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书军
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平顶山市柔力球运动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柔力球运动在平顶山市处于发展阶段,锻炼群体除平顶山学院外主要是退休中老年女性,锻炼方式主要以套路为主,柔力球运动在平顶山学院体育学院开设了专业课程,促进了柔力球运动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发展,发展前景较好。随着柔力球运动的发展以及相关产业的开发,必将促进柔力球运动在平顶山市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平顶山市 柔力球运动 柔力球爱好者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在物质富裕的时代人民开始注重身体健康,全民健身的提出是人们重视到健身的重要性。柔力球运动是应时而生的一项太极化的球类运动,此运动体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太极”文化,以柔克刚,以进为退,以巧击蛮,以小胜大的战略思想,保留了太极思想和太极运动中所有的精华,同时又加入了现代元素,并且使两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它不受场地、年龄、人数的限制,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挥练自如,使身体全面得到改善和发展,柔力球运动以动作完整连贯,柔和缓慢,自然流畅,连绵不断的特点体现出来,迎——引——抛是柔力球运动的三大要素。通过对平顶山市柔力球爱好者的调查,平顶山学院体育学院开设了柔力球专业课程,推进了柔力球在青少年中的发展群体,中老年人对柔力球套路的学习比较喜爱。通过对柔力球运动在平顶山市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影响柔力球运动在平顶山市发展的因素,提出促进柔力球发展的可行性建议。[1]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以平顶山市经常开展柔力球运动的平顶山学院、湛河公园、郏县县城公园、宝丰新世纪广场等地方的柔力球爱好者为研究对象。[2]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查阅了与本研究有关网站、期刊、教材等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与总结。[3]
(2)问卷调查法
向平顶山学院、湛河公园、郏县县城公园、宝丰新世纪广场四个练习点分别发放100份调查问卷,共计400份。回收392份,回收率98%,其中有效问卷380份,问卷有效率95%。[4]
(3)数理统计法
通过Excel软件对收集到的所有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处理和系统分析,为调查研究提供依据。[5]
(4)訪谈法
通过对平顶山市参加柔力球运动年数较多的锻炼者及部分教练进行访谈,了解平顶山市柔力球开展的现状及建议。[6]
二、结果与分析
1.柔力球爱好者群体特征调查分析
表1 柔力球运动锻炼群体的年龄结构
年龄/岁 <30 30—45 46—60 >60
人数/人 36 16 236 92
百分比 10.5 4.2 62.1 24.2
从表1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所占百分比为10.5%,30—45岁占4.2%左右,中老年人(45岁以上)参加柔力球运动的人占86.3%。调查结果显示柔力球运动爱好者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老年人相对来说时间比较充裕,柔力球易于学习和练习,它的广泛性和适应性也深受中老年人的支持与欢迎。值得说明的是30岁以下占10.5%,这36人主要来自平顶山学院的学生,这主要是因为2011在全校范围开设了选修课,并成立了平顶山学院柔力球业余训练队, 2014年在体育学院开设了柔力球专业选修课程。以上原因推动了柔力球在高校的发展,练习柔力球的人群逐年增多。[7]
2.柔力球在平顶山市的商业发展情况
通过调查,柔力球运动在平顶山市存在一定的商业市场。柔力球爱好群的发展状况,自柔力球运动进入到平顶山市到现在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平顶山市柔力球爱好者群体越来越多,越来越壮大。柔力球运动从2011年引入到平顶山学院,短短不到6年时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默默无闻到小有成就。在2011年、2012年、2013年开放全校任意选修课;在2013年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中将柔力球纳入任选课程中,丰富了任选课内容;并在2014、2015年分别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体育教育两个专业开设了柔力球专项选修课程,得到了体育学院专业学生的一致好评。在2011年成立了专门的柔力球业余训练队,在2016年4月由平顶山学院体育学院承办的2016年全国柔力球大篷车公益惠民推广万里行活动,表现出柔力球在平顶山的良好发展势头;柔力球爱好者多数是退休职工,都有一定的经济条件。[8]
随着柔力球运动在平顶山市的快速发展,柔力球的市场也会随之扩大。市场开发的需求和商业价值的进一步凸显定会促进柔力球运动的蓬勃发展。[9]
结语
平顶山柔力球爱好者以中老年女性最多,主要以套路锻炼为主;柔力球爱好者自发组织锻炼,主要通过协会和网络学习,进行锻炼的场地大部分集中在公园和社区;教练员和场地的缺乏是影响了柔力球爱好者锻炼的主要原因;爱好者因实力不够、无人组织,影响了柔力球爱好者参加比赛;柔力球爱好者对柔力球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柔力球运动对于柔力球爱好者学习是有一定难度;平顶山市柔力球市场还处于待开发状态,商业价值还没有充分挖掘,柔力球在平顶山市的商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参考文献
[1] 李恩荆.太极柔力球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6).
[2] 罗耀华.内江市太极柔力球发展现状及对策[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10—25
[3] 王福平.山西省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
[4] 李兵、赵峰.湖南省太极柔力球运动发展现状[J].科技信息.2009.
[5] 夏昌辉.襄阳市柔力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J].湖北文理学院.2012.5.13
[6] 蒋灿.太极柔力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09.
[7] 孙明和.太极柔力球在武汉市中老年人中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45—47
[8] 孙明和.武汉市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9] 郑勤、李恩荆.太极柔力球的发源、发展及现状[J].湖北体育科技,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