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燕(金堂县环境监测站,四川 成都 610400)
浅析加强县级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的途径
雷燕(金堂县环境监测站,四川 成都 610400)
我国当前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问题没有进行足够的重视,导致环境问题成为阻碍我国当前发展的主要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城镇建设在工作中已经提出了解决方法和有效措施,即保证环境建设工作。但是,由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是最近提出的新问题,对于工作的发展也正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在县级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同时,由于大多数县级监测站经济收益不高,在日常环境监测工作中无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出现了各种监测能力不足的情况。本文根据我国县级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对策议进行改善。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监测信息化
环境监测是通过对人类和环境有影响的各种物质的含量、排放量的检测,跟踪环境质量的变化,确定环境质量水平,为环境管理、污染治理等工作提供基础和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是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同样这点也是环境监测站可以进行监测发展的基础。但是想要对监测质量进行提升,保证监测信息数据完整与准确就必须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体系,从而提升监测站整体工作人员的监测水平,保证监测的质量和成果,才能够使监测结果更加真实可靠,从而为污染防治、环境管理、政府决策等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虽然,在当前的监测工作发展过程中,许多县级监测站在测试方面都通过了计量认证,但是由于监测人员对监测质量体系没有更深入的了解,导致监测站自身工作人员监测质量意识不够,不能将监测工作进行的更加到位。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当前已经有许多县级监测站在运用平行样、加标回收、全程序空白、质控样、实验室对比以及能力验证等方式进行质量控制与管理,但是在进行现场取样、样品运输、保存、前处理等方面的质量管理等方面一直存在着局限性。
许多县级环境监测站中没有安装当前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有些站点对于监测数据的记录方式还是使用纸质的方式进行记录,由于没有安装精细化监测管理系统,导致在进行监测过程中,监测范围也会缩小,从而造成了监测工作不能高效的进行。
提升监测站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首先在内部思想上要对监测站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进行培训和再教育。对于环境监测工作来说,缺少了优秀的监测工作队伍,即使在当前监测环境中使用了相应管理办法和先进设备,也不能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再加上县级环境监测站在人员选择上要求也不是很高,导致工作人员学历偏低,文化水平相对薄弱、在环境监测工作中也没有过硬的技术,因此,对县级监测站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提升监测站监测管理人员工作意识就显得非常重要。同时,还要求级别相对较高的环境监测站对县级环境监测站进行指导培训工作,帮助县级环境监测站管理制度能够建立健全,让县级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管理技术水平和工作意识得到相应提升,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县级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工作[1]。
想要确保环境监测现场实际操作的规范性,就环境保护部门而言,可以根据当前的监测站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这样不仅是保证了环境监测站工作的规范性,也是环境监测体系在当前发展过程中能够正常运行的关键,同时也是对当前不符合现阶段环境监测工作进行纠正和改进,在整个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因此,想要提升环境监测现场操作的规范,就要建立第三方的管理与监督机构,加强体系内部的审核机制,确保质量管理监督工作能够有效实施[2]。
在进行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的时候,要选取在这一领域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口头表达能力强、有一定文化功底,能够起草调查文件和报告、同时还要具有较高政治思想觉悟的人员才能胜任这一工作。
当前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都向着信息化时代迈进,对于县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也要进行现代化的管理,来保证当前工作的有效进行。不管对县级的制度建设多完善,管理监督工作多健全,缺少了质量优秀、操作快捷方便、质量安全可靠的环境监测仪器,对于县级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工作还是不能进行大幅度的提升[3]。因此,要求地方政府和相关管理人员要对当前发展的局势进行分析,对县级环境监测站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对县级监测站硬件设施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完善,确保工作的安全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工作有效进行。
对县级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提升的方法有许多,可以在方方面面都能对这一工作进行提升,但是提升的效果没有上述的明确和显著,但是,如果县级环境监测站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正确了解自身劣势,对自身工作不断进行加强和完善,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身,才能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提高环境监测质量。同时,当地政府也要加强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适当的进行人员和财政上的资助和管理工作,对环境监测站进行内外双重管理,确保县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能够有效实行。
[1]杨瑞香.浅谈如何加强县区级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工作[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1):133-133.
[2]杨颖,汪张懿,胡超能.浅谈区(县)级环境监测站监测规范及效率管理[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9):123-123.
[3]姚士芹,刘清明.浅谈县(区)级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管理不足及对策[J].污染防治技术,2015,(4):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