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冬
【摘要】目的 分析在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护理中,中西医结合健康指导的具体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9月收治的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94例作为对象,随机均分为单一组与结合组,单一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结合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联合接受中西医结合形式的健康教育指导,对两组实验对象接受不同护理方式干预之后的生活情况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结合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方式及相关情况明显好于单一组,两组数据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中,中西医结合形式的健康指导效果极佳,值得全面推广。
【关键词】心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健康指导;生活方式;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3..02
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导致很多患者死亡的重要诱因,目前,我国每年约有300万左右的人次因患有心脑血管病而死亡[1]。伴随人们不健康生活习惯的逐渐养成及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存在危险因素等,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数量仍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中,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程一般会相对较长,流行范围也很广,患者很容易出现肢体残疾甚至死亡,若是该病无法得到有效遏制,会导致严重的公共社会卫生问题。我院在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中西医结合形式的健康指导,现将研究成果作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心脑血管病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临床检查后均与相关诊断标准内容相吻合,排出标准:精神功能异常者、意识不受控者、风湿及类风湿对象、机体创伤对象、患有癌症对象。随机均分为单一组与结合组,各47例。单一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41~70岁,高血压20例,冠心病15例,脑梗塞12例;结合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40~73岁,高血压22例,冠心病16例,脑梗塞9例,双方一般资料数据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单一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监测、指导患者正确用药等,结合组则需要在此基础上联合接受中西医结合模式的健康指导护理,方法如下。
1.2.1 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安排患者参加院内开办的健康知识讲座。在健康宣教中,护理人员需要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因素、患者所患疾病的症状、治疗方法、护理方法等详细告知患者,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以免因错误认知导致不良影响。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发放我院自行编制的心脑血管健康教育手册,让患者自行阅读[2]。
1.2.2 心理护理
很多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对于疾病存在严重的恐惧心理等,这会造成患者出现焦虑、紧张等严重的负性心理,对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均存在不良影响。护理人员需要多加强双方的沟通,将患者所患疾病的转归情况与发病的规律等告知患者,并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给予患者安慰,并用治疗情况较好的病例鼓励患者,帮助患者重建信心[3]。
1.2.3 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等对其饮食结构进行调整,帮助患者改正错误的饮食方法。若是患者为肝阳上亢证型,护理人员可以让患者多食用一些芹菜、冬瓜、绿豆、莲子等寒凉清甘的食物,不得让患者食用过于辛辣或烧烤类食物。若患者为痰热证型,护理人员可以让患者食用丝瓜、绿豆等食物,尽量不让患者食用动物内脏及蛋黄等。此外,针对阴虚火旺型患者,可以让其使用莲子、薏仁、百合、枸杞、银耳等食物,不能让患者食用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如辛辣、寒凉食物或煎炸食物等[4]。
1.2.4 穴位按摩
护理人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对患者的太冲穴、肝俞穴、百会穴进行按摩,每日早晚分别为患者按摩1次,每次的按摩时间为5 min。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呼吸引导,帮助患者开窍醒脑。此外,医生可以对患者实施针灸,选择患者的内关穴、三阴交穴、人中穴进行施针,1次/d,帮助患者安神抒情。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护理干预之后的生活情况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改变的例数、原发疾病病变的例数及并发症发生例数,并进行简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3 讨 论
伴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及不良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养成,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数量在我国呈现出了明顯的增长趋势,对于患者的个人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存在严重的威胁[5]。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临床诊治而言,药物治疗十分重要,但是,患者是否接受科学的临床护理,对于其后续康复等也有密切联系。
与常规的临床护理工作相比,中西医结合形式的健康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掌握系统的保健知识、疾病预防知识等,会不断提高患者个人的身体素质。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的不同中医证型来对其实施针对性健康指导,告知不同证型的患者应当食用何种食物。此外,护理人员还会对患者的个人心理进行疏导,加强护患双方的交流,拉近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便于护理人员及时把握和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具体的护理需求。此外,护理人员还会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患者的穴位对其进行按摩,通过对中医穴位进行适当刺激来缓解患者的相关症状等。中西医结合类型的健康指导可以使护理人员的工作更为细致,帮助其落实各项护理方法,进而确保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避免出现漏洞等。
在此次实验中,两组对象分别接受不同模式的护理干预。在对比双方对象接受护理后的生活情况后可以看出,结合组对象的生活方式改变率达到了95.7%,原发疾病出现病变的几率仅为6.4%,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也仅为4.3%,从上述这些数据中均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类型的健康指导在其应用中存在自身明显优势。
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而言,中西医结合模式的健康指导可以帮助患者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这对于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及降低患者的病变几率存在明显意义,该护理模式值得全面应用。
参考文献
[1] 梁东辉,刘永源.心脑血管病“心身同治”疗法的临床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03):378-380.
[2] 郑丽维,邓丽金,张文霞,郑智慧,郑蔚颖,陈 丰,吴妙琳.老年高血压社区中医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1,8(01):31-33.
[3] 刘圣鑫.中西医结合健康指导心脑血管病患者生活方式的护理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15):150-151.
[4] 苏 丹.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干预高血压康复的成效[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5):96-97.
[5] 刘晓娜.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控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02):319-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