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敏红 钟凌丽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手术治疗应用于凶险型前置胎盘围手术期的治疗效果。 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84例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前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案,后者应用综合手术治疗方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探讨综合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 结果 观察组月经恢复、血性恶露、异常体温改善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 h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临床上针对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于围手术期应用综合手术治疗方案,所取得的疗效较为理想,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综合手术;围手术期;凶险型前置胎盘;球囊导管技术
[中图分类号] R71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32-0068-03
前置胎盘是妇科常见疾病,指妇女妊娠时间>28周,胎盘在子宫下段附着,其下缘比胎先露部低,可将宫颈内口覆盖,或者达到宫颈内口。前置胎盘是女性妊娠期常见并发症,可对母婴预后造成影响。而凶险型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aevia,PPP)在很大程度上将母婴的危险系数增加,易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难治性产后出血等情况[1],临床处理比较棘手,且随着我国剖宫产率的增多,PPP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因而,临床上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治疗,对改善母婴预后意义重大。本文收集我院84例PPP患者作对照研究,目的在于探讨综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84例平均分为两组,各42例,此次研究已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均簽署研究同意书,选取患者均经彩色超声、MRI确诊;剖宫产手术操作前均请泌尿外科放置双侧输尿管导管;患者排除治疗禁忌证,排除心、肝、肾及凝血功能异常者。对照组患者年龄20~47岁、平均(34.5±6.7)岁;妊娠次数2~7次、平均(4.50±2.01)次;孕周30~40周、平均(35.5±4.7)周;平均产次(2.75±0.75)次;观察组患者年龄21~47岁、平均(34.8±6.3)岁;妊娠次数2~7次、平均(4.55±1.98)次;孕周31~40周、平均(35.8±4.2)周;平均产次(2.68±0.73)次;对比分析两组产次、孕周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42例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案,于娩出胎盘后,给予产妇缩宫素(北京赛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363,规格1 mL:10 U),用药剂量20 U,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4183,规格:1 mL:250 μg),用药剂量250 μg,完成注射,将胎盘剥离,观察是否存在胎盘残留,针对部分胎盘植入或者出血量较多的产妇,可以给予产妇相关保守治疗措施,例如局部缝扎止血、局部切除、B-lynch缝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卵巢血管结扎、宫腔水囊放置术、宫腔纱条填塞、剖宫产术后介入治疗等,针对情况严重的产妇,则需要行子宫切除[2]。
1.2.2 观察组 42例患者均于围手术期采用综合手术治疗,具体内容包括:首先于治疗前,为患者讲解综合治疗步骤及治疗存在的风险,告知患者可能会出现子宫切除的情况,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于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行剖宫产手术前,泌尿外科放置双侧输尿管导管后,给予患者局部麻醉(利多卡因),并于DSA下,应用 seldinger技术,穿刺部位为右侧股动脉,之后将动脉鞘(12F)插入,于腹主动脉(位置:肾动脉以下)放置球囊导管(10F),之后行扩张球囊操作,注入无菌氯化钠溶液(浓度为0.9%),而注入操作停止于双足背动脉完全消失,确认球囊处于良好位置后,立即将球囊排空,于体表固定球囊导管体外段,完成包扎操作后,行剖宫产术;剖宫产术:首先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或者全麻,对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将子宫壁切开时(尽可能避开胎盘),完成腹主动脉球囊的充盈操作同时,娩出胎儿,给予产妇250 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4183,规格:1 mL:250 μg)、10 U缩宫素(北京赛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363,规格1 mL:10 U),应用宫体注射的方式,使胎盘剥离,上述操作成功完成后,应用可吸收线对可疑出血点,进行缝合止血,而针对胎盘植入比较深和子宫下段菲薄的患者,实施膀胱下推操作,行局部切除、完成“8”字缝合(多点)等能够止血且能够将肌层加强的操作,于同一时间段,将球囊排空,帮助患者将血供恢复,检查患者子宫收缩、出血情况,必要时行B-lynch缝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卵巢血管结扎等缝扎止血操作,手术过程中,可反复进行腹主动脉球囊的充盈排空操作;若患者没有出现活动性出血的情况,对子宫切口行常规缝合,而针对伴有渗血(少量)的患者,则给予宫腔水囊放置术,而对于无法完成胎盘剥离且止血困难的患者,给予患者切除子宫或者术后补充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完成剖宫产术后,产妇阴道出血少就立刻取出球囊[3,4]。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相关症状(异常体温、血性恶露、月经恢复)改善时间、围手术期情况(术后2 h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子宫切除率、新生儿窒息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相关症状表现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月经恢复、血性恶露、异常体温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 h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及女性子宫切除率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PPP指孕妇以往妊娠中应用剖宫产,胎盘于原子宫瘢痕的位置附着,且常常存在胎盘植入的情况,目前,临床上对于PPP的发病因素尚未清楚[5],PPP临床发病可能是因为,产妇行剖宫产后,产妇子宫瘢痕位置的内膜发生变化,出现退行性变,若再受孕,子宫底蜕膜会出现发育不良的情况[6-8],除此之外,还可表现出胎盘代偿性面积出现增大现象、血液供应情况出现不足的现象,从而导致PPP。