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音乐活动:音乐教学的另一片晴空

2017-03-02 10:34陈兴燕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8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课外音乐

陈兴燕

课外音乐活动是学校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绚丽多彩的文艺表演活动会使学生从中感受美、鉴赏美,同时,也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气质、性格、情操和意志;与教师、同学合作,亲自参与唱歌、舞蹈、表演、演奏和创编,则可以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领悟音乐的真谛。因此,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展,多多益善。那么,如何开展好音乐课外活动呢?笔者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及相关见闻,作如下建议: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延伸内容,扩展知识。

据统计,一所正常的小学每周平均普遍只有两节音乐课,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接触音乐仅有80分钟(其实把组织教学、教师讲解等环节所占用的时间去掉,学生实。际感受或鉴赏音乐的时间还要少)。试问,如此局促的学习时间何以能承载音乐教学的学科使命?因而,优秀的音乐教师深谙“课内不足课外补”的道理,善于挖掘课外音乐学习资源,如创编音乐情景剧,如中外歌曲欣赏,如了解各类打击乐器的基本方式,近年来,笔者本人就带领学生开展了诸如合唱队、器乐队、音乐会、欣赏会、课外音乐兴趣小组、音乐常识讲座、歌咏比赛等音乐课外活动。事实表明,“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没有哪个学生会对如此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外活动无动于衷。瞧,活动之初,她们主动建议,积极出谋划策;活动中,她们热情高涨,尽情挥洒自己的灵性;活动结束后,她们徘徊原地,交相谈论,意犹未尽……课外音乐活动这眼永不干涸的清泉灌溉了渴望滋润的心田,从而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激情!

二、“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自主选择,全员参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聪明的老师善于因材施教,在设计课外音乐活动时,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性格、禀赋、特长,加以区别性地“量身定做”,供不同需求的学生自主选择,以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如:笔者在设计活动时,总是先拟不同项目,再物色各个项目的指导老师,继而考虑活动场地、活动时间,最后,根据学生的选择,确定名单,形成方案。内容丰富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就更高了,参与面就广了,课外音乐活动不再是尖子生的专利,成了群众性的活动。学生在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开心地掌握基本的音乐技能,了解基本的音乐文化,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了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其情其状,正可谓“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三、“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营造氛围,丰富形式。

课外音乐活动较之课内活动,时间自由,空间广阔,且多了几许轻松,少了不少约束,因而,更能彰显出音乐艺术的真情趣,也更易于学生的充分发挥。如何营造最佳的课外音乐活动场域呢?

笔者认为:首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融洽师生关系。同时,让学生接触课堂教学以外的知识和技能 ,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和艺术修养。

其次,努力解放学生思想,鼓励创新,呼唤个性。过去,音乐教育被学校摆在不重视的位置上,对学生音乐成绩的评价,教师往往通过学生唱一首歌或吹奏一首乐曲来给学生评分,而这样的弊端显而易见:1.使学生对音乐课有偏差,认为音乐课就是唱唱歌,音乐学习原来不必那么认真;2.不能客观地反应特长生的状况;3.缺乏主动学习的态度,不能调动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提出,为我们带来了新时期教学评价的新气息,引导我们怎样从多角度去审视学生,正确地评价学生,让学生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和发展自我。在课堂教学中,我较注重捕捉学生的思想,言行,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抓住时机给予学生公正的评价。心理学家威廉·瞻姆斯说过:人类性情中最强烈的渴望受到别人的认同的情绪。而小学生的这种渴望无疑比成年人显得更为突出,因为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表现经常会出乎意料,不可能一成不变的,按照老师预先设计好的思路或“标准答案”去回答,因此教师不能用固定的模式来评价学生,要随机而行,正确作出判断。每次我都持表扬和鼓励的态度,肯定他们爱动脑筋,肯定他具有敢于表现自我有勇气。这样,学生则会丢掉回答错误要受批评的思想包袱,树立自信。如果音乐评价的手段不正确,可能会扼杀学生的音乐学习欲望和兴趣,更不用说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种感情的激发能使想象力插上翅膀,激发出巨大的创新思维的潜能。

再者,积极丰富活动形式,保鲜,激趣,让学生欲罢不能。课外音乐活动能丰富校园文化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在活动中,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形成合作、理解、友好的良好氛围。就学习乐器来说,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器乐时,往往受好奇心的影响,学习兴趣也很高。随着课程的深入和演奏技巧的难度加大,以及练习时间的变长等等,学生必然就会困难重重,想放弃也是很正常的。这时老师就应该对学生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将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对音乐的感受力作为目标,而将演奏技巧作為一种“顺带”解决的问题。当学生在音乐道路上变得日益成熟时,音乐的魅力以及自身修养的积淀,他自然就会意识到只有不怕困难,努力的掌握复杂的演奏技巧,才能在理论上和业务上精益求精,最终使自己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高,走得更远。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我们,既要按新课标要求去做,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入手把握好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针对小学课时少的现状,积极开发和利用音乐课外活动,形成一种富有特色的的校园音乐文化,是我们每个音乐教育工作者系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音乐课外活动有益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和音乐审美能力,愿越来越多的音乐老师本着职业良知,多多关注课外音乐活动,用耐心、细心、慧心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打造另一片晴空!

【参考文献】

[1]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音乐教科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12.1

[3]陆明德.现代中小学艺术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1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课外音乐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课外活动类作文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