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宁(西北大学,陕西 西安 710075)
采气厂数字化作业区组织构架的探索与实践
王永宁(西北大学,陕西 西安 710075)
随着长庆气田持续快速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采气厂在安全生产等方面面临的压力与挑战日益严峻。如何保障安全生产、优化人力资源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是采气厂生产管理急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气田生产运行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当前在信息化技术发展驱动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已成为气田生产运行管理的必然趋势。
采气;数字化;组织构架
1.1 管理模式
(1)传统采气作业区
传统采气作业区生产组织方式主要采用资料人工录取、报表手工填写、生产信息人工传递、人工切换流程等传统方式,组织架构采用“两室一班”(综合管理室、生产技术室、综合大班)—“集气站”的传统模式。
(2)采气厂数字化作业区模式
通过对采气厂各生产单元的各种数据的集成,依靠计算机和网络虚拟化呈现,对以单井、集气站、管线、道路等基本生产单元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搭建起覆盖“厂生产调度-作业区(监控中心)-集气站-单井”一体化的数字化管理网络,将传统的人工巡检、经验管理的被动方式转变为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操作、精确制动的主动方式。通过组织机构调整和业务流程再造,实行“应急维护站+无人值守站”生产组织模式。
1.2 传统作业区的数字化改造
(1)网络管理升级
建立了连接各生产区域的光缆链路,采取了一个核心多个汇聚层面的辐射型网络结构,优化和完善网络结构,分区域、分层次划分不同子网,实现了办公网络的梯级管理,对通讯网络管理模式进行升级。通过对单井、集气站等生产单元数字化改造,实现了井站的自动控制和各项生产数据的动态智能采集,并可自动生成相关报表。
(2)安全告警系统升级
对井、站及管线安防措施建立起以三级告警、两级联锁、趋势追踪告警为主要手段的安防管理新模式;集气站大门增设门禁系统,开发远程喊话功能;将视频监控系统升级为以井-站-厂为基础的全区域监控模式,监控范围覆盖全部生产区域与倒班点,实现监控、告警、抓拍为一体的立体监控体系。
1.3 组织机构与编制定员优化
对传统作业区组织机构4个优化为3个。原综合大班更名为维护班,把集气站承担的生产现场维护、维修职能整合到维护班,由维护班全面负责作业区生产和数字化维护、维修、整改和预防性维修等业务。建立以监控岗和当班技术员组成的作业区生产指挥“中枢神经”,主要负责作业区运行监控和资料录取,生产指令的上传、下达。
1.4 生产运行方式优化
传统作业区生产运行流程是由集气站发现问题,上报到值班技术员、技术组组长、副经理、经理,由经理下达指令后再一级一级下达到集气站员工或综合大班维修解决问题。数字化作业区生产运行流程是生产技术室运行监控岗全面监控集气站的生产,发现问题后,直接由运行监控岗和当班技术员上报值班经理,值班经理下达指令,由运行监控岗和当班技术员直接指挥应急站驻站维护工或维护班派员完成生产指令。
2.1 安防等级提升,安全风险大幅降低
采取“生产数据实时监控、安全远程控制、安防智能告警+人工远程语音”方式,在气田推广无人值守站的数字化改造,提升了生产安防等级。井、管线由原有的人工巡检排查故障转变为远程自动预警并自动实施相应控制手段,实现了井、管线的“第一时间发现安全隐患、第一时间处置隐患、第一时间解决隐患、第一时间实现安全风险可控”。
2.2 提高运行效率,降低员工劳动强度
生产运行方式优化,实现了管理的扁平化,简化了中间环节,由传统作业区的5个层级减少为3个,能快速地将生产指令传递至生产最前线,提高生产效率。对作业区维修业务进行了明确,解决了多年来由于维修职能重叠导致的相互推诿扯皮(集气站与大班)、维修工作低效的问题。减少了应急维护站值守人数,有效解决了大龄员工与夜班工作的矛盾。
2.3 降低用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作业区数字化改造后,实行“应急维护站+无人值守站”生产组织模式,撤销集气站编制定员66人、撤销资料工2人,增加运行监控12人、维护班19人。岗位数从20个调整为17个,编制定员从95人调整为58人,节约用工成本约600多万元。
2.4 稳定员工一线队伍
数字化作业区管理模式的应用,带来倒班倒休方式的优化,使“工作-休息”两兼顾,既保障了生产任务的完成,又增加了员工休息时间,使员工能够合理安排休息时间,有更多的时间顾及家庭,提高了生活质量,确保员工一线队伍的稳定。
推行数字化是气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支撑。数字化作业区管理模式的实践,使现场工业自动化控制结合实际,服务生产;信息应用高度集成,规范了业务流程;在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上实现了人工巡查到视频监控的远程自动预警并自动实施相应控制手段的完全转变,一个和谐、宽松的企业文化氛围日渐形成。
[1]朱庆杰,毕巍,郭文敏.数字化排水采气技术在气田的应用[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5,(12):83-84.
[2]郭娟,张建华,谷元东,马晓文,唐晓梅.采气作业区数字化生产模式下劳动组织优化[J].人力资源管理,2013,(06):186-187.
[3]姬伟华,贾婷婷,海显莲,周哲冬,莫燕菲.浅谈第二采气厂数字化生产系统建设[J].科技与企业,2013,(07):127-128.
[4]金涛,赵伟兰,黄玉安.数字化条件下采气厂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石油教育,2012,(05):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