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证式”管理背景下的化工建设项目环评探索

2017-03-03 12:18:52王建国鞠昌华南京国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004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004
化工管理 2017年13期
关键词:排放口许可证限值

王建国鞠昌华(.南京国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004;.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 南京 004)

“一证式”管理背景下的化工建设项目环评探索

王建国1鞠昌华2(1.南京国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42;2.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42)

排污许可制将是我国固定点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必然要求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与之衔接好。作为污染物种类繁多、产生量大、环境风险高的化工项目,排污许可管理较为复杂,更要求项目环评能够有效支撑其管理。为了更好的与排污许可制管理相衔接,化工项目环评报告应对应做好工程分析,更清晰的给出污染防治措施、排污基本信息、排污规定及环境管理安排信息。

排污许可制;化工;环境影响评价

0 引言

排污许可是以许可证为载体,对排污单位的排污权进行约束的环境管理制度。它是企业环境守法的依据、政府环境执法的工具、社会监督护法的平台,为世界各国所重视[1]。在最严生态环境管理的要求下,环境保护部将排污许可制作为固定点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以此整合衔接现行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实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2]。2016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6〕81号文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排污许可制的基础性地位,提出分步实现排污许可全覆盖,2017年完成《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行业及产能过剩行业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2020年全国基本完成排污许可证核发的要求。

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着眼于强化全过程环境监管,这就要求衔接好事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和事中事后的过程监管。《方案》指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门槛,排污许可制是企事业单位生产运营期排污的法律依据,必须做好充分衔接,实现从污染预防到污染治理和排放控制的全过程监管”。然而,现实中环评的阶段性导致多数企业仅仅将其作为建设项目的“准生证”[3],环评单位也仅以完成评价报告并通过审批为目的,一些环境主管部门亦多在完成环评批复后将之束之高阁。因此,有必要明确环评作为完善污染治理措施的依据,发挥其在对污染源的事中事后监管的作用。

1 化工建设项目及其环评的特点

化工项目本身具有污染物种类繁多、产生量大,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强、化学性质复杂的各类原料、产品多,一些污染物处理较为复杂等特点。同时,生产过程易发生突发性事故,事故多具有危险因素多,事故扩散快,难控制,事故后果性质恶劣,救援救助困难等特点[4]。由于化工项目具有上述特点,所以化工项目的建设就具有突出的社会敏感性,常常引发周边居民的焦虑,甚至引发环境事件。这就要求化工项目环境管理更加严格、规范,通过精准管理降低污染物排放,控制环境风险。

1.2 化工建设项目环评的特点

由于化工项目的上述特点,化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就具有工程分析复杂、预测评价技术性强、难度大等特点,特别要求工程分析清晰,周边环境敏感目标调查细致,环境影响预测准确,污染防治措施可靠。由于风险和敏感性问题,还尤其重视环境风险分析及无组织废气的排放与控制等[5]。

2 排污许可制管理的要求

2.1 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衔接要求

《方案》要求做好排污许可制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衔接。要求新建项目必须在发生实际排污行为之前申领排污许可证,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中与污染物排放相关的主要内容应当纳入排污许可证,并要求将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作为环境影响后评价的重要依据。

2016年12月,环保部以环水体[2016]186号印发《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要求核发机关根据污染物排放标准、总量控制指标、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要求等,依法合理确定排放污染物种类、浓度及排放量,提出对新改扩建项目的排污单位,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上述内容进行许可时应当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的相关要求作为重要依据。

2.2 排污许可证许可内容要求

《方案》中界定了排污许可的主要内容。要求排污许可证中明确许可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浓度、排放量、排放去向等事项,载明污染治理设施、环境管理要求等相关内容。根据污染物排放标准、总量控制指标、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要求等,依法合理确定许可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浓度及排放量。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4〕56号)要求,经地方政府依法处理、整顿规范并符合要求的项目,纳入排污许可管理范围。同时强调,地方政府制定的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中对企事业单位有更加严格的排放控制要求的,应当在排污许可证中予以明确。

当导体置于磁场中且通电时,电子有序定向运动,为了方便分析洛伦兹力与安培力的大小关系,现考虑以下模型:以金属通电导体中的电子为例,假设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通电金属直导体在磁场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运动,其中单位体积有n个自由电子。

《规定》明确了排污许可证的内容,包括排污单位基本情况、大气污染物排放、水污染物排放、环境管理要求、许可证变更、延续记录及其他许可内容六部分。《规定》要求排污单位基本情况应明确排污单位基本信息、主要产品及产能、主要原辅材料及燃料、产排污环节、污染物及污染治理设施和排污权使用和交易信息;大气污染物排放应明确排放口、有组织排放许可限值、特殊情况下许可限值、无组织排放许可条件和排污单位大气排放总许可量;水污染物排放应明确排放口、排放许可限值和特殊情况下许可限值;环境管理要求应明确自行监测、环境管理台账记录、执行报告、信息公开以及其他控制与管理要求。其中,排污单位基本信息应明确是否有环评批复文件,明确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号。

