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渔业提档升级促进产业转型发展的探讨

2017-03-02 11:28陈淑萍张振立
黑龙江水产 2017年4期
关键词:渔业生态建设

陈淑萍 张振立

(黑龙江省渔业经济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休闲渔业提档升级促进产业转型发展的探讨

陈淑萍 张振立

(黑龙江省渔业经济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黑龙江省休闲渔业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十二五”期间,休闲渔业发展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了现代渔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十三五”时期,休闲渔业需进一步加大创新驱动,在资源配置优化及功能上不断拓展;在历史传承及渔业文化内涵上不断丰富;在规划、规范和建设上更加科学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贯通,加快渔业转型升级。

一、休闲渔业作为新兴经济产业,有助于推进渔业经济发展

“十二五”期间,休闲渔业正式纳入渔业发展规划,作为现代渔业的五大产业之一,休闲渔业在渔业经济中占有重要比重。黑龙江省江河纵横,湖泊泡沼星罗棋布,水域资源十分丰富。全省水域面积为3498 万亩,其中可养鱼面积近1000万亩,2016年养鱼收获面积 589.1万亩。在这广阔的水域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鱼类资源,全省有各种鱼类105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有40多种。兴凯湖大白鱼(翘嘴红鮊)松花江鳜鱼曾被列入全国淡水“四大名鱼”。兴凯湖、镜泊湖、连环湖、五大连池等大型湖泊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发展休闲渔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黑龙江省地处国家“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位于全国的最北端,四季分明,地理位置独特,为休闲渔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休闲渔业渔文化内涵丰富,应优化创新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结构变化及双休日、节假日休闲时间的增加,人们更向往亲近自然、返朴归真、具有人文特色、内涵丰富的文化休闲方式。休闲渔业绿色健康的休闲模式,已成龙江旅游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我省休闲渔业底蕴深厚,渔业文化历史悠久。黑龙江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共有53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47个。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渔文化。黑龙江省渔业起源应追溯于渔猎时代。在距今约6000多年的大小兴凯湖之间新开流遗址发现了鱼窖,渔猎工具,还有骨鱼镖、骨鱼钩、角制鱼叉、鱼钩等,有不少是和渔猎生产有关的,说明人们在此长期定居,以捕鱼为生,兼顾狩猎。黑龙江地区古代文明是建立在长期渔猎基础之上的。各民族经过长期的渔业生产、实践、发展积淀,形成了自己源远流长的渔文化和民族特质。赫哲、鄂伦春族在捕鱼工具、捕鱼方法、鱼类加工等方面保留下了传统的痕迹。赫哲族鱼皮服饰、工艺品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赫哲族是全国只有我省独有的一个少数民族,世代以捕鱼为生。赫哲族文化是整个渔文化的一个缩影。如今各民族渔文化如何创新发展,这是需要我们思考和研究的。浙江象山做了有益的尝试。浙江象山生态保护实验区,有一个中国渔文化特色村,以“中国鱼拓”、“鱼骨造型”、“鱼灯制造”、“鱼骨制画”“鱼形结编”和“3D鱼模”等为主题,涉渔题材都纳入村中,并溶入文化元素,做到休闲渔业的发展和渔文化相通,不仅带动了旅游业,还带动各产业互动发展,拉动了区域经济增长。因此休闲渔业发展要以突出地域特色为主,从自然、文化、历史,多视角开发,挖掘传承传统文化和研究、创新、推广并与现代休闲渔业相融合。

在渔文化发展上,休闲渔业要和冰雪文化深度融合和衔接。黑龙江独具魅力的冰雪文化享誉海内外。每年的冰雪节、雪博会是吸引海内外朋友前来游玩的最佳之时。休闲渔业要以冰雪文化为契机,提升品位和档次,让游客在赏冰玩雪的同时,体会到休闲渔业、渔文化带来的“渔趣”。近年来,我省的渔业冰雪产业呈蓬勃发展态势,各地相继开展了以冬捕、冬钓,渔猎文化为主题系列渔业文化活动,渔业文化产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回报。

