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2017-03-02 23:13彭景富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9期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能力

彭景富

【摘要】在物理学习中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能对物理学本质有较深刻的理解,在其大脑中有一个非常明晰的“物理学认知结构”,从而能确立明确的学科学习目标。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想方设法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充分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问题意识提问能力

长期的物理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方可让学生变被动掌握“静态”的物理知识为主动探索、研究“动态”的物理过程,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加深对物理学内容实质的理解。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指从外界众多的信息源中,阐明自己所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信息的能力。本文拟探讨培养“问题提出”意识、能力的必要性及方法。

一、“问题提出”的一般方法

从“主体性教学”的角度讲,培养学生的“问题提出”意识及能力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的学习不能一味地依赖教师的教,“提出问题”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教师向学生提问的单向性,而教师只能起引导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笔者在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所学的物理知识产生疑问,并提出问题,根据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归纳出下列各种方法:(1)因果法:观察到一个物理现象时,就要开动脑筋问一问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例如,感应圈能输出上万伏的电压,而其输入电压却只有十几伏,为什么它能产生如此高的电压呢?(2)类比法:比较同一物理规律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不同概念,不同规律之间的异同;比较某一瞬间前后情况的变化;比较互相矛盾的解释、说法和理论;比较新事物和旧理论之间的矛盾和类似现象之间的异同,从中发现问题。例如,惠更斯曾对光和声这两类现象进行比较,发现他们具有一系列相同的属性:直线传播、反射和干涉等。而声是一种波动,由此惠更斯提出“光波”这一概念能否成立的问题。(3)验证法:对推理得出的结论,能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吗?反之,实验中发现的规律、现象能从理论上加以论证、解释吗?(4)扩大法:从特殊情况或现象中总结出的规律,推广到更大范围或一般情况还能成立吗?这规律是具有普遍性还是只适合于某些特殊情况?怎样改动才可以应用到另外的情况?(5)极限法:在通常情况下出现的现象或成立的理论与规律,放到极端条件下还会出现或成立吗?会不会出现新的问题?比如说现实世界是有摩擦力的,如果没有摩擦力,世界上的事物将变成什么样子呢?(6)变化法:如果原因改变,结果会怎样?(7)转化法:物体的性质能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吗?(8)逆反法:正面的问题,反过来会怎样?某定理成立,其逆定理也一定成立吗?例如,法拉第在研究电磁现象的过程中,从电与磁的对称性出发,提出既然电流能产生磁场,那么,磁场能否产生电流呢?经进一步的实验总结和理论分析,得出了轰动一时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二、物理教育中培养学生“问题提出”意识及能力的方法

物理学研究始于问题,提出问题对物理学研究来说意义重大,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说:“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自己会不会提出正确的问题”,而物理学家海森堡则说:“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问题往往预示着伟大发现,重大问题必定带来现有理论的大突破、大发展。因此,物理教师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势利导,充分保护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角度,强化学生的“问题提出”意识,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

(1)營造适合“问题提出”的民主环境。创设课堂教学中的民主环境,首先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如果教师不做到这点,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也就很难受到熏陶,更不会迸发出“问题提出”的潜能。因此,教师要善于吸收所教学科的最新成果,将其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并努力营造民主气氛,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以自己的主导作用来促进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具体实现,构建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进而通过“师生共鸣”和教学“和谐共振”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辟肥沃的土壤。

(2)减轻学业负担,留足“提出问题”的时空。当前,教育界大力倡导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改革课程、教材、教法和考试制度。我们要以此为契机,“以人为本”,彻底抛弃那种阻碍学生发展的“题海战术”,当然,这并不是说学生不必做习题。就学习物理来说,应该而且必须做一些合适的习题、作业。只要解题过程中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多维联想,学生就可能在知识、方法的学习上有较深刻的体会,以发展自己的想象力、洞察力和创造力,从而提出更有意义的问题。

(3)倡导多向怀疑。怀疑是创新的心理动力,是思维独立性、自主性的体现,数学家笛卡儿说的好:“怀疑就是方法。”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也说过,“如果把牛顿力学看成是至善至美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就不会出现”。确实,物理学大师爱因斯坦就是从怀疑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入手,才创立狭义相对论的。同样,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杨振宁通过怀疑宇称守恒定律的普遍性才着力研究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并获得成功的“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大力倡导学生对教师的示范探究、对书本、对以往的结论敢于怀疑的精神,鼓励学生针对要怀疑的某一课题,多方面收集资料、信息,进行探究,勇于从多角度、多层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方案。

(4)鼓励大胆发问。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的确,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如果对任何事物都能大胆地问一个为什么,就能揭示矛盾,发现不足,找到课题探究的突破口。在美国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和思索问题。学会思索,学会发问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不是把学生教成一个没有问题,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铸件人。因此,教师从一开始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能力时,就要保护、促进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猜你喜欢
物理课堂教学能力
只因是物理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不是教物理的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