3 化工建设项目环评与排污许可制管理的衔接

3.1 工程分析

为了更好的与排污许可制管理的衔接,环评报告中应突出主要产品及产能、主要原辅材料及燃料、主要工艺以及产排污环节、污染物及污染治理设施。明确主要原辅材料及燃料的种类、名称及年最大使用量,明确其中燃料的硫元素占比以及原辅材料有毒有害成分与占比等。明确主要生产单元的工艺、生产单元中主要生产设施(设备),初步明确设施(设备)的规格参数,明确相应工艺中主要产品、产能和年生产时间。明确主要原燃料的流向、生产工艺流程等内容,进而明确产排污环节及相应污染物。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以规范的表格等形式使这些要素更清晰,从而便于在排污许可证管理中更好的填报和对照监管。

3.2 污染防治措施

环评报告中相关污染防治措施内容是排污许可制管理的重点内容,应在明确产污环节,产生污染物种类及其产生特征、强度与产生量的基础上,明确污染防治措施。明确主要废水、废气污染物的治理工艺,确保污染治理设施工艺技术可行,保障达到相应达标排放要求,初步确定相应治理设施及其参数要求。

3.3 排污基本信息

排污基本信息是排污许可管理的核心信息之一,也是环评报告中应清楚交代的信息。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物排放口和废水排放口及其去向、排放规律等。

大气污染物排放口。明确所有大气排放口的基本状况,包括排放口位置、排气筒高度、 排气筒出口内径等信息。对无组织排放的也应明确位置、高度等信息。

废水排放口包括直接排放口和间接排放口。对直接向自然水体排放的,应明确废水直接排放口位置、受纳海域、江河、湖、库等自然水体信息,如水体名称、功能目标等基本情况,包括进入污灌农田、回喷、回填、回灌、回用等去向。对向市政管网排放并经由城镇集中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的,应明确废水排放口位置、受纳污水处理厂信息等基本情况。

环评报告中还应明确排放规律,明确连续排放或间歇排放。无论连续排放还是间歇排放,都应明确其流量是否稳定,是否有周期性规律,是否属于冲击型排放,以便后期更好的与纳管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做好衔接和加以监管。

3.4 排污规定

排污规定是排污许可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污染物种类、排放浓度限值、排放速率限值、总量等,应给出年排放量限值计算过程,包括方法、公式、参数选取过程,以及计算结果的描述等内容。其中,大气污染物排放应明确颗粒物、SO2、NOx、VOCs等有组织排放许可限值、特殊情况下许可限值、无组织排放许可条件以及排放总许可量。水污染物排放应明确包括CODCr、NH3-N等废水污染物种类、排放执行标准、申请排放浓度限值等。

3.5 环境管理安排

环评报告中还应明确环境管理安排,以便与排污许可制管理相衔接。明确所在地生态环境功能区,是否属于重点区域。主要污染物总量分配计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及其他污染物总量指标。明确企业自行监测及记录信息要求,明确自动监测仪器安装点位及参数要求、联网要求,手工监测点、采样方法、个数与监测频次要求等。

4 结语

排污许可制作为固定点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必然要求衔接好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在内的各项环境管理制度。作为污染物种类繁多、产生量大、环境风险高的化工项目,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较为复杂,更要求项目环评能够有效支撑起其管理。为了更好的与排污许可制管理相衔接,化工项目环评应对应做好工程分析,更清晰的给出污染防治措施、排污基本信息、排污规定及环境管理安排信息。随着排污许可制的推进,环评制度和环评报告的编制都应更好的与之衔接,以便更好的支撑环境管理。对环评编制单位而言,做好相关衔接也有利于做好延伸环境咨询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1]宋国君,韩冬梅,王军霞.中国水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定位及改革建议[N].环境科学研究,2012,25(9) : 1071-1076.

[2]王昆婷.排污许可制度国际研讨会召开[N].中国环境报,2015-12-07(1).

[3]李元实,杜蕴慧,柴西龙,等.污染源全面管理的思考——以促进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为核心[J].环境保护,2015,43(12):49-52.

[4]刘晓玲.化工项目环境风险评价难点探讨及实例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8):109-110.

[5]胡志锋,孙静.浅析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及应注意的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893-4894,4897.

猜你喜欢
排放口许可证限值
水下航行器热射流多孔排放口结构仿真分析
遮流罩排放口对水下航行器热射流温度场影响的数值仿真
爆笑三国之打架许可证
趣味(数学)(2022年3期)2022-06-02 02:32:50
秦山核电厂运行许可证延续研究与应用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00
煤制油项目有组织排放口VOCs排放源强分析
化工管理(2021年19期)2021-08-02 01:25:38
关于废水排放特别限值的思考
电镀与环保(2018年4期)2018-08-20 03:08:10
辽宁省辽河流域石油炼制排放限值的制定
全国首批排污许可证落地
第一类污染物废水总排放口“超标”应如何处理
中美炼钢行业污染物排放限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