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本科转型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3-04 08:47王勇
职教论坛 2017年2期
关键词:高校转型现代职业教育问题

王勇

摘 要: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在高校转型的过程中,应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为此,应探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高校转型;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2-0080-0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等各领域的不断向前发展,国际化倾向越来越突出,对我国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和办学质量、规模等都有一定的新的要求和变化。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上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五大任务措施,其中之一就是要求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1]。2015年10月21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决策部署,推动高校转型发展,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颁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在《意见》里明确了14个转型发展的主要任务,其中“明确类型定位和转型路径”作为为首要任务,并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高校转型发展的突破口[2]。2016年6月16日,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广东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颁发《关于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粤教高[2016]5号),确立了包括加快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将应用型高校确定为广东省本科高等教育发展重点之一,鼓励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等九大转型发展的主要任务[3]。2016年6月27日,广东省教育厅启动全省普通本科高校开展转型试点高校遴选工作,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作为独立学院通过申报,成功成为广东省首批14所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之一。

一、转型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

政策导向和各级政府部门的意见体现转型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性;高校人才培养和就业要求体现转型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必要性;企业产业升级的需求体现转型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可行性。

(一)转型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为顺应形势的发展,提升劳动大军就业创业能力、产业素质和综合国力,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变的决策,各级政府部门相应对这一决策提出了具体的贯彻实施意见。纵观整个《意见》,不难看出其指导思想、基本思路都涉及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一主题。转型发展的大部分主要任务,诸如“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建立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等都是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基础。可以这么认为,普通本科转型高校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向应用型转变的成败。

(二)转型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中国青年报》2016年4月8日刊登《首份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报告”出炉》,文章显示:2015年在校生规模达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2852所,位居世界第二;毛入学率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4]。但很多的地方高校,本来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却一味地将办学定位为学术型或研究型,与实际的办学资源和条件不符合,造成学生就业难,地方企业招人难的局面。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国家要求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这类高校的转型实际上就是回归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上来[5]。高校的这一功能必然要依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来培养人才以满足地方企业的人才需求,同时解决学生的就业和创业。

(三)转型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可行性

纵观当前全球经济的竞争格局,发达国家纷纷加快部署在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为了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于2010年10月10日颁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决定》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6]。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的决定,我国多个省市都纷纷启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并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当地经济复兴的核心[7]。但一直以来,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高技能人才,长期处于产业链条的末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调整升级,企业急需适应这类转变和调整的各類应用型创新人才。因此,企业必然会寻求与地方高校的合作来培训现有的劳动力和引进各类应用型创新人才,这就为转型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了可行性。

二、转型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高校转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现就基于我校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十多年的实践基础上阐述在学校层面和企业层面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方面

我校于2004年正式招生,是一所独立学院。它是由国家重点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与民间资本相互结合、共同创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其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基于这一定位,我校从建校以来,与400多家各类企业签定了合作协议。在此基础上安排学生到企业认知实习、生产实习;聘请企业资深企业家到校讲学、讲座和带毕业生设计(论文)。但由于学校一直未出台鼓励教师带学生到企业实践的有关政策,以及实践教学工作较为辛苦和繁杂,再加上教师本身的教学任务繁重,很多的教师都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实践教学和企业的合作。另外,受各方面因素的约束,引进的教师几乎都是刚毕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而有着丰富企业实践经验的人员因学历和职称等因素被拒之门外,这样的师资水平和结构不仅严重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因为无法服务于企业,还严重影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施[8]。

(二)企业方面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高校的学生一般都是通过地方政府的安排或协调在国有企业实习,由国家统筹考虑相应支出。高校培养学生有了保障,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不允许自主择业。而当今我国已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去的国有企业通过改制数量逐步减少,股份企业及私人企业逐步增加。这类企业绝大数只追求当前的经济效益,尽管它们有的企业,甚至為高新技术的企业为了经营的需要和企业的发展,要从高校招收人才,但不愿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来共同培养人才[9]。探究问题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大多数企业还不能像国外企业那样有意识地承担社会责任,不关注自主创新、不注重品牌建设和企业人才的发展,不具备放眼世界的眼光;二是地方政府没有制定出有关政策来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学生到企业实习需要安排工作人员讲解、培训和监管,这无形地增加了企业人力成本和负担,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三是有些企业从商业机密、生产安全等方面考虑也是不愿接收学生实习,如电气、电信等一些行业就是这部分企业的典型代表,他们不希望学生去生产现场,以免出危险和商业泄密;四是目前有的地方高校由于各种因素,师资力量不强,企业得不到有效的帮助,培养的学生不符合企业的需要,这些都使得企业不太情愿与学校合作。

三、转型高校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对策

对于地方本科转型高校而言,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实现高校转型发展的突破口,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的有效途径[10]。既然转型高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存在问题,那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一)地方政府要制定政策并贯彻执行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里明确指出: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作用,推进需求传导式的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广东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在《关于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粤教高[2016]5号)里也明确指出:研究制订促进校企合作办学的激励政策,调动企业与转型高校合作的积极性。

