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NT—proBNP及醛固酮水平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2017-03-03 22:02王宁马占锋张军肖娜费玲张倩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24期

王宁 马占锋 张军 肖娜 费玲 张倩

【摘要】目的 探讨血NT-proBNP及醛固酮水平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是否有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入选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12例。根据患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分为NT-pro-BNP阴性组60例和NT-pro-BNP阳性组52例;低醛固酮组65例和高醛固酮组47例,随访时间为1~6个月,监测患者1~6个月内有无胸腔积液发生、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心律失常发生率等。

结果 联合口服呋塞米及螺内酯组与对照组相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有显著差异。结论 血NT-proBNP及醛固酮水平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起到很好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4.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病死率较高。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会因缺血、缺氧而出现功能丧失,因此急性心肌梗死后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等心源性事件,对患者预后产生严重影响[1]。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心脏不良事件与其他下壁心肌梗死等其他部位心肌梗死相比更发生率更高[1],鉴于此本研究,血NT-proBNP及醛固酮水平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我院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平稳出院患者112例,其中男71例,女41例,其中所有患者符合入选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既往有肾脏疾病;(2)既往有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病史,或曾行冠脉成形术或外科搭桥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单,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鉴定。两组患者的一般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根据24 h内血NT-proBNP水平分为NT-pro-BNP阳性组(NT-pro-BNP>400 pg/mL,n=52),NT-pro-BNP阴性组(NT-pro-BNP<400 pg/mL,n=60);根据24 h内醛固酮水平(正常值上限为<800 pmol/L)分为低醛固酮组(<150 pmol/L,n=65)和高醛固酮组(>150 pmol/L,n=47),患者均接受常规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药物治疗,随访患者1和6月时行心脏彩超检测的观察有,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內径(LVEDD)等指标,及随访患者1~6个月发生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率。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NT-pro-BNP

阴性组与NT-pro-BNP阳性组相比以及低醛固酮组与高醛固酮组相比,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NT-pro-BNP

阴性组与NT-pro-BNP阳性组相比以及低醛固酮组与高醛固酮组相比,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近期研究发现,与醛固酮结合发挥作用的盐皮质激素受体(MR)不仅存在于远端肾小管上皮与也广泛存在于各个器官,其中心肌细胞、心脏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均有MR的表达[2-3]。有研究表明醛固酮可以通过诱导心脏胶原的合成和间质纤维化,增加心肌僵硬度,参与早期梗死后左心室重构,继而损害心脏泵功能[4]。而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使醛同酮合成和释放增加,醛固酮在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5]。另外醛固酮的增加可使心排血量增加,但同时可引起水钠潴留、电解质紊乱而导致严重心律失常。醛固酮可作用于离子通道,通过抑制钠-钾泵的功能,上调钙通道,促进钠-氢交换及钠离子、钙离子内流增加,从而使心肌动作电位时间延长,延缓复极,延长QT间期,起到致心律失常的作用[6]。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醛固酮拮抗剂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改善有很大的价值。

NT-proBNP和BNP是心衰诊断、预后和治疗的标志性指标。BNP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它的表达受基因水平的调控,很少受其他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心肌细胞中无BNP的储存,当心室扩张、压力负荷增大时,反应性地从心室合成和分泌入血。BNP半衰期20 min,NT-proBNP半衰期1~2 h,它比BNP更能反映BNP通路的激活,反应心功能的状况。近年来研究表明NT-proBNP的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评价其心功能和远期预后有重要价值。

本研究显示血NT-proBNP及醛固酮水平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左心功能及心律失常等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很好的预测作用,与近年来的研究结果一致。综上所述血NT-proBNP及醛固酮水平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有很好的预测作用,在临床中检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NT-proBNP及醛固酮水平可以指导临床用药,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Willian JS.Evolving research in nongenomic action of aldosterone[J].Curr Opin Endocrinol Diabetes Obes,2013,20(3):198-203.

[2] 任心爽,姜一农.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与心血管损害[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4,22(11):1028-1030.

[3] 张金国,程云涛,刘洪岩,等.醛固酮及其受体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5):728-731.

[4] Dartsch T,Fischer R,Gapelyuk A,et al.aldosterone induces electrical remodeling independent of hypertension[J].Int J Cardiol,2013,164(2):170-178.

[5] Fayssoil A.Aldosterone antagonists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JAMA,2010,303(9):833.

[6] 黄红宇,魏云玉,沈洪远.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脑利钠肽和醛固酮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意义[J].江苏医药,2013,39(8):953-954.

本文编辑:吴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