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问题任务中理解他人的加工机制*

2017-03-02 01:36代景华梁娇贾
应用心理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分组对象个体

代景华梁 娇贾 宁**

(1.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050200;2.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石家庄050024)

常识问题任务中理解他人的加工机制*

代景华1梁 娇2贾 宁2**

(1.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050200;2.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石家庄050024)

理解他人是指推断他人的心理状态,以及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的心理加工。本研究采用常识问题任务,通过三个实验来考察成人理解他人的加工机制,提出并验证双加工模型。研究发现:第一,个体在理解他人的过程中综合考虑了自我信息和他人信息,提出并验证了双加工模型。第二,反馈作用会改变个体自我模拟所获得的自我信息,从而影响理解他人。第三,他人信息将影响自我对他人的推断预测,片面的他人信息会导致理解他人出现偏差。

常识问题任务 理解他人 加工机制

1 前 言

目前,关于理解他人主要有两种学说,即模拟说和理论说。模拟说认为个体通过自我模拟来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Goldman,1995)。理论说认为,个体将信念和愿望等心理状态通过某种特定的规则系统分析与整合后,建构成理论知识体系来预测他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这些理论就是我们在推断他人心理,预测、解释他人行为所依据的理论(Carruthers,2009)。运用这些理论时就需要将他人的信息作为已知条件来加以推断,以此来理解他人。可见,模拟说强调的是应用自我模拟的信息,“以己度人”来理解他人;而理论说强调的是应用已有理论分析他人信息,以此来理解他人。

那么,自我信息与他人信息是如何帮助个体理解他人的呢?首先,一些研究考察了自我模拟信息对理解他人的贡献。Kelley和Jacoby(1996)利用字谜游戏,证实了被试预测字谜游戏对他人的难易程度时,更多依赖的是自我模拟,支持了模拟说。Koriat和Ackerman(2010)利用联结词对学习任务也发现,只有当被试经过学习并进行自我监测后,才能对他人的认知情况做出准确的预测。还有研究考察了他人信息对理解他人的贡献。Brennan和W illiams(1995)探究在常识问题任务中,被试估计他人将对问题答案做怎样的知晓感判断。他们的研究发现个体能够根据他人的思考时间等信息来推测他人是否知道答案。而近期Mata等人的两项研究(Mata,&Almeida,2014;Mata,Fiedler,Ferreira,&Almeida,2013)考虑到了理解他人的个体差异。他们的研究发现,直觉反应者推断他人将做出怎样的反应时,通常是把自己的想法加在别人身上,很少利用线索信息;而谨慎反应者则会使用更多的线索信息来推断他人,尤其是当他们认为自己比别人好时,预测他人的成绩会更低。

可见,理解他人既可以利用自我模拟的信息,也可能利用他人的任务表现等信息。因此,本研究的实验一将要验证双加工模型,即个体在理解他人时,会综合加工自我信息和他人信息。另外,研究中的实验二和实验三将分别考察自我信息和他人信息对理解他人的影响。

2 实验一:自我信息与他人信息对理解他人的影响

本实验将考察在常识问题任务中,自我信息和他人信息对理解他人的贡献。在本实验中,他人信息包括两类,一类是指他人的任务表现,另一类是指他人的自我监测。

2.1 被试

招募到某大学120名学生,年龄18~24岁(M=20.32岁,SD=1.79),男女各半。被试每两人随机结对,共60对。每对中,一名被试不能获得对方(即他人)自我监测的信息,而另一名被试能获得对方自我监测的信息。根据是否能获得对方的自我监测信息,分为两组被试:未获得他人的自我监测信息组(A组)和获得他人的自我监测信息组(B组)。每组被试60人。

2.2 实验材料

参考Koriat(2008)的实验任务,编制常识知识问题作为实验材料。每道题都有两个选项,且选项都是由1至2个字组成的,如“三国中被刘备誉为‘一身都是胆’的人物是谁?F赵云 J张飞”。将问题编制成常识问题测验问卷,由60名大学生(不参加正式实验)完成该问卷中的问题。选取总正确率在50%至80%的常识性问题作为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共35道问题,其中练习问题5道,正式实验问题30道。

