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隐喻视角下的教师形象的变迁及角色重构

2017-03-02 18:26张红霞�オ�
山东青年 2016年12期

张红霞�オ�

摘要:教师隐喻随着社会变迁而变化,折射出特定时代社会对理想教师行为的期待,也反映了不同的教育观和价值观。本研究回顾了传统教师隐喻的变迁,分析了传统教师隐喻的局限性,提出了现代教育所需要的教师角色的重建。

关键词:教师隐喻;教师形象;角色重构

一.教师隐喻及其研究意义

隐喻(metaphor)即暗喻,传统上它是一种修辞手段,在修辞领域隐喻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1]MacCorma 认为:“为了描述未知,我们必须求助于我们已经知道和理解的观念系统,这就是隐喻的本质———不熟悉事物与熟悉事物的一种不平常的类比。”[2]隐喻不仅仅是 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3]。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其《教育的语言》一书中的见解,教育语言主要由三种形式构成:教育术语、教育口号、教育隐喻。而教育隐喻是指把教师活动与其他领域活动或事物进行比较,以此形象地说明教师活动特点,是一种运用比喻的手法对教育中的某些现象进行说明,是隐喻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在教育隐喻中,教师隐喻运用最多,也最具代表性。教师隐喻就是把教师活动与其他领域活动或事物进行比较,以形象地说明教师活动特点。借用陈桂生先生的观点,他认为教师隐喻是借与教师有某种相似点的有价值的人或事物,显示教师职能的意义与价值。在把教师职能活动与某种人或事物比较时,要以教师为本体,与其作比较的人或事物为喻体。[4]

教师隐喻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的教师隐喻突显了不同的教育现象,也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不同的教育观和价值观。对教师自身进行教学反思、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提升教师自身的教育境界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意义。

二.教师形象的变迁

1.传统教师隐喻中体现的教师形象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教师的隐喻,主要有“蜡烛论”、“工程师论”、“园丁论”、“桶论”[5]。

蜡烛论这个隐喻由来已久,古人有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是那无私奉献,甘于牺牲的蜡烛,燃烧自己,用明亮的烛光指明学生前进的方向。这是对教师传统社会形象的生动描绘,是对教师劳动的肯定和高度赞扬。

工程师论则突出了时代的价值。建国初,我国的社会体制、经济和教育都深受前苏联的影响,教育被认为是一个国家工程,可以自上而下地建立规划蓝图,可以被操纵、计划和规范。国家可以像建工厂一样统一建学校,像生产产品那样产出毕业生,像检验产品那样检验毕业生是否合格。教师作为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也体现了这一工业模式的时代特色。

将教师比喻成园丁体现的是教育的农业模式,与杜威“教育即生长”的教育思想相似。人们经常比喻儿童为花朵、幼苗、小树,因此,比喻儿童的教师为园丁。学生是花朵、幼苗、小树,教师就是给他们浇水、培土、施肥、修剪的园丁。

所谓教师“桶论”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桶论”指出教师的作用在于传授知识,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反映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强调教师知识和能力储备的重要性及“灌输”教学的合理性。

2.对传统教师隐喻的角色分析与反思

2.1蜡烛论、春蚕论

蜡烛论以传统道德价值观念为核心,体现了社会对教师的极高期望和要求,但这种形象的塑造忽视了教师的物质生活需求。教师作为一个自然人,也应重视自己的生活发展,在为人师表的同时创造条件发展自身,而不必一味顺从社会的期望,像蜡烛那样悲壮地牺牲。“假如把牺牲性的行为看成是只对别人有意义而对自己毫无意义的行为,这恰恰意味着自己只不过是一件工具而不是一个显示着人的价值的人,如果一个人自身是无价值的人,那么他所做的牺牲也就成为无道德价值的贡献”。[6]由此可见,“蜡烛观”虽然崇高却未免悲壮而凄凉。因此,蜡烛论只能是对传统教师形象的生动刻画,而无法对当代社会的教师形象作出精辟的阐述。隐喻“蜡烛”“春蚕”,在颂扬教师的奉献精神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教师对自己生命存在和意义的漠视。教师固然要有蜡烛的奉献精神,但在奉献的同时更要实现自己的价值。

