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钢琴作品《皮黄》

2017-03-04 01:20景祯
科学与财富 2016年32期
关键词:皮黄钢琴作品京剧

摘要:在众多钢琴作品创作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作曲家把具有我们民族特点的元素融入到钢琴作品中,如用钢琴去模仿民族乐器的演奏效果,以及把一些著名的古筝作品改编成钢琴曲等,而张朝的钢琴作品《皮黄》中就采用了大量的京剧元素,是中国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乐器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钢琴作品;《皮黄》;京剧

钢琴在中国已有100多年历史了,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的钢琴音乐文化日益成熟,并形成了较为明显的民族化特征与大胆创新的创作手法。《皮黄》的创作运用了大量的京剧元素,作曲技法娴熟,是我国"国粹"与钢琴相互渗透的一次体验。京剧和钢琴是中西方艺术品种的典型代表,它们若能互相并完美融合,必能对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不可磨灭的作用。

一、作品简介

张朝,1961年出生于中国云南,自幼学习钢琴,并跟随自己的父亲学习作曲,张朝在创作上拥有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创作范围也比较广泛。主要的代表作品有钢琴曲《滇南山谣三首》、《音诗》、《皮黄》等,无伴奏合唱《春天来了》,电子音乐《春嬉》,弦乐四重奏《图腾》,舞蹈音乐《扁担谣》,饮食音乐《宝莲灯》、《风求凰》等。作品创作的时候恰好是作者30岁的生日,作者通过对生活的体验,带着对自己过去三十年成长经历的美好回忆,借景抒情写下了钢琴作品《皮黄》的初稿,而真正的完成这部作品是在2005年,历经了十年的时间。

二、作品分析

调式方面,《皮黄》采用了民族五声调式。全曲以bE宫调式为主,在它的基础上,几经周折变化,最后回到了bE宫调式,通过首尾呼应,来结束作品。作品中出现的调式有bE宫调式,F商调式,A商调式,bB微调式,bE羽调式等多种调式。作品中的多次转调都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如在"二六"中的第一次转调,给乐曲增添了色彩变化;"慢板"中的转调,让乐曲有了无限的活力。

节奏方面,《皮黄》的节拍可以用京剧中的节拍形式来称呼.即板眼。这是因为《皮黄》的创作是用的京剧的板式变化结构。京剧中强拍为板,弱拍或次强拍为眼,合称板眼。《皮黄》的创作几乎包括了京剧中所有的板眼,而采用的不同,又体现出来不同的效果,如作品中【慢板】部分的拍子有二拍子、四拍子等多种拍子,就体现出来一种让人捉摸不定的感觉;【垛板】部分采用了有板无眼,即一拍子,那么它就只有强拍,刚好体现出了作者对英雄人物所受遭遇的控诉和愤怒。

动机方面,《皮黄》中的主导动机是利用"原板"中的G-bB-C三个音完成的。这三个音虽然表面看不怎么明显,但却从始至终贯穿在乐曲中,无时无刻的渗入旋律以及和声等方面,主宰全曲,并以此来布局全曲的高音组织。"动机"的反复出现,就好像作曲家童年美好的回忆始终在脑海中反复出现一样,这也是主导动机的来源。

三、作品《皮黄》京剧元素的运用与体现

在钢琴作品《皮黄》中,京剧元素的运用与体现深深地结合在一起,在整首作品里面,处处都体现出京剧元素,而正是运用了这些京剧元素,才使整首作品内容丰富,也更加富有戏剧性,使作品有了强烈的京剧特色。

(一) 结构形式上的具体体现

张朝的这部钢琴作品《皮黄》创作新颖,全曲采用一波三折的曲式结构,分为三大部分,十个小部分,具体的结构板式如下:

第一部分包括:(1)"导板":即引子。(2)"原板":即主题的最先出现,是整首乐曲中最根本的乐段,作者用它来抒发感情和叙述故事。(3)"二六":把"原板"稍加紧缩,速度渐渐加快,叙事性强。(4)"流水":把"原板"进一步紧缩而成,(5)"快三眼":把"原板"替换成四拍子而略加压缩一部分,热情有力。整个部分是由缓至急的一个结构。