2.3 实验设计

采用2(任务:监测判断,实际操作)× 2(监测对象:自我,他人)×2[分组:未获得他人的自我监测信息(A组),获得他人的自我监测信息(B组)]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被试内因素为任务和监测对象,被试间因素为分组。实验的观测变量为监测判断值和实际操作成绩。监测判断值包括:自我估计值、估计他人值;实际操作成绩包括:自我正确率,他人正确率。

2.4 实验程序

实验任务包括:回答问题、自我估计和估计他人。具体步骤如下:

(1)回答问题阶段。首先,屏幕逐个随机呈现常识问题,要求被试在5s内选择出他认为正确的选项。如果被试没有在5s内作答,记为错误反应。

(2)自我估计阶段。被试回答完所有问题,估计自己答对的题数。

(3)估计他人阶段。每对中的两人互相估计对方答对的题数。在估计他人之前,被试可任选三道题来看对方的答题情况,包括对方的选择和实际正确答案。另外,B组被试还可获得他人(结对中的对方)的自我估计值。

2.5 结果与分析

2.5.1 常识问题任务中理解他人的影响因素

理解他人,指对他人在常识问题任务中表现的估计,以估计他人正确回答的题目数为指标。自我监测,即自我估计值,以估计自己正确回答的题目数为指标。他人任务表现,以他人回答中三道题的正确题数为指标。根据实验程序,A组被试在理解他人之前,获得的信息有自我监测和他人任务表现。B组获得的信息有自我监测、他人任务表现和他人的自我监测。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来考察理解他人的认知加工过程中所依据的线索。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信息组的自我信息与他人信息对理解他人的回归

2.5.2 监测判断和实际操作的情况

对A组和B组自我监测、自我实际成绩、理解他人和他人实际成绩的情况进行分析。其中,实际成绩以回答的实际正确率为指标,分为自我实际成绩和他人实际成绩。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的监测判断值与实际操作成绩的情况

方差分析发现:(1)监测对象的主效应不显著,F(1,118)=1.035,p=0.311;(2)任务的主效应显著,F(1,118)=113.683,p<0.001,η2=0.491;(3)分组的主效应显著,F(1,118)=6.184,p=0.014,η2=0.050;(4)监测对象与分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118)=2.875,p=0.093;(5)任务与分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118),=2.759,p=0.099;(6)监测对象与任务的交互作用显著,F(1,118)=17.761,p<0.001,η2=0.131;(7)分组、监测对象与任务的三因素交互作用显著,F(1,118)=7.756,p=0.006,η2=0.062。

由于三因素交互作用显著,进一步对分组、监测对象与任务进行简单效应分析,比较不同监测对象和任务在不同组上的差异,结果发现:(1)两组被试的自我监测值都显著低于自我实际成绩,出现低估。FA组(1,118)=131.511,p<0.001,η2=0.527;FB组(1,118)=118.498,p<0.001,η2=0.501;(2)在A组,理解他人与他人实际成绩无显著差异,F(1,118)=3.360,p=0.069;在B组,理解他人出现了显著的低估,F(1,118)=27.730,p<0.001,η2=0.190。(3)A组,自我监测显著低于理解他人,F(1,118)=19.944,p<0.001,η2=0.145;B组,自我监测与理解他人无显著差异,F(1,118)=0.042,p=0.838。

2.6 讨论

理解他人的模拟说认为,个体在推断预测他人时,通过模拟自我来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及行为。Decety(2003)认为这可能是一种默认的优势,即个体在推测他人时,首先从自我角度出发,依据自我推断预测他人。这也可以用成年人自我中心错误来解释。研究发现,成人在推断预测他人时也会出现自我中心错误(Keysar,&Horton,1998;Epley,Keysar,Van Boven,&Gilovich,2004;Birch,&Bloom,2007)。而本实验发现,第一组被试在理解他人时,不仅仅依据自我信息,也依据他人信息(他人任务表现)进行了理解他人的调整,从而能够较为准确地估计他人的任务成绩。可见,理解他人时,如果能够提供他人任务表现这类的信息,对于个体对他人认知操作的理解是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由此,本研究提出理解他人的双加工模型,即自我信息和他人信息是理解他人非常重要的线索。