产妇发生PPP,容易导致出现相关并发症,例如子宫切除、感染、DIC等,且临床上大部分PPP孕妇,均伴有胎盘植入的情况,子宫肌层受到绒毛异常侵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妇死亡率,而临床积极治疗,对改善母婴预后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临床上处理PPP的方案较多,例如B-lynch缝合、宫腔纱条填塞、剖宫产术后介入治疗、子宫动脉结扎术等[9,10],但是,患者行剖宫产术时,即使使用上述处理措施,仍可在短时间出现大量出血,临床上以患者生命为前提,经常大量输血液制品同时直接采取子宫切除术治疗,但是,由于其使产妇丧失再怀孕的机会,再加上应用子宫切除术治疗时,可能会出现迅猛出血的情况,从而对术野造成影响,常常对患者输尿管、膀胱等造成影响(损伤),对患者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本文中,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结果显示,对照组子宫切除率高达21.43%。
Brown于1979年对产后出血应用动脉栓塞治疗作出了报道,由于该方案的疗效较为理想,其在国内外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现已经成为治疗宫颈妊娠、胎盘植入等的主要手段,而随着我国球囊导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被逐渐应用于PPP患者的治疗中,本文中,观察组于PPP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综合手术治疗方案,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920.20±512.52)mL明显少于对照组(2840.27±730.86)mL(P<0.05),观察组术后2 h出血量(56.01±5.59)明显少于对照组(79.71±6.78)mL(P<0.05)。分析其中的原因,剖宫产术时,于成功娩出胎儿的同时,充盈腹主动脉球囊,产生的阻断范围比较广,因而,在剖宫产术中控制和预防出血方面效果显著,且能够保证术野的清晰;同时球囊所处位置在肾动脉下方,因而,球囊的阻断平面具有比较低的特点,在血流动力学影响方面非常小;同時,不会对脊髓和腹部脏器的血供情况造成影响。保留子宫者,如果病情需要,术后继续介入室内行子宫动脉栓塞,阻断子宫动脉的供血情况,对产后出血情况进行补救,从而有效减少子宫出血[11-13],因而,综合手术方案止血迅速,止血效果较好[14]。除此之外,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月经恢复时间、血性恶露时间、异常体温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综合手术治疗,可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而观察组子宫切除率(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3%(P<0.05),提示综合手术治疗方案可达到降低子宫切除率的目的,改善女性生活质量,临床上于PPP围手术期,可将综合手术治疗作为首选方案。周欣等[15]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2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本文结果与其相近。
综上所述,临床上针对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于围手术期应用综合手术治疗方案,所取得的疗效较为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相关症状,降低患者子宫切除率,改善患者术后出血情况,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黄奎,黄婷,王洁,等. 凶险型前置胎盘45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8):138-139.
[2] 蒋洪青,刘平,刘志惠,等. 综合手术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6,6(10):74-76.
[3] 徐红英,文秀兰. 输尿管置管术在植入性凶险型前置胎盘术前的应用及护理[J]. 全科护理,2014,12(4):329-330.
[4] 张文慧,李坚雄,许韶荣,等. 凶险型前置胎盘手术治疗围术期综合治疗方法及疗效临床评价[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11):92-94.
[5] 黄英. 凶险性前置胎盘18例临床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7):148-149.
[6] 李冬梅,陈安儿. 23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不同时机行子宫切除的效果观察[J]. 现代实用医学,2016,28(2):231-233.
[7] 李晴,杨茵,葛榕,等. 孕晚期凶险型前置胎盘30例临床分析[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44(6):471-475.
[8] 银杉. 围术期综合手术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疗效[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7):101-102.
[9] 周紫琼,王晨虹,郭红霞,等. 早期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在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中的应用[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8):630-632.
[10] 杨年. 凶险型前置胎盘86例临床分析[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4):245-247.
[11] 包婧,周晓莉,游爱平,等. 42例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诊治和妊娠结局分析[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5,29(3):215-217.
[12] 宋天蓉,陈敦金. 凶险型前置胎盘围手术期管理[J]. 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2013,2(1):9-13.
[13] 彭静,黄燕,黄雅,等. 凶险型前置胎盘17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7):35-37.
[14] 杨悦,吴卫平. 凶险型前置胎盘6例临床分析[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3,14(2):158-160.
[15] 周欣,张国英,孙丽洲,等. 凶险型前置胎盘围术期综合手术治疗方法探讨[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7):516-518.
(收稿日期:2016-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