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
【摘要】目的 分析眼科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的效果。方法 自2014年起,对我院眼科手术器械纳入到消毒供应中心进行集中管理,其中主要包括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完善清洗与消毒流程,对眼科手术器械进行维护与灭菌,随后观察管理前后眼科手术器械的清洗、损耗等情况。结果 研究表明,通过对眼科手术器械进行有效的管理,器械清洗的合格率明显比管理前显著,而器械的损耗明显比管理前低(P<0.05)。结论 对眼科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集中处理,可有效提高器械清洗的合格率,降低器械损耗,从而提高器械使用的安全性。
【关键词】眼科;手术器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R1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1..01
消毒供应中心主要负责医院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为患者提供间接性的医疗卫生服务,但是一旦管理不善,将会导致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降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高低可体现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因此必须要加强重视[1]。本研究主要探讨眼科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对器械清洗合格率的影响,通过研究分析获得了一些体会,现将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4年起,我院眼科手术器械开始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其中管理前处理器械数量为2680件,管理后处理器械数量为3207件。
1.2 方法
消毒供应中心所有的工作人员应根据常规方法进行内部质量管理,其中主要包括:①教育培训。消毒供应中心要定期将人员组织起来,对其进行岗位培训,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將其专业观念转变,使其能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将操作技能与专业知识提高,促使其能够更好适应专业发展需求[2]。②完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消毒供应中心需制定相关的消毒隔离规章制度,使各岗位人员职责得以明确,并将工作责任制严格的落实。对于不符合消毒标准的物品一经发现严厉处罚,并且规定外科室人员不得进入消毒供应中心内,对于入内人员需做好登记,使管理工作更加有序化。③改进清洗方法。以往的眼科手术器械是由手术室护士采用全自动消毒清洗机进行清洗,容易使显微器械等受到损坏[3]。因此,将手术器械集中送往消毒供应中心进行集中处理后,采用的是全自动与手工清洗相结合的清洗方式,利用超声振动液体产生空化效应,能够以较快速度剥离管腔、窄缝以及细孔中的污物,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手工清洗,可有效提高器械的清洗质量。④优化清洗消毒流程。A.消毒:可耐湿耐热的器械在清洗工作中需要利用热力消毒法进行操作,并根据标准严格要求消毒的时间、方法等操作;不耐湿热的器械利用针对性的化学方式实施消毒,主要采用酒精擦拭或浸泡消毒。B.器械的包装:在器械完成消毒工作后,应做好包装工作,在包装前应对其进行清洗效果及功能检查,选择合适的包装方式,确保化学指标卡放在包装内,同时要对灭菌日期、失效期、物品名称、操作者、锅次锅号等信息进行明确,并做好扫描登记工作。C.灭菌:器械在实施消毒后,要将其放置在20°~25°的环境中,根据物品的类型以及灭菌时间等合理进行摆放。选择适宜的灭菌方式,灭菌工作人员应对于灭菌关键参数如:时间、温度以及压力等进行详细的观察,并定期维护灭菌器。
1.3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所用软件版本为SPSS19.9,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表明,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有效的管理,眼科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明显比管理前显著,而器械的损耗明显比管理前低(P<0.05)。见表1。
3 讨 论
消毒供应中心主要是供应各种无菌物品的科室,负责对复用诊疗器械、用品进行清洗、消毒、包装以及灭菌等工作。如果不对医疗器械进行彻底性的清洗消毒,则很可能在使用后引发患者感染,对患者疾病的治疗与预后造成严重影响。在医院中,眼科手术器械主要以显微器械为主,制作精巧,因此在运送与使用、清洗、保存等各个环节中应做到紧密衔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眼科手术器械的安全使用。目前,对眼科器械多采用酶泡进行手工清洗+超声清洗,这样可有效避免清洗不彻底、损坏等情况出现。但是因工作人员对器械清洗与消毒的重视度不够,无法掌握器械清洗技术与细节,从而使得器械损耗严重。本研究表明,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有效的管理,眼科手术器械清洗的合格率明显比管理前显著,而器械的损耗明显比管理前低(P<0.05)。综上所述,对眼科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集中处理,可有效提高器械清洗的合格率,降低器械损耗,从而提高器械使用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郑培英,庄建荣,陈菊清. 消毒供应中心对眼科手术器械实行集中处理[J]. 医疗装备,2015,13(2):46-48.
[2] 周 丽. 眼科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理的实践管理[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68(3):212-213.
[3] 耿 慧.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的效果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17(5):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