(二)休闲渔业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应大力推进

黑龙江省休闲渔业经过了二十多年递进式发展,已从最初的单一发展模式,向多元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截止2016年,全省十三个市地已建休闲渔业场(馆)近4000处,平均面积达266亩,冬钓面积8000多亩。全省先后有三批次10个场(户)通过农业部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认定。九家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固定资产总值达到11.9亿元,产值实现4705.5万元,纯盈利783万元。典型推进休闲渔业向更深层次进展。休闲渔业在现有的基础上,应不断创新思路,推陈出新。1、在模式上:努力建设适应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休闲渔业基地,科学合理设计规划,优化资源配置,要和现代化渔业建设、农业产业园、科技示范园区相接轨。努力打造精品,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休闲渔业品牌。2、在形式上:要多样化,在城市周边主要以旅游、垂钓、休闲娱乐、观光购物、渔家乐等为主,开发综合休闲渔业;在近郊以游客参与渔民生产、生活体验、专业垂钓、渔区观光和建立美丽渔村、观赏渔业示范园规划建设相辅相成;水库、大中水面以水产名特优养殖、捕捞、加工、生态健康养殖示范体验区,名特优垂钓、网箱垂钓、水上餐饮等为主题;自然资源优势明显的地方,应着重突出以渔文化发展内涵为重点的龙江渔业文化示范园区建设。各地还可结合“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大型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休闲渔业文化,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休闲渔业内涵,使之形成产业优势,提升价值链,延长产业链。休闲渔业要广开思路、集思广益,朝着布局科学、功能配套、环境优美、秩序良好的方向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休闲渔业的前提和保障

我省休闲渔业不仅促进了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而且已成为重要的产业发展导向。从休闲渔业开展较好的地方看,都非常重视改善、保护、修复生态环境。反之,有一些地方,在开展休闲渔业时,没有注重和生态环境同步发展,因此发展相对缓慢。休闲渔业要持续稳步发展,必须秉承“生态优化”的方针,走绿色、生态、环保、健康发展之路。

1、加强休闲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应与渔业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渔区规划协调统一,因地制宜地选择发展方向和模式。在开发休闲渔业时,首先要把环境建设、生态建设、人文建设和渔区发展等因素纳入休闲渔业总体规划。要坚持高起点、高水平地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休闲渔业项目,坚持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突出自然景观、人文资源、历史文化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加法。

2、提升休闲渔业整体生态水平。休闲渔业在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渔业“三去一降一补”,提质增优。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对水产品需求正在向中高档消费发展的趋势。休闲渔业在结构上应进一步优化升级,以渔业生态养殖业为依托,全面推进渔业“三品一标”。要在树品牌、创名牌上下功夫,着力打造具有龙江特色休闲渔业品牌。要充分发挥全国示范基地引领、带动作用,在经营管理模式上,对休闲渔业管理体制、经营体制、运营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优化投资融资环境,引进激励机制和先进管理方法。

3、加强渔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管护。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对生态文明知识进行宣传、普及和推广,提升渔区渔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增强绿色消费理念。一要加强水域生态保护,扩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规模,科学安排增殖放流数量、品种,保护珍稀濒危的野生鱼类资源,大力发展综合养殖和碳汇渔业,维护生物多样性,恢复天然生态功能。通过科技研发,推广生态节水型养殖、循环水养殖等新技术。二要加大对养殖区域周边生态环境的建设。对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物制定相应处理措施,预防对环境和水体造成污染。三要加强水产安全监管。运用现代科技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强对渔区环境、环保科学监测,加大管理监管力度,完善水产品追溯体系建设,为休闲渔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休闲渔业不仅带动了渔业经济增长,也带动了其它产业的联动发展,助推了渔业转型升级,加快了渔业向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迈进。

7、加大发展名特优水产品的政策扶持力度。政策是导向,政策是动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品也离不开政策的倾斜与支持。应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把名特优水产品发展纳入强渔惠渔政策重点支持范围;同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名特优水产品生产,比如可采取众筹等融资模式,入股经营,合作经营,实现多赢。

猜你喜欢
渔业生态建设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休闲垂钓 传统渔业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