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水务局局长 严卫
创新思路建管并重打造沧州节水压采“升级版”
□沧州市水务局局长 严卫
沧州市属严重资源性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量180m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60%。长期以来,为了维系生存与发展,沧州市不得不大量超采地下水,引发了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
为解决水资源紧张和地下水超采问题,近年来沧州市进行了不懈探索与实践,启动了引黄济沧,建成了华北地区首座大型平原水库——大浪淀水库,在河北省率先全部关停了市区单位自备井,大力开发利用海水、再生水、浅层咸水,严格水资源管理,减少开采深层地下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水源匮乏、农业种植面积超出水资源承载能力发展需求不断增长等制约,沧州市地下水超采状况尚未得到根本遏制。
2014年以来,沧州市18个县(市、区)先后成为国家地下超采综合治理试点。沧州市乘势而上,创新思路,以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为指导,围绕“水从哪里来、向哪里放、往哪里用”,坚持从水源抓起,从灌区建起,从机制改起,打造节水压采“升级版”。
一是抓住地表水源这个根本。沧州市始终把外调水作为治理地下水超采的根本出路,围绕用好引黄、引卫、引岳、王大引水等线路,实施了商林干渠清淤、小白河清淤及配套建筑物等工程,大大提升了渠道输水能力。3年来,累计为农业、生态引水8亿多m3,2016年成为历史上首次在春季农业灌溉时用上了黄河水,首次从岳城水库引水到3大水库并为沿线补充农业、生态用水。2016年“7·19”暴雨洪水发生后,还利用压采等水利工程,引蓄雨洪水3.7亿m3。
二是抓好灌区建设这个重点。谋划实施了3大引黄灌区工程,即在东部以李家岸引黄工程为水源的沧东灌区、在中部以位山(潘庄)引黄工程为水源的运河灌区、在西部以引黄入冀补淀工程为水源的清南灌区,3大灌区控制灌溉面积约150万亩。2015年,沧州市实施了李家岸引黄沧东灌区项目,开辟首条引黄专线——李家岸引黄工程。2016年,沧州市又实施了李家岸引黄与位山引黄连通工程,为两个灌区提供“双水源”。
三是抓实体制改革这个关键。按照“确水权、定水价、创新运行管护机制、培育水权市场”的总体思路,全面推进农业水资源使用权分配、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其中农业水价改革政策已在263万亩农田落地,收取水费1539万元,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全部完成,良性的节水机制和工程管护机制初步形成。同时,形成了海兴县浇地服务公司、献县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东光县推进深层地下水零开采等改革亮点。
四是抓牢地方政府这个主体。沧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调度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针对压采政策和项目主要靠基层落实的情况,市政府建立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日报告制度,即各县(市、区)每日上报有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签字的工作进度表,并且每日在全市范围内通报。市政府还多次组织督查、抽查,进一步提升了各级政府对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视,加快了工作进度。
3年来,沧州市投资近40亿元,实施了100多个水利工程、水资源监控、水源置换及体制机制创新等项目,发展节水灌溉186.09万亩,改造坑塘468个,增加蓄水能力0.5949亿m3,整治渠系2374km,兴建建筑物2916个,安装计量设施5889套,关停农灌机井2163眼,建设市级水资源监控中心1个、县级监控中心6个、地下水位监测点339个、非农用水户水量监测点1010个,发放农业水权证111.26万份,发放“两证一书”4.7万套,累计形成地下水压采能力2.06亿m3,取得了“三提升两改善”的效益。
一是提升了农业生产能力。灌溉费用最高从原来的每亩次30~50元降低了一半左右,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年增产增收15995万元,节地增收2928.3万元,省工效益7870万元。二是提升了改革创新能力。水利改革进一步深化,推动水利建设管理和用水管理进入了科学发展、良性运行的轨道。三是提升了水资源监控能力。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管理有效的水资源实时监控体系,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提供了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支撑。四是改善了群众饮水条件。实施了7个农村生活用水置换项目,使61.8万人具备饮用长江水的条件。五是改善了水生态环境。通过综合治理,压减了地下水开采量,增加了境内河渠、坑塘蓄水量,拓展了乡村周边水域面积,有效改善了区域水环境。据监测,沧州市深层地下水位2015年相比2014年回升0.88m,2016年相比2015年回升3.08m。□
2017-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