3 实验二:反馈对自我监测和理解他人的影响

实验二将通过提供不同的反馈信息来影响个体的自我信息,从而考察自我信息对理解他人的影响。具体的实验假设是积极反馈会导致自我监测信息的高估,从而使理解他人也出现高估;反之,消极反馈会导致自我监测信息的低估,从而使理解他人出现低估。

3.1 被试

随机选取某大学学生96人,年龄18~22岁(M=20.86岁,SD=1.85),男女各半,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被试每两人随机结对,共48对。每对中,对其中一名被试的所有正确答案给予积极反馈,对另一名被试的所有错误答案进行消极反馈。根据反馈信息的不同,分为两组被试:积极反馈组和消极反馈组。

3.2 实验材料

同实验一。

3.3 实验设计

本实验为2(任务:监测判断,实际操作)×2(监测对象:自我,他人)×2(反馈类型:积极反馈,消极反馈)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被试内因素为任务和监测对象,被试间因素为反馈类型。

3.4 实验程序

实验程序与实验一类似,不同在于:(1)当被试回答问题后,给予不同的反馈信息。积极反馈组正确回答问题后,给出的指导语是:“恭喜您,这道题答对了!”错误回答问题后没有反馈信息;反之,消极反馈组正确回答问题后没有反馈信息,而错误回答问题后,给出的指导语是:“很遗憾,这道题答错了!”(2)为了突出反馈信息的作用,简化任务流程,不再提供给被试他人的自我监测信息。

3.5 结果与分析

3.5.1 理解他人的线索应用分析

两组都是以自我监测和他人任务表现为预测源,以理解他人为预测变量分组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反馈组的自我信息与他人信息对理解他人的回归

3.5.2 积极反馈组和消极反馈组的自我监测与理解他人准确性

对积极反馈组和消极反馈组自我监测、自我实际成绩、理解他人和他人实际成绩的情况进行分析,情况见表4。

表4 积极反馈组和消极反馈组监测判断值与实际操作成绩的情况

分析发现;(1)监测对象的主效应不显著,F(1,94)=3.799,p=0.054;(2)任务的主效应不显著,F(1,94)=2.797,p=0.098;(3)反馈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94)=20.527,p<0.001,η2=0.179;(4)监测对象与反馈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94)=3.140,p=0.080;(5)反馈类型与任务的交互作用显著,F(1,94)=100.678,p<0.001,η2=0.517;(6)监测对象与任务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94)=2.150,p=0.146;(7)反馈类型、监测对象与任务的三因素交互作用显著,F(1,94)=4.285,p=0.041,η2=0.044。

由于三因素交互作用显著,进一步对反馈类型、监测对象与任务进行简单效应分析,比较不同监测对象和任务在不同反馈类型上的差异,结果发现:(1)积极反馈组:自我监测值显著高于自我实际任务成绩,自我高估,F(1,94)=33.821,p<0.001,η2=0.265;理解他人出现了显著的高估,F(1,94)=12.042,p=0.001,η2=0.114;(2)消极反馈组:自我监测值显著低于自我实际任务成绩,自我低估,F(1,94)=95.294,p<0.001,η2=0.503;理解他人出现了显著地低估,F(1,94)=14.088,p<0.001,η2=0.130。(3)积极反馈组,自我监测与理解他人无显著差异,F(1,94)=0.024,p=0.878;消极反馈组,自我监测显著低于理解他人,F(1,94)=16.091,p<0.001,η2=0.146。

3.6 讨论

研究显示,积极反馈组同时出现了自我估计的高估和理解他人的高估;而消极反馈组则相反,出现了自我估计和理解他人的低估。这一结果表明,反馈信息将通过影响自我信息来影响个体理解他人的准确性。对被试的回答进行反馈,改变了被试的自我监测的准确性。而被试在理解他人时,又将以自我监测信息为重要线索,从而导致了理解他人的高估或低估。因此实验二证明,理解他人会以自我监测信息为重要线索,当自我监测信息发生变化时,理解他人的监测判断也会随之改变。

