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 山玲莉
关于秸秆还田的发展现状与技术推广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 山玲莉
近年来,随着收割机械的推广使用,辽中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但秸秆的处理还是个难点问题,一部分农民图省事,将秸秆在田间一烧了之,造成农田烽烟四起,这样不仅导致了农作物秸秆的资源浪费,还易引发火灾,同时也给大气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好处:焚烧秸秆有3大好处:一是方便来年种植;二是增加肥效。焚烧秸秆以后的草木灰是很好的钾肥,钾肥对作物来讲是最好的不能缺的肥料;三是消灭作物中害虫和虫卵。焚烧秸秆以后这些害虫以及虫卵都被烧死了,可以预防来年的虫害。
坏处:一是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有数据表明,焚烧秸秆时,大气中SO2、NO2、可吸入颗粒物3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SO2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NO2、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相当于日均浓度的5级水平。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二是易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尤其是在居住区附近,一旦引发大火,后果将不堪设想;三是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由于大部分高速公路两旁有大量的农田,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四是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五是焚烧秸秆所形成的滚滚烟雾、片片焦土,对一个城市的环境是最大的破坏。
由此可见,用焚烧秸秆的方法处理秸秆的弊端是远远大于利的,所以禁止露天焚烧秸秆也是势在必行的选择。为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处理秸秆,辽中区农村经济局农机部门着重致力于秸秆还田的试验与研究,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区农作物节本增效的技术模式。
(1)秸秆还田一般作为基肥使用,即在谷物收获后,使用机械直接把农作物秸秆粉碎翻埋,使秸秆在土壤中腐烂分解为有机肥。
(2)为避免秸秆施用不均造成的农作物出苗和生长不齐现象,耕深要做到不重不漏覆盖严密,秸秆粉碎撒施要保证均匀。
(3)秸秆还田量不宜过大,每次每亩还田不超过300~500 kg,剩余部分可利用田边沟渠进行堆沤后再进行还田。
(4)秸秆还田的同时,要配合使用氮素化肥,可以加速秸秆的快速腐烂降解,一般每100 kg风干的秸秆掺入1 kg左右的纯氮化肥较合适。
秸秆还田的优点:
(1)秸秆还田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
(2)秸秆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质含量,从而减少了化肥使用量,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秸秆还田还可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减轻农业的劳动强度,节约时间,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
秸秆还田的缺点:
(1)由于秸秆还田量过大或不均匀易发生土壤微生物(即秸秆转化的微生物)与作物幼苗争夺养分的矛盾,甚至出现黄苗、死苗、减产等现象。
(2)秸秆翻压还田后,使土壤变得过松,孔隙大小比例不均、大孔隙过多,导致跑风,土壤与种子不能紧密接触,影响种子发芽生长,使苗扎根不牢,甚至出现吊根。
(3)易发生病虫害。秸秆中的虫卵、带菌体等一些病虫害,在秸秆直接粉碎过程中无法杀死,还田后留在土壤里,病虫害直接发生或者越冬来年发生。
(1)农作物收获后,最好立即进行秸秆粉碎耕翻入土,长度不超过10 cm,耕翻入土深度在20 cm以下,覆土要盖严、镇压保墒,既可加速秸秆分解,又不影响播种出苗。
(2)秸秆在腐熟的过程中,会消耗土壤中的氮素等速效养分。因此在秸秆还田的同时,每亩要配合施用50 kg碳酸氢铵、20 kg尿素等肥料,补充土壤中的碳氮比例,保证农作物生长养分。
(3)严格控制秸秆数量,过多会不利于秸秆的腐烂和矿化,甚至影响出苗或幼苗的生长,导致作物减产。过少会达不到应有的目的。一般以每亩400 kg为宜。
(4)翻压时间与水分管理。土壤水分状况是决定秸秆腐解速度的重要因素。边收割边耕埋,利用收获时含水较多,及时耕埋利于腐解。对土壤墒情差的,耕翻后应立即灌水,而墒情好的则应镇压保墒,促使土壤密实,以利于秸秆吸水分解。
(5)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杜绝秸秆焚烧污染环境和安全隐患。2016年辽中区秸秆还田项目,共实施2.3万亩(1hm2=15亩),每亩补助60元,为引导鼓励农民进行秸秆利用,建议政府应加大补助投入。
201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