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水油藏微球调驱技术研究

2017-03-04 09:38:28刘云鹏辽河油田公司欢喜岭采油厂辽宁盘锦124114
化工管理 2017年28期
关键词:孔喉高含水井区

刘云鹏(辽河油田公司欢喜岭采油厂, 辽宁 盘锦 124114)

高含水油藏微球调驱技术研究

刘云鹏(辽河油田公司欢喜岭采油厂, 辽宁 盘锦 124114)

优选锦16块兴隆台油藏的欢2-22-5井区作为试验井组,优化设计了注入参数,利用微球水化膨胀的特点,堵塞高渗通道,达到深部调驱的目的,实施后见到了较好的效果。

中高渗砂岩油藏;高含水;微球调驱

1 区块概况

锦16块构造上位于辽河裂谷盆地西斜坡南部,欢喜岭油田中部,南临鸳鸯沟向斜,东隔鲕滩与欢26块相望,为一条北东-南西向长条状南倾分布的断鼻状构造,目的层为沙一、二段兴隆台油层。欢2-22-5井区位于锦16(东)合采区西部,含油面积0.81km2,地质储量352×104t。井区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已经处于开发中后期,油井普遍高含水,综合含水达到97%,注水形成固定渗流通道,水驱效果逐渐变差,需要寻找提高采收率新途径,解决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 深部调驱可行性研究

2.1 油藏储层物性较好

根据经验公式,结合锦检2井上层系毛管孔喉压力参数,井区平均孔喉半径4.89μm,储层平均孔隙度17.98%,有效渗透率0.61μm2,属于中高渗透储层。根据2012年监测资料,原油粘度为70mPa·s,地层水矿化度2566.36mg/l,油藏温度51℃。井区储层条件适合开展调驱工作。

2.2 地层压力保持较好

原始地层压力13.98MPa,地层饱和压力12.37MPa,目前地层压力12.7MPa,地层能量一直保持在饱和压力附近。

2.3 油层发育,连通系数较高

井区兴Ⅱ1-4油层较发育。欢2-22-5井区油层最厚为40m,平均厚度35m,油层发育兴Ⅱ1-4,井区连通系数为82.5%,锦2-1-6井组连通系数91.9 %,锦2-1-105井组连通系数75.3%,锦2-丙1-115井组连通系数79.2%。

3 深部调驱设计

3.1 段塞设计

(1)封堵层位确定。根据剩余油分布、油层物性、小层动用状况和孔喉半径分布,确定主要封堵层位兴Ⅱ1和兴Ⅱ2。(2)封堵面积和封堵厚度确定。平面封堵区域分三个段塞逐级改变液流方向,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核壳段塞微凝胶封堵大的渗透条带,抑制注入水的单向突进;亚微米段塞微凝胶粒径稍大,封堵较小地层孔喉;纳米段塞微凝胶颗粒最细,进入地层细小孔喉。根据注入水重力影响、水驱优势方向、沉积微相和剩余油分布,确定三个段塞平面封堵区域。

根据锦16相渗曲线确定残余油饱和度为26%,结合监测资料和生产动态,绘制剩余油饱和度等值线图,确定以注入井为中心含油饱和度30%等值线(注入井含油饱和度30%等值线内,平均井距为50m)以外区域为主要封堵区域。封堵厚度根据测井曲线较大幅度差读取统计,再结合吸水强度确定。

3.2 注入量设计

(1)采收率提高幅度大。根据双管物模实验中高渗油藏设计,0.2PV注入量提高的采收率较多,与0.5PV提高的采收率均为4.15个百分点;(2)经济成本较低。与0.5PV 比较,0.2PV注入量较少经济成本较低。确定微球调驱最佳注入量为0.2PV。

3.3 注入方式确定

(1)层间非均质性较弱。井区渗透率611mD,井区层间变异系数0.5,变异系数在0.5~0.7间,储层渗透性为较均匀型。(2)层间动用状况相似。兴Ⅱ1采出程度39.56%,注采比1.06;兴Ⅱ2采出程度37.38%,注采比1.01;兴Ⅱ3采出程度43.6%,注采比1.01;兴Ⅱ4采出程度41.81,注采比0.99。(3)投入经济成本较少,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确定注入方式采用笼统注入。

3.4 配产配注设计

考虑到调驱见效后油井产液量下降,日注入量按照注采比0.8配注,结合注入强度,注入后根据动态变化适时调整。井区日注入量370m3,井区平均单井日产液50m3。

3.5 微球物性要求

(1)时间要求:根据锦2-1-105井井间示踪剂监测资料,水线推进速度为6~8m/d,平均推进速度为7m/d,平行主河道顺向推进速度为8m/d,平行主河道逆向6m/d,垂直主河道方向6.7m/d,根据相渗曲线残余油饱和度为26%,利用监测资料,结合生产动态,绘制剩余油饱和度等值线图,确定含油饱和度大于30%区域为调驱主要区域,该区域距注水井平均距离50m,要求在7天内,微球膨胀发挥封堵作用。

(2)尺寸要求:根据Thumb理论。当R≥1/3 r时,颗粒就会直接堵塞喉道(r为直径);当1/7 r≤R≤1/3 r时,颗粒就容易在喉道内堆积,形成桥堵;当R≤1/7 r时,颗粒才可以在孔喉内流动。要求核壳微球膨胀后,颗粒直径大于1/3封堵层位平均孔喉直径,压力上升1~2MPa并且稳定后,注入亚微米和纳米微球;要求亚微米和纳米微球膨胀后在增加1~2MPa的启动压力条件下,产生弹性形变,在地层孔隙中流动。

(3)根据油藏特征及注入参数要求进行配方初步设计,厂家进行配方优化论证后,再进入现场实施,切实达到调驱增油目的。

4 实施效果

实施后见到明显效果,初期由于微球堵塞大孔道导致井组液量下降,日产液从实施前的970t下降至710t。绕流后井组含水明显下降,日产油从见效前的21t上升至最高时的39.6t,累计增油0.84×104t。

5 结语

微球调驱技术能够有效缓解中高渗油藏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层间、层内及平面矛盾,扩大波及体积,是区块开发后期油井普遍高含水阶段有效的提高采收率的手段,同时合理注入参数设计能够使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

猜你喜欢
孔喉高含水井区
基于高压压汞技术的致密储层有效孔喉半径下限及影响因素
云南化工(2021年10期)2021-12-21 07:33:48
特高含水油田的“硬稳定”之路
中国石化(2021年8期)2021-11-05 07:00:08
致密砂岩储集层微观孔喉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以西加拿大盆地A区块Upper Montney段为例
高含水水平井控水效果量化评价方法与应用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6:44
特高含水期相渗关系表征新理论与实践
基于三维地质建模的定录导一体化技术在J 58 井区中的应用
录井工程(2017年3期)2018-01-22 08:39:57
黄257井区叠前纵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分布预测
鄂尔多斯盆地延145井区储层孔喉结构及影响因素
石南21井区水淹解释方法对比及应用
河南科技(2015年3期)2015-02-27 14:20:52
聚合物分子尺寸与砾岩油藏孔喉匹配关系
断块油气田(2014年6期)2014-03-11 15:3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