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0125;2. 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银川 750002;3. 同心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同心 751300)
宁夏同心县一起羊炭疽疫情的暴发调查
张淼洁1,李靖宁2,左兴文3,张和平2,杨 林1,王晓亮2
(1.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0125;2. 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银川 750002;3. 同心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同心 751300)
2016年5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某养殖户饲养的羊只发生炭疽疫情。通过现场调查、入户访谈、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对该起羊炭疽疫情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此次疫情共有4只羊发病死亡,均来源于同一养殖户。调查认为,该疫情可能由附近其他养殖户在山坡私埋病死羊引起,发病羊只采食被炭疽杆菌污染的牧草或直接接触私埋病死羊而感染,未追溯到私埋羊只的来源。单因素分析显示,在私埋点附近放牧羊只的发病风险是未在该区域放牧羊只的1.14倍(P=0.01),统计学意义显著。
炭疽;流行病学;暴发调查;风险因素
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急性、烈性人兽共患传染病,易感动物主要为羊、牛、驴等食草动物,以及杂食动物和肉食动物,人也易感,传染源主要为死亡动物尸体以及被污染的土壤、草地、水、饲料等,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伤口等多途径感染[1]。羊多表现为急性猝死,人感染主要表现为皮肤炭疽,偶发肠道炭疽和肺炭疽[2]。2016年5月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同心县某养殖户饲养羊只不明原因死亡的报告,称死亡羊只天然孔出血、尸僵不全,怀疑为炭疽感染。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组织专家赶赴现场,采集样品并指导疫情处置。5月6日,经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炭疽芽孢杆菌感染。当地兽医部门迅速组织开展疫情排查,采取对周边动物实施紧急免疫、移动控制、处置销毁感染动物及其他物品等措施,后未再发现新的临床病例。5月18日,专家组再次赶赴现场,对疫情进行溯源调查。
描述疫情发生及分布,追溯疫情的可能来源。
2.1病例定义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1~3天,有的可达14天,《炭疽防治技术规范》规定为20天。为扩大病例搜索范围,本次调查病例定义为:4月15日至5月17日,疫点周围3 km范围内突发不明原因死亡的羊、牛、驴、马等易感动物。
2.2现场调查与病例搜索
调查组分别于5月5日、5月18日赴现场调查并开展入户访谈,了解发病过程,采集养殖户地理信息、易感动物存栏情况,查看同群动物健康状况;与当地村级防疫员及兽医技术人员进行交流,了解当地炭疽流行历史及疫病防控相关信息;组织人员对周边40户养殖户进行排查,搜索病例。
2.3实验室诊断
采集死亡羊只血液,染色镜检。
2.4统计分析
使用Of fi ce Excel 2013进行数据汇总,使用Google Earth软件绘制地图,使用EpiInfo7.0 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
3.1临床诊断及疫情处置
2016年5月5日凌晨5点左右,养殖户1分别在本户2个羊圈(圈1、圈2)中发现3只羊不明原因死亡,天然孔(鼻腔、口腔、肛门、生殖道)出血,血液不凝固,尸僵不全,腹部鼓胀,怀疑其采食了有毒野草,推测死亡时间为凌晨3点左右。随后,养殖户1将本户羊群与养殖户2的羊群混群放牧,对本户羊圈及尸体进行清理,并剖开死亡羊只尸体进行检查。上午9点,养殖户1将放牧羊只赶回圈舍,随后发现1只成年母羊倒地死亡并将情况报告村级防疫员(图1)。上午11点,村级防疫员到场查验,发现死亡羊天然孔出血,尸僵不全,初步怀疑为炭疽并立即将该情况逐级上报。下午2点,同心县农科局、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核查处置,对凌晨死亡的3只羊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羊圈、器具等进行消毒,隔离易感动物。晚8点,宁夏自治区动物疾控中心专家对9点死亡的羊只进行采样,经染色镜检,确诊为炭疽芽孢杆菌感染。5月6日,按照专家指导,根据《炭疽防治技术规范》对死亡羊只及其接触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隔离病例同群动物,并在疫点周围3 km范围的养殖户内搜索病例,开展入户宣传,免疫易感动物。据养殖户回忆,附近山坡有私埋的死亡羊只,兽医人员找到该处私埋点并对私埋羊只及周边土地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图1 发病死亡羊只临床表现
3.2空间分布
疫点所在地为宁夏东南部山区,地理位置偏僻,气候干旱,植被稀少,与甘肃省接壤,周边3 km范围内无湖泊、河流分布。疫点所在县为炭疽自然疫源地,周边乡镇曾有关于炭疽的报道,为山区凹陷地带,距离周边的两条道路分别为1 km和300 m(图2),距离发现的私埋点1 km,周围为坡地。疫点周围有40户养殖户,存栏1 810只羊、15头牛、20头猪。
图2 疫点及周围地理环境
3.3时间分布
此次疫情共涉及4个病例,均来自养殖户1,死亡时间分别为5日的凌晨和上午9点。疫情排查未搜索到其他病例,5月5日后未接到其他新发病例报告,流行曲线见图3。
图3 流行曲线
3.4群间分布
疫点内有3户养殖户,位于山的凹陷处,共计存栏羊98只、驴3只、猪1只,拴养犬3只。户1和户2位于沟壑西侧,相距约100 m,户3位于沟壑东侧,距离户2约50 m。疫点内共有8个圈舍,其中羊圈5个、驴圈3个,圈舍分布及存栏情况见表1、图4。羊群包括母羊及羔羊,平常被单独饲养和放牧,但放牧的范围会有交叉,偶尔被混群放牧。销售方式为经纪人入村收购羔羊,有时直接在养殖户院内进行屠宰。驴为圈养,主要用于耕地,不随羊群放牧;猪圈养,犬栓养。本次死亡的4个病例分别来自圈1和圈2,均属于养殖户1,袭击率分别为9%和14%,发病羊只均为母羊,羔羊及其他动物中无病例。
表1 疫点周边圈舍分布及存栏数量
3.5疫情溯源
图4 疫点内圈舍分布
3.5.1定性评估。因炭疽的潜伏期较短,且病程多为急性,故将追溯的窗口期定为4月15日至5月5日。由于病例均来自于养殖户1,对该段时间内发生的事件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相关风险因素进行评估,结果见表2。
表2 疫情可能来源及定性风险评估