2.2园丁、工程师论

知名社会学家齐格蒙·鲍曼称:园丁是现代性的幻想,园丁隐喻体现的是一种宏大设计。它将教师送到立法者的位置,任务是设计、规划、监护和控制;作为花苗的学生则理应成为服从者,任务是听话、遵从和配合。当园丁隐喻的进步不断地被颂扬时,其现代性的缺乏也不应该被遮蔽。[7]园丁这一隐喻体现了对生命的漠视。而把教师喻为“工程师”体现的是另一个生命的被压抑。在工业化社会工程师是一个受人崇拜的职业,把教师和工程师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就是把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比拟为工程师设计和制造产品的过程。“在受教育前,学生是一块块没有生命、任人摆布的钢铁,在受教育后,他们则成为批量生产的、规格整齐划一的部件。”[8]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被物化成为没有个性和思想的“产品”,其生命发展和生命自由被控制与摧残。然而“教育是活生生的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9]需要师生间心灵的沟通和交互。

2.3桶论

“桶论”这一隐喻属于单向灌输而且忽略了实际的师生关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和信息更新的速度加快,学生所能接触到信息知识的机会增多,他们的知识储备并非一定会低于教师。教师要摆脱自身角色所带来的“权威感”,同时,教师要善于主动向学生学习。学生不是“容器”,不一定非得等教师“水”的注入才能获得知识,所以,教师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固有的知识。

三.现代教师隐喻中教师角色的转变、重构

随着教育的发展,师生关系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新课改的关键问题和核心问题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转变角色。

1.“反思性实践者”:在反思中变身为“陌生人”。1983年舍恩发表著作《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系統地阐述了他对反思性实践和反思型教师的理解及分类。“反思性实践者”比喻的这一类教师,他们强调反思,实现了从“局外人”到“当事人”的转变。“陌生人”是美国当代存在现象学家(existential phenomenologist)马可欣·葛林妮(Maxine Greene)在《教师作为陌生人:当代教育哲学》(Teacher as Stranger:Educational Philosophy for the Modern Age,1973)一文中提出的。教师应以陌生、无偏见的和先见、不做预判的观点来看待学生、选择教材和教学模式,使师生主体持续彰显,教学空间不断增容,从而获得更大的自由与空间。[10]“陌生人”在提醒教师面对日常世界,必须以探究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生活世界,要如返乡的陌生人一样,去觉察过去未加留意的细节、仪式和习俗,重新审视过去认为理所应当的、察而未觉的现象,进行有意识的探究,在批判中体验。

2.“参与中的伙伴”:在参与中学习

“参与中的伙伴”强调的是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彼此相互理解,一起学习知识,解决问题。该隐喻背后是教师角色和师生地位的变化。教师不再是主导者,知识的传递者或灌输者,而是一个启发者和参与者。师生之间的地位是对等,两者是教学相长的关系。

3.教师要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平等中的首席(first among equals)”隐喻是美国著名課程论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在其《后现代课程观》中提出的观点。它是对现代课程观体现的师生垄断、控制关系及教师权威性的批判。在后现代主义视角下,师生关系更多地体现为一个群体在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的过程中相互影响,教师与学生在一起探索达成共识。教师是首席,内在于情境中的首席,不是外在的权威、控制者;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与学生在相互尊重、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话语、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双向沟通与交流,教师从独白者到倾听者、对话者,与学生建立信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从而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四.结语

教师隐喻的变迁蕴藏着对教师角色定位的变化,传统的教师角色期待反映了教师角色发展的特殊历史轨迹,也具有深刻的教育内涵和价值,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也在发生变化,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把教师喻为蜡烛、园丁、工程师,到反思性实践者、参与中的伙伴,再到平等中的首席,体现了教师角色的回归与复兴。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应以平等中的首席自处,师生要有对话意识和对话精神,具有开放的心态,向着“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的迷人的想象的王国”[11]前进,从而真正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Lakoff,G.,& Johnson,M. .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5.

[2]MacCormac,E. R. . A cognitive theory of metaphor [M]. Cambridge,MA: MIT Press,1990.9.

[3]Lakoff,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245.

[4]陈桂生.师道实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陈向明.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对教师隐喻的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1):13-14.

[6]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4.P76.

[7]曹永国.论园丁——对现代教育教师隐喻的反思[J].社会科学论坛,2004(2):43-46.

[8][9]丁炜.从对教师的隐喻性陈述看教师形象之变迁[J].教育评论, 2001 (3):5.

[10]Maxine Greene. Teacher as Stranger:Educational Philosophy for the Modern Age[M].C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73.

[11][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9页.

基金项目:陕西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汉中地区中学英语教师职业身份认同研究”(SLGYCX1629).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