第二部分包括;(6)"慢板",在作品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全曲中最拍子用得最多的段落,包含了2/2拍、3/2拍、4/2拍、5/2拍、6/2拍以及自由拍子,作曲家用这种形式给人一种琢磨飘忽的感觉。

第三部分包括:(7)"快板",是对"原板"的又一步压缩,表现一种渴望、兴奋、进取的情绪,在"慢板"之后把戏剧性再往更高的水平进行发展。(8)"摇板":由"原板"的固定节拍打散而形成的。"摇板"即紧拉慢唱,是京剧中很有特点的一个板式。(9)"垛板":节奏紧凑、急促,好像在控诉、抱怨,音调将西皮和二黄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是最快的速度。

最后:(10)"尾声",这个段落是作曲家最后添加的,突破了传统戏曲板式结构的规则。

《皮黄》几乎聚集与运用了京剧中有特点的板式,并且是这些板式的频繁变化,赋予了板式结构变化的戏剧性。作品的这种结构类似于西方的奏鸣曲,但与西方奏鸣曲不同的是它中间没有分界,是一气呵成的。

(二)音响效果上的具体体现

作曲家在《皮黄》中运用对戏曲伴奏乐器声响的模仿,来达到全曲京剧式的音响效果,体现了京剧的戏曲性。[7]京剧的伴奏乐器可分为拉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业内人士通常称拉弦乐器的伴奏为"文场",把月琴、京胡、三弦、京二胡,称拉弦乐器的"四大件":与"文场"相伴的就是"武场",而这个"武场"就是打击乐器的部分,主要乐器是大、小锣、板鼓和饶钹。通过作曲家精心的创作安排,作品大部分的板式仿佛都能让我们听出拉弦乐器和打击乐器的音响效果和音色特征。

"二六"中通过颤音的演奏来模仿京胡的音色,有滑音的效果,而左手旋律,经加花处理,模仿的是京二胡的拖腔,让人感觉旋律始终在继续,它是在衬托的右手旋律。

"摇板"中作曲家谱写了四个声部:(1)高声部旋律长音的持续模仿了戏曲中人声的拖腔,表现了故事人物的凄凉。(2)次高声部bE(高音)-bA-bE-bA的反復进行,模仿了京胡滑奏的跟腔,体现出故事人物心情的焦急。(3)中声部持续的四个音bE(低音)-bA-G-bA,模仿了三弦的拨弦,仿佛是当时林冲急促的步伐,变现了一种不安的情绪。(4)低音声部不断重复的C音,模仿了板鼓鼓点,稳住了这一乐段的节奏,它可以根据人物情绪的高低起伏弹奏相应的强弱变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充分突出了钢琴代替板鼓所达到的的戏曲性效果。

(三)京剧角色的具体体现

"二六"部分(天真的),作者模仿京剧角色"生"中的小生,用来体现他少年时候的天真无邪;"流水"部分(似微风的),作者模仿京剧角色"旦"中的青衣,体现出青衣甩水袖一般的感觉,表现出舒适、自然的感觉;"摇板"部分(焦虑不安的),描写了林冲夜奔的场景,体现的是"生"中的"武生"。

总之,作品里时刻都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作曲技巧融为一体,体现了张朝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中国钢琴作品还需不断进步,不断地提升与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使中国钢琴音乐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谭娜.黑白键上的"西皮"与"二黄"-钢琴曲《皮黄》的音乐特征与演奏处理[D].武汉音乐学院,2010年6月。

[2]方禾.《张朝10年唱"皮黄"》.音乐周报,2007年7月4日第25期。

[3]向乾坤.中国戏曲对中国钢琴艺术的影响[J].戏曲文学,2007年10月。

[4]陈启云.中国特色变奏曲式-板式变化体.四川戏剧,2007年第03期。

作者简介:

景祯,男(1982.3-),重庆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

猜你喜欢
皮黄钢琴作品京剧
现代钢琴作品中国粹文化的传承分析
——以《皮黄》为例
京剧表演开始了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浅析钢琴曲《皮黄》的创作特色与演奏技巧
简析门德尔松钢琴作品的艺术特点
钢琴作品中对情绪情感的巧妙运用
西方钢琴音乐作品的二元性探究
钢琴曲《皮黄》的创作特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