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

2017-03-02 13:11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6年34期
关键词:归期西窗现代诗

[古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今译]

会有一天,我跟你说起今夜的雨,

弥漫的水汽,浸润了远来的家书。

窗外的池塘,秋水涨满,

我在想,你是怎样写下了我的称呼。

故乡好远,阻隔着千山万水,

归期迷茫,日日在手指间飘忽。

离人的思念,就像那红烛的芯子,

刚刚剪去,又悄悄长出。

好在啊,好在还有记忆中西窗的烛光,

它摇曳在眼前,摇曳在今夜的巴蜀。

这是2016年高考语文天津卷的一道诗歌鉴赏题的材料,是今人据李商隐《夜雨寄北》译写的一首新诗。看到这个考题,小编不禁联想到了九年级课本(人教版)上第一单元的“学写诗歌”,也想到了一直有文学爱好者在做的古今诗歌对译,忽然觉得从古诗中学习和掌握诗歌讲究的韵律和节奏,不失为一种鉴赏诗歌学写诗歌的入门方法。如译写的新诗中,长短句交错使用,本身就很有节奏感,“日日”“刚刚”“悄悄”等叠词的使用,“好在”的重复,在语意上生成一种深情抒怀的韵味,读起来有起伏和抑扬的节奏感。

诗歌的节奏感,是自然形成的,是诗人内心、思维的节律感在诗句中自然形成的起伏、抑扬、长短的节奏,每个诗人自幼诵读古诗都受过节奏、节律感方面的训练,因而才能在创作中自然生发。

【方法入门】

我们试举古诗《悯农》中的节奏:“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里分的是每句两顿,这是根据我们诵读的一种习惯所列举。诵读时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习惯分法,只要读出节奏感即可。在古诗中,由于韵的参与,或讲究平仄的关系,更加强了诗的节奏感,这都是由于韵和律都是相辅相成的,同时也是互相有关联的。

我们举一首现代诗富有节奏感的例子。北岛的诗《橘子熟了》:

橘子熟了

装满阳光的橘子熟了

让我走进你的心里

带着沉甸甸的爱

橘子熟了

表皮带着细细的水雾

让我走进你的心里

忧伤化为欢乐的源泉

橘子熟了

苦丝网住了每瓣果实

让我走进你的心里

找到自己那破碎的梦

橘子熟了

裝满阳光的橘子熟了

(选自《北岛的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3月版)

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亦自然而鲜明,诵读节拍亦有规律,整首诗和谐有序。诗中“橘子熟了”一句,重复了四次,“让我走进你的心里”重复了三次,“装满阳光的橘子熟了”重复了两次,还用此句结尾。诗中重复数次的句式成了叠句式的建构关系,能加强诗的节奏感。还有,诗中的“了”字间接在整首诗中成了“一字韵”,加强诗自身的韵律感。除此之外,诗人在每行诗的建行组顿自然,这是诗人内心的一种节拍感的自然流露,体现了组装诗行的词与词组间的搭配调整的和谐关系。这种搭配调整的关系,没有按照平仄规律选词用句,而是凭借着内心的“天性”和“内心的耳朵”判断、感受节奏、表达节奏的倾向。

(摘编自北海《说说现代诗的节奏和韵律》)

猜你喜欢
归期西窗现代诗
Comparative Study of Four English Versions of Ye Yu Ji Bei from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
《夜雨寄北》:归期未定,先约通宵畅聊
仿写有模子,习作有样子——探究小学语文四年级现代诗教学
叹秋雨
归去来
破解现代诗的路径:我们试读几首好诗
一樽浊酒西窗下
幽 景
喜欢你,不问归期
浊酒天涯是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