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光(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绵阳621000)
企业如何做好安全培训教育工作
蒋光(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绵阳621000)
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其目的是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近年来,几乎所有的重特大事故调查报告中均出现“企业安全培训不到位”、“安全培训走形式”等字眼。企业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到底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才能做好安全培训教育工作?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管理
众所周知,人的认识的积累习性、性格的改造修正、安全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或是依靠几次安全培训班便能解决问题。安全教育应该是一种普及性的、长期性的、经常性的工作。安全培训是企业给员工的最大福利,它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是搞好企业安全管理,提升企业安全生产业绩的有效途径。
据统计显示,98%的事故是因为人的原因引起的。而根据有关部门针对大中型企业近3年来发生的事故所作的一项统计显示,人为因素中安全意识薄弱的因素占到90%多,而安全技术水平所占比例不到10%,说明员工安全意识差,越来越成为制约企业安全生产的瓶颈。
而以下问题也是很多企业普遍存在的:培训形式古板,照本宣科通读一遍,说者无心,听者无意,有的甚至以传阅的形式替代授课;培训讲师素质偏低,培训材料无从准备,信手拈来,甚至常以会议内容宣贯、某员工被通报批评或处罚、各种类型的通知等滥竽充数,鲜见针对性的培训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应急救援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使用、岗位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等与班组安全生产密切相关内容;众多的班组安全培训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培训仅仅是为了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从培训记录中显示有的班组每个月可能会有多次安全培训,但实际上多走形式、滥竽充数,培训效果差;还有的班组一个月甚至两个月都没有一次安全培训,理由是没时间,忘记了......安全培训似乎也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就不要了。再就是很多企业的班组长以及兼职安全员本身对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还存在很多欠缺,他们本身也需要更多的培训教育,又怎么能去做好操作员工的培训教育工作呢?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明确要求,企业应当进行安全培训的从业人员包括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未经安全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而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企业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企业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企业安全培训教育的方法千姿百态,没有固定的模式。员工面对生搬硬套的文字学习是枯燥的,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安全教育手段和方法,开展不同形式、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消除员工对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的畏难情绪,使员工能自觉主动地接受培训教育,并认识到安全培训教育是企业给予他们的最好福利,能更好地提高安全培训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训的基础方法,一是要尽可能给员工输入多种“刺激”,如讲课、参观、展览、讨论、示范、演练、案例等,使员工“见多识广”,以此增强感性认识,以达到“多见”和“强记”的目的;二是使员工形成强烈的安全意识,经过一次、两次甚至多次反复“刺激”,使员工形成正确的安全价值观;三是要强化原有的安全意识,培养辨别是非、安危和祸福的能力,坚定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使员工做出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判断和行动;四是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如对企业的各级领导,宜采用研讨法和发现法等,对于企业员工宜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访问法、练习法和复习法等,对于安全监管人员则宜采用讲授法、研讨法、案例分析法和读书指导法等。
安全培训教育应当有很强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才能促进培训教育效果的提升。在每年底,企业应当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等法规的规定,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组织制定来年的安全培训教育初步计划。同时还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有针对性的培训需求调查表,征求工会、各级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的意见,最终统筹制定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计划,并由企业负责人签发,各部门至生产班组层层分解计划,并结合基层单位实际情况落实。企业或各部门阶段性的以知识竞赛、技能考核、晋升晋级等形式开展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培训教育效果考核,既检验员工对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营造了学习安全知识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应当把安全培训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树立“培训不到位就是隐患”的理念,并持续以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殊工种、班组长和重点岗位操作人员为重点,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并积极向行业示范单位学习经验。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安全意识培训、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始终如一的坚持下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各级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为企业的腾飞插上有力的翅膀。
[1] 祁有红.生命第一.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2] 崔政斌、周礼庆.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管理指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3]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3号令.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2015年第二次修正.
蒋光(1984-),男,汉族,籍贯四川德阳,毕业于四川理工学院,本科学历,中级工程师职称,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