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微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针对性护理对难治性情感障碍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情感障碍患者166例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针对性组(针对性护理)与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各83例。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与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针对性组患者的疗效高于常规护理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难治性情感障碍患者实行针对性护理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难治性情感障碍;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2..01
难治性情感障碍又称为难治性心境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躁狂或者抑郁等症状,还会伴有悲伤以及沮丧、心境低沉、思维迟缓、妄想等现象,随着病情的发展,较为严重的情感障碍患者就属于情感性精神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难治性情感障碍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其实行针对性护理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1]。本次研究主要选取在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情感障碍患者166例,现将有关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情感障碍患者166例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针对性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各83例,其中针对性组男44例,女39例;年龄范围36~67岁,平均年龄(51.5±15.5)岁;病程范围4.9~23.8月,平均病程(14.3±9.5)月。常规护理组男42例,女41例;年龄范围37~68岁,平均年龄(52.5±15.5)岁;病程范围5.2~24.1月,平均病程(14.6±9.5)d。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以及年龄、病程范围等,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针对性组实行针对性护理,常规护理组实行常规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评估病情
患者接受治疗之前要充分的了解患者的病情进展以及发病原因,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护理方案。
1.2.2 心理护理
难治性情感障碍患者一般会出现较多的心理障碍,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所以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与患者交流,帮助患者疏通心里障碍,让患者意识到治疗的重要性进而建立治疗的信心。对患者的心理进行评估,然后进行有针对性心理疏导以及相关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事物,消除患者的孤独感[2]。
1.2.3 康复环境护理
为患者营造舒心的環境,与患者交流要温和,让患者在温馨的环境中接受更好的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自制评分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较为明显;有效:患者的症状得以轻微的改善;无效:患者的症状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实验中的数据均使用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
针对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8%,高于常规护理组90.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针对性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为(45.5±6.8)分,抑郁评分为(48.1±7.0)分;常规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为(59.3±7.7)分,抑郁评分为(58.4±8.3)分,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人们生活方式不断改变的同时,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多数患者在患病之后往往会在情感方面产生障碍,进而出现妄想以及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状,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3]。对难治性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主要以改善患者的缺陷以及认知能力为主,通过积极地治疗促使患者恢复正常。在治疗的过程中实行针对性护理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针对性护理主要是在治疗的过程中针对患者出现的症状以及现象给予及时的护理干预,进而让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对象中,针对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难治性情感障碍患者实行针对性护理可取的较好的疗效,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 萌,赵建萍.58例难治性情感障碍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14,(4):309-310.
[2] 詹晓明,薛金花,许玉琳,等.针对性护理措施对难治性情感障碍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9):121-122.
[3] 王艳艳,刘芹芹.针对性护理措施对难治性情感障碍患者疗效的影响研究[J].心理医生,2016,22(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