3.5.2单因素分析。收集羊只饲养情况等相关风险因素信息,使用卡方检验对私埋点附近放牧、使用公用水窖、翻土垫圈三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私埋点附近放牧羊只的发病风险是未在该区域放牧羊只发病风险的1.14倍,RR值的95%置信区间为1.003~1.30,P值为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表3)。
表3 风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人兽共患病的及时上报、初步诊断和正确处置具有极其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能够有效阻止向人间传播。在本次羊炭疽疫情的处置中,从农户报告到自治区专家现场采样、实验室检测,开展疫情排查理和无害化处理,不超过24小时,为提高动物疫情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提供了很好的案例。农户上报家畜死亡,村级动物防疫员根据临床症状初步判断为疑似炭疽,工作人员及时逐级上报,自治区技术人员赶往现场指导处置,这四个环节的规范处置,及时阻止了畜间疫情在蔓延,也阻止了疫情由畜间向人间扩散。
许汝福等[3]对84起人间炭疽暴发案例进行系统评价,发现疫情多发生在农村和牧区,屠宰病死家畜或接触病死畜肉是感染的主要原因。我国西北地区为炭疽老疫区,李明星等[4]报道了2016年同心县某镇因分食病牛而导致6人发生皮肤炭疽的案例。此次疫点附近乡镇也曾报告过炭疽病例。本次调查在私埋点发现的死亡羊只可能是炭疽感染病例,之后因野犬或野狐将尸体从土中刨出并分食,导致体内的炭疽杆菌被空气氧化而形成具有感染性的芽孢,羊只放牧时接触污染物而发病。但是,由于私埋的羊只死亡时间较久,未对病料及周边环境进行采样,所以不能确定是否为炭疽发病动物。此外,由于未能找到死亡羊只来源,对于是否有其他发病动物或私埋点也不能确定。
同心县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7%,是全国建制县中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羊肉是主要食用的肉类,喜食20 kg以下的羔羊,并且常在养殖户就地屠宰。当地文化习俗不食用病死动物、动物血液及血液制品,但对于濒死期动物紧急宰杀、放血后可以食用。宰杀食用濒死动物并放血处理,极易造成人兽共患病的感染和传播。疫点及周边农户的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对于炭疽的了解有限,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意识淡薄,私埋病死动物的现象较为普遍,易导致炭疽杆菌污染环境,形成持久的自然疫源地。由于炭疽芽孢杆菌在可环境中可存活达数十年之久,存在因挖土、山洪、雨水而导致疫情暴发的可能。
村级防疫员的及时报告,疫病控制机构的迅速诊断,当地疫情排查、无害化处理、易感动物免疫、动物移动控制等措施的有效实施,阻止了疫情在畜间的蔓延。此次疫情的来源可能为私埋的病死羊只,建议加强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宣传教育,落实好无害化处理、疫区禁牧等控制措施。该地区为炭疽老疫区,建议每年对所有易感动物进行免疫,加大炭疽防治知识普及,增强农户防范意识,做好畜群和人群的防护。
[1]农业部兽医局. 炭疽防治技术规范[A]. 北京:农业部,2007.
[2]OIE. OIE Animal Disease Information for ANTHRAX[DB/ OL].(2016-10-11)[2016-11-12]. http://www.oie.int.
[3]许汝福,沈渝菊,林辉,等. 84个炭疽暴发案例流行病学调查文献系统评价[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17):1854-1857.
[4]李明星,江晓宁,马正录. 宁夏同心县一起皮肤炭疽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J]. 职业与健康,2007(18):1617.
(责任编辑:朱迪国)
An Outbreak Investigation on Sheep Anthrax in Tongxin County of Ningxia
Zhang Miaojie1,Li Jingyu2,Zuo Xingwen3,Zhang Heping2,Yang Lin1,Wang XiaoLiang2
(1. China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Beijing 100125;2. Ningxia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Yinchuan,Ningxia 750002;3. Tongxin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Tongxin,Ningxia 750002)
An outbreak of Anthrax occurred in a sheep breeding household in Tongxin county of Ningxia. Subsequently,an investigation towards this epidemic was carried out by the methods of field survey,household interviews and laboratory detec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altogether 4 sheep died,and the dead were derived from the same household in this outbreak. The investigation indicated this epidemic was possibly caused by private burial of died sheep in the hillside by other breeding households. Speci fi cally,the disease broke out by ingestion of grass contaminated with Bacillus anthracis or direct contact with diseased and died sheep. However,the source of these private buried sheep couldn't be traced back. In terms of single factor analysis,the risk of grazing sheep near the private burial place was 1.14 times higher than that far from the place(P=0.01),showing statistically signi fi cant difference.
Anthrax;epidemiology;outbreak investigation;risk factors
S851.3+3
:A
:1005-944X(2017)02-0005-04
10.3969/j.issn.1005-944X.2017.02.002
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2FY111000)
杨 林、王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