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森 , 夏同驰 , 王力臻 , 李晓峰 , 张 勇 , 董会超
(郑州轻工业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 河南 郑州 450002)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建设探讨
张林森 , 夏同驰 , 王力臻 , 李晓峰 , 张 勇 , 董会超
(郑州轻工业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 河南 郑州 450002)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为适应我国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而设立的本科专业。郑州轻工业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探索了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平台,创建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实力较强的双师素质师资,构建轻工应用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课程体系 ; 本科教学
新能源技术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技术领域之一,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是实现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以及发展新能源技术的关键。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专业是适应我国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而设立的战略性新兴专业。到目前为止,国内已有多所高校(包括中南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高校)设置该专业。各高校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该专业内容涵盖材料、化学、物理和电子等学科,包括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及其器件设计、制备工程技术等,各高校在办学时,一般依托自己的办学特点来建设此专业,有基于电子工程、电化学工程的,也有基于化学化工、材料学科的,因此,该专业学科交叉明显,专业的建设尚无系统、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2.1 专业建设基础
2.1.1 基础课程平台
我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艺、经、管、法、教、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始终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汇聚和造就了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中外文图书214.7万册,电子图书448.5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2419种,中外文电子期刊10.5万种。拥有Elsevier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Springer Link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Science科学周刊、Nature数据库、同方知网、学术搜索与全文递送等中外文数据库。所有这些资源都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完善的公共课教学教育平台。学科基础课程主要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化工原理等,其中分析化学、化工原理为河南省精品课程;有机化学为省优质课程、校级精品课程;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位校级优质课程。对于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化工原理等基础实验,我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建有“河南省高校化学化工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这些都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完善的专业基础课教学教育平台。
2.1.2 科研训练平台
先进的仪器设备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建有教育部多尺度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表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高校化学化工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郑州市多尺度复合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等完善的教学科研平台,拥有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单晶衍射仪、超高压液相—高分辨质谱联用仪、Zeta电位测定仪、电化学测试系统等一批精密仪器设备,设备总值6 000余万元,借助于这些良好的教学科研基础条件,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科研素养,为今后继续深造和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2.1.3 专业基础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前身是电化学工程专业,创建于1985年,迄今已经培养了1000余名大学本科毕业生,本科生就业率100%,为化学电源、表面处理行业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党政机关等单位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级科技人才,获得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在全国同行业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随着新能源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为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原电化学工程专业需要在研究方向和内容上扩展与丰富,经教育部批准《关于公布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15﹞2号),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2015成立了新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专业,同年9月开始本科招生。
2.2 办学思想与特色
本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切入点,以学生双创能力培养为目标,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打造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学生双创能力的教学平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构建轻工应用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
2.2.1 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
强化体现本专业课程特色的主干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有机融合与优化,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提高授课效率,建有主干课程《电化学工程》精品课。在教学方法手段及管理方面,转变教育观念,从教育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性,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和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切实改革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2.2.2 注重工程实践和双创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学生实践环节教学,专业实验设备2 000余件,开设实验课时120学时,本专业建有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电镀中试线和电池安全检测实验室。本专业开设以来一直探索“校企合作、教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工程概念,通过反复的调查研究和反复实践,改变传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模式。教改项目《“教产结合”改革试验研究》改革实践课程模式,融汇产业界的部分教学内容,使学生明确产业界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从而达到了“教”“产”共同培养出目前形势下社会所需人才的目的,获得“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现与河南科隆集团、河南环宇集团、河南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河南锂动电源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生产实习基地,供学生实践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工程能力。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全方位推行实践创新教育,探索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协同推动,以实验、实习、实训为核心,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社会实践、创业实践、学科竞赛等为辅助,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2.2.3 形成一支“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本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实力较强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3人,讲师10人,其中博士13人。在青年教师成长方面,除了通过参与助课、试讲和网络培训等环节,努力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外,每年派青年教师去企业短期学习和实践,拓展青年教师的工程背景。
2.2.4 注重轻工特色,推进课程改革
强化工程类、应用类课程建设,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程改革。对《理论电化学》、《电化学测量》、《化学电源工艺学》、《化学电源课程设计》等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引进项目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紧密联系轻工行业发展,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电池技术培训中心设在本系,为行业培训专门实用人才。
综上所述,为了培养出国家和地方急需的高素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技术人才,我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专业围绕学校发展定位和地域特色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借助我校轻工工科环境原有优势,进一步探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体系的建设,提高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努力探索一套可行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课程建设体系。
《河南化工》来稿要求
《河南化工》(月刊),刊号:CN41-1093,ISSN1003-3467,创刊于1975年,由河南省科学院主管、河南省化工研究所主办,是河南省化工行业唯一的综合类科技期刊,河南化工学会会刊。刊物立足河南,全面、深入报道化工行业的科技创新和发展趋势,全方位、多角度记录生产实践、科研开发、技术创新、经营管理、文化建设等领域的最新动态,为化工企业、员工提供展示风采的舞台,为政府部门、化工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客户、高校及科研院所之间提供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主要栏目
综述与述评、开发与研究、生产与实践、分析测试、企业聚焦、管理论坛、人物、化工教育等。
来稿要求
1、来稿应主题突出、立论正确,论点明确、文稿要字迹清楚,语句通顺,数据可靠,图表清晰准确,使用国际标准单位。内容符合本刊刊载范围,引用资料必须给出文献。若为基金项目等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批准号。文章如涉及技术保密内容的请作处理,并请技术所有者及单位审批后方可发表。
2、开发和技术类稿件来稿要求附中英文题名、单位、摘要和关键词。参考文献应引自公开发表、为作者所查阅、有出处可寻的文献。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引用文献出现先后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将序号加方括号标注在文献作者或叙述文字后的右上角,或作为语句的部分。每条文献项目应齐全。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如下:
[1]金显贺,王昌发,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1993,33(4):62-67.
[2]刘国钧.图书馆目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57:15-18.
[3]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4]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5]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文献著录:第4部分非书资料:GB/T3792.4200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2-3.
[6]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1989-07-26.
[7]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http://www.cajcd.edu.cn/pcb/wml.txt/980810-2.html.
3、来稿请附第一作者简介(第一作者为在读研究生则应提供导师简介),包括出生年、性别、职称、从事工作或研究方向以及通讯联系信息(电话、电子信箱、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4、请通过电子信箱或信函投稿。编辑部在收到投稿后,即通过电子信箱通知作者稿件收到,3个月内告知作者审查和处理意见。未录用稿件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5、作者来稿文责自负,本刊不承担因作者著作权而引起纠纷的任何责任。
编辑部地址:郑州市建设东路37号 邮编:450052
电话:0371-67712879 6795162 67970324 传真:0371-67446573
QQ:359996183 E-mail:hnhgbjb@126.com
2017-04-02
张林森(1979-),男,博士,副教授,从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教育及科研工作,E-mail:hnzhanglinsen@163.com。
G642.0
B
1003-3467(2017)06-00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