企业600余家。同时,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事故易发多发的特殊时期,监管执法工作异常艰巨,各地执法力量不足,监管执法工作疲于应付、陷入被动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队伍数量结构失衡,全省各级执法人员数量从上至下呈“倒金字塔”型结构,县(市、区)执法人员相对不足而监管任务繁重;另外,部分乡镇(街道)不能保证2名持有行政执法证的执法人员,委托执法不能开展,乡镇(街道)执法效能发挥有限。

1.2 执法能力不强与要求不适应

全省安全生产领域行政争议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地方行政处罚案件办理存在执法程序不合法、文书填写不规范、法律适用不恰当、自由裁量不正确等问题。一些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了解不深、理解不透、掌握不全、把握不准,日常检查流于形式,不能及时发现和查处问题。主要是因为执法队伍专业结构配置不合理,执法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具有法律、安全工程、化学工程、职业健康等专业学习背景的人员缺乏。同时,部分地方执法人员流动较大,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不够、覆盖率不高,执法水平有限。

1.3 执法装备不精与需要不适应

目前,各地执法装备配置基本达不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标准要求,装备配置缺口较大。特别是粤东西北地区县级安全监管部门执法车辆、执法取证工具不足,少数地方执法办公基本装备也难以保障。另外,全省的执法信息化平台功能不完善,执法效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对于装备建设过度依赖省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各地未采取有效措施配套推进,欠发达地区受财政等客观条件制约,执法装备建设过多依靠省局的支持,装备配置缺口大、欠账多。同时,一些将配发的执法装备截留或挪作他用,配发的装备未全部用于一线执法工作。

2 对策措施

解决执法监察工作存在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运用系统的方法和原理统筹解决。参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运行模式[4],将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的PDCA戴明模式运用到执法监察工作中,通过制定实施统一、科学、有效的内部标准,调整和规范执法监察基本要素,以创建执法监察标准化为抓手,构建符合工作实际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实现执法行为规范化、执法队伍专业化、执法管理精细化、执法手段信息化、执法装备标配化、执法效果最大化,从根本上解决“三个不适应”的问题。创建执法标准化应包括以下内容:

2.1 执法行为规范化

严密制度设计和严格执法监督,组织编写重点行业领域执法检查指南、执法文书填写范本等工具书,明确执法各环节要求,依法实施执法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措施,促进实现年度执法按计划、执法检查做方案、执法处罚依程序、自由裁量按标准、执法过程全记录,执法管理要闭环。

2.2 执法队伍专业化

严格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定执法人员录用标准,选配与执法监察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充实执法队伍,提高专业执法人员比例,逐步改善执法监察队伍专业结构。建立健全业务培训教材体系,健全执法人员培训教育机制,加强执法人员培训,组织开展岗前培训、定期轮训、脱岗学习,提高执法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全面提升各级执法监察人员安全生产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

2.3 执法管理精细化

明确各个内设机构、各个岗位的执法职责,落实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晰执法工作程序,严格执法工作纪律,将执法工作纳入到制度规范的有效约束之中。完善业务执法机构立案查处、法规机构审查监督、重大案件集体决定的“案审分离”机制,强化执法监督。

2.4 执法手段信息化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健全执法信息平台,打通企业基础资料、隐患自查自纠、监管许可、执法处罚、事故统计等各方面的信息壁垒,配备移动执法终端,大力实施移动执法,有效运用大数据,实现企业信息网上共享、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提升执法工作效率。

2.5 执法装备标配化

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装备配置标准,依托各级政府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将执法装备建设纳入安全生产规划,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实施重点建设项目,落实执法人员办公设备、现场执法装备、现场快速检测装备、执法防护装备等的配置,提升装备保障能力,确保执法装备配置符合国家、省的有关标准要求,持续改善执法工作条件。

2.6 执法效果最大化。

通过执法标准化建设,以正确的理念、规范的行为、严实的作风、专业的素养,实施更加有效的监管执法,有力促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在各行业领域的贯彻执行,实现监管执法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4 结语

本文基于对广东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的全面总结、对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的基本判断和对深化执法监察工作的全面规划,提出全面创建执法监察标准化的对策建议,有利于全面贯彻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要求,持续深化执法工作,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基层执法力量,完善执法制度机制,夯实执法保障,改善基层执法工作条件,建成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执法监察体系,促进执法工作的常态化和标准化,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廉洁执法。

[1]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广东省安全生产技术中心.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指南[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2]黄侦荣.安全生产执法监察问题、成因及对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3).

[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2013年度全国地方安全监管机构编制统计年报[Z].北京: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4.

[4]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2016[S],2016.

猜你喜欢
执法人员监察装备
好装备这样造
港警新装备
环球时报(2022-05-26)2022-05-26 17:22:31
防晒装备折起来
水政监察
灵川县安监局全面开展行政执法人员专项清理工作
智慧监察“行稳”方能“致远”
独立设置“环保警察”促环境监察执法
江西:网上监察“阳光灿烂”
中国卫生(2015年4期)2015-11-08 11:16:20
福州市色山区一黑电镀厂“死灰复燃”被执法人员查处
汝阳县一村民暴力抗法被刑拘
资源导刊(2013年6期)2013-02-01 00:4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