4 实验三:他人信息对理解他人的影响

实验三将通过改变他人的任务表现,来考察他人信息对理解他人的影响,检验实验一提出的双加工模型。实验假设是他人任务优秀表现的信息引起理解他人的高估;反之,他人任务表现很差的信息导致出现理解他人的低估。

4.1 被试

随机选取某大学学生60人,年龄18~22岁(M=19.85岁,SD=1.69),男女各半,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被试每两人随机结对,共30对。每对中,给其中一名被试(A)提供他人任务表现优秀的信息,即对方(B)三题全对的信息;给另一名被试(B)提供他人表现很差的信息,即对方(A)三题全错的信息。根据他人任务表现信息的不同,分为两组被试:他人任务表现优组(优组)和他人任务表现差组(差组)。每组被试30人。

4.2 实验材料

同实验一。

4.3 实验设计

本实验为2(任务:监测判断,实际操作)×2(监测对象:自我,他人)×2[分组:他人任务表现优组(优组),他人任务表现差组(差组)]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被试内因素为任务和监测对象,被试间因素为分组。

4.4 实验程序

实验程序与实验一类似,不同在于:在提供他人任务表现信息时,不再让被试自由选择他人三道题的信息,而是直接给出特定的信息。优组被试获得的对方信息是全对的三道题;差组被试获得的对方信息是全错的三道题。全对三题和全错三题是从被试实际回答中符合条件的题目中随机抽取的。

4.5 结果与分析

对A组和B组自我监测、自我实际成绩、理解他人和他人实际成绩的情况进行分析,情况见表5。

表5 两组监测判断与实际操作的情况

方差分析发现:(1)监测对象的主效应不显著,F(1,58)=0.368,p=0.546;(2)任务的主效应显著,F(1,58)=124.185,p<0.001,η2=0.682;(3)分组的主效应显著,F(1,58)=14.136,p<0.001,η2=0.196;(4)监测对象与分组的交互作用显著,F(1,58)=30.812,p<0.001,η2=0.347;(5)分组与任务的交互作用显著,F(1,58)=66.931,p<0.001,η2=0.536;(6)监测对象与任务的交互作用显著,F(1,58)=11.464,p=0.001,η2=0.165;(7)分组、监测对象与任务的三因素交互作用显著,F(1,58)=148.795,p<0.001,η2=0.720。

由于三因素交互作用显著,进一步对分组、监测对象与任务做简单效应分析,比较不同监测对象和任务在不同他人任务表现分组上的差异,结果发现:(1)两组被试的自我监测值都显著低于自我实际任务成绩,出现低估,F优组(1,58)=55.378,p<0.001,η2=0.488;F差组(1,58)=45.422,p<0.001,η2=0.439;(2)优组:理解他人出现了显著高估,F(1,58)=28.712,p<0.001,η2=0.331;(3)差组:理解他人出现了显著低估,F(1,58)=272.492,p<0.001,η2=0.825。

4.6 讨论

研究结果证实了实验假设,他人的任务表现信息确实影响了理解他人。他人任务表现优组的被试出现了理解他人的高估;他人任务表现差组的被试表现出了理解他人的低估。根据这一结果可以推断,两组被试通过分析获得的他人任务信息(三题全对/全错)会发现,自我与他人存在着差距(自我差于/好于他人)。个体在理解他人时,不是单纯地自我模拟和依据自我监测来理解他人,而是根据他人的任务表现来分析自我与他人的差距,调整对他人认知活动的理解和判断。

5 综合讨论

在实验一中,同时提供了多种自我信息和他人信息,来综合考察理解他人的加工机制。研究发现个体在理解他人时,不仅依据自我信息,而且还考虑到了他人客观的任务表现,甚至是他人的自我监测。这一结果证实了理解他人既有模拟说的自我模拟,又有理论说的理论推理。由此,提出了双加工模型。