当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非常有必要,它符合地方高校办学的宗旨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作为地方政府应该把地方高校的发展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中去规划、去考虑、去对待,积极稳妥地为地方高校和地方企业的合作牵线搭桥[11]。广东省早在2009年就解决高校学生实习难的问题通过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后,于2010年1月22日经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并于2010年3月1日起施行。在此条例中强调保证学生的实习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有社会团体和其他的社会组织,应当提供帮助和便利并提出一些优惠政策;对企业接收学生和毕业生实习、见习并支付实习报酬、见习补贴的,按照国家规定给予税收优惠。对实习基地、见习基地依法减免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12]。这一条例的实施在当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可惜执行不到位,挫伤了企业的积极性。本次地方高校转型提出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地方高校与企业深层次的合作,涉及面广、难度大,当地政府一定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如贴息贷款、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立项优先等;明确校企双方在“结合”中各自的地位作用、权利义务和相互关系等,并落到实处,常抓不懈。

(二)学校要强化内功,深化与企业的合作

尽管广东省政府要求研究制订促进校企合作办学的激励政策,调动企业与转型高校合作的积极性。但作为转型发展的高校来说,应该要主动强化内功,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否则既是有政策支持也无济于事,因为企业要的是给它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有用的人才。在这种背景下,也是基于人才的培养和学生就业的需要,作为转型高校就要充分理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际内涵,围绕内涵强化内功。

1.体现办学的“地方性”,注重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意识的办学理念,围绕地方主导产业着力建立契合地方需求的特色专业群,凝练办学特色。

2.体现办学的“应用型”,打破当前唯学历、职称的观念,努力构建“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根据当前地方经济的现状,改革现有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3.体现办学的“服务性”,走开放办学发展之路,积极创建资源共享的校地协同创新平台,强化产教融合,不断增强办学活力[13]。

我校地处珠海,其通用航空产业是该地方主导产业之一。2009年7月,我校与珠海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协议合作共建“航空学院”,培养复合型、应用型航空专业技术人才。随后,与珠海航空产业园等30余家企业共同组建了“通用航空协同育人平台”。利用该平台,学校与企业共同管理教学,如制定教学计划、引入行业教材和标准教学、学校老师和企业导师协同教学、学生实习由企业安排、学生毕业进入该平台的企业。通过这种形式的办学,强化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效应。2014年该平台被批准为广东省首批(也是广东省17家独立学院唯一拥有的)“协同育人平台”。

(三)企业要积极加强与学校的合作

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决定,是基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以及高校的结构情况提出的。其目的是要求转型高校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地方企业提供有用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从而增强国家实力。因此,高校转型给转型的高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最终受益的是地方企业。为此,各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从事新兴产业企业应该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站在有利于企业本身的角度积极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高校转型意见里提出的首要主要任务是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高校转型发展的突破口。这一方面指明了转型高校办学的思路;另一方面意识着这一任务的艰巨性。这种艰巨性要突破,就要求转型高校一定要强化内功,有能力服务于当地企业,除了培养合格的人才外,还必须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企业则应该主动加强与学校的合作,通过合作解决人才需求和培训现有员工的问题;通过合作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改造,这些都有利于企业的发展[14],同时也尽到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一份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EB/OL].http://www.gov.cn/ldhd/2014-02/26/content_2622673.htm.

[2]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Z].2015-10-21.

[3]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关于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粤教高[2016]5号[Z].2016-6-16.

[4]诸葛亚寒.首份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报告”出炉[N].中国青年报,2016-4-8.

[5]吴章荣.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路径分析[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5(4):91-94.

[6]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EB/OL]http://www.gov.cn/zwgk/2010-10/18/content_1724848.htm.

[7]刘健.地方本科高校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考[J].三明学院学报,2016(2):1-5.

[8]邢赛鹏,陶梅生.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体系构建研究——基于“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4(29):4-8.

[9]都昌满.高校学生实习:问题分析与解决途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144-147.

[10]冯子芳.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路径探究——以钦州学院为例[J].管理观察,2016(14):81-84.

[11]民进衡水市委.关于政府为校企合作提供政策支持和法规、制度保障的提案[N].衡水日报,2015-11-03.

[12]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广东颁布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EB/OL].http://www.hrbaodian.com/falv/110975.html,2010-03-01.

[13]王清義.高校应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转型[N].河南日报,2015-04-01.

[14]李士伟.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提升校企合作质量[J].2011(10):70-71.

责任编辑 秦红梅

猜你喜欢
高校转型现代职业教育问题
试论现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
高校转型背景下的跨文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论现代职业教育的本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民办高校大学英语师资队伍优化改革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的几点思考
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在外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中的运用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