实验二关注的是理解他人过程中自我模拟的作用。研究考察了自我信息改变时,理解他人受到的影响。实验利用反馈信息来操作了被试的自我信息,结果发现个体在进行任务的自我模拟后,依据自我的心理状态及行为倾向来理解他人。这一研究结果也证实了理解他人中的模拟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根据模拟说,当个体理解他人时,会对任务进行自我模拟,通过自我模拟获得的经验和感受,来“以己度人”,推测他人在这个任务中的表现。因此,在本实验中,当个体得到积极反馈时,自我监测出现了高估的倾向,认为自己能在该任务中获得较好的任务表现,由此推论他人也能有较好的表现。而当个体得到的是消极反馈时,自我监测出现了低估倾向,也就推测他人在这项任务中也会表现不佳。可见,当自我监测出现高估或低估时,理解他人也就相应地出现了高估或低估。这一结果证实了双加工模型中自我信息影响的这条路径,即在理解他人的过程中,自我线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前人的研究也支持本研究的观点(Birch,&Bloom,2007;李晓东,黄艳秋,刘萍等人,2007)。

实验三关注的是理解他人过程中以理推人的作用,结果证实了双加工模型中他人信息影响的这条路径。他人任务表现优组,由于获得的他人任务表现的信息是三道题全对了,这就导致个体出现了理解他人的高估,而他人任务表现差组,由于获得的他人任务表现的信息是三道题全错了,这就导致了个体出现了理解他人的低估。可见,被试在理解他人时会受到他人信息的影响,当他人信息出现了变化,理解他人的准确性也会受到影响。

综上可知,三个实验虽然都是考察自我线索和他人线索对个体理解他人的影响,但是三个实验的侧重不同。实验一提供了丰富的自我信息和他人信息,结果发现了理解他人的双加工模型,即个体在理解他人时,依据两条信息通道——自我信息和他人信息。个体理解他人的加工过程中,会综合分析自我信息和他人信息:一方面,可以通过自我模拟获得自我信息来理解他人;另一方面,通过分析他人的任务表现和他人的自我监测来客观推断他人的心理状态和认知操作。实验二、三分别验证了实验一的双加工模型中的两个通道:其中,实验二通过反馈改变自我信息来证实了自我信息通道对个体推断预测他人的影响;实验三通过改变获得的他人信息证实了他人信息通道对个体推断预测他人的影响。

6 结 论

本研究在常识问题任务中通过提供自我信息和他人信息,来探讨个体在认知任务中理解他人的加工过程。研究提出了理解他人的双加工模型,即个体在理解他人时,将综合分析自我信息和他人信息。反馈信息改变个体的自我监测,从而影响理解他人。积极反馈引起自我监测的高估,进而导致对他人监测的高估;反之,消极反馈引起了自我监测的低估,对他人监测也会出现低估。另外,他人信息的变化也将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理解和推断。

李晓东,黄艳秋,刘萍,徐健.(2007).成人在错误信念任务上的表现.心理学探新,27(3),44-47.

Barr,D.J.,&Keysar,B.(2005).Mindreading in an exotic case:The normal adult human.In B.F.Malle,&S.D.Hodges(Eds.),Other minds:How humans bridge the divide between self and other(pp.271-283).New York,USA:the Guilford Press.

Birch,S.A.,&Bloom,P.(2007).The curse of know ledge in reasoning about false beliefs.Psychological Science,18(5),382-386.

Brennan,S.E.,&Williams,M.(1995).The feeling of another’s knowing:Prosody and filled pauses as cues to listeners about the metacognitive states of speakers.Journal of Memory&Language,34(3),383-398.

Carruthers,P.(2009).How we know our own mind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dreading and metacognition.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32(2),138-182.

Decety,J.,&Sommerville,J.A.(2003).Shared representations between self and other:A 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view.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7(12),527-533.

Epley,N.,Keysar,B.,Van Boven,L.,&Gilovich, T.(2004).Perspective taking as egocentric anchoring and adjustment.Journal of Personality&Social Psychology,87(3),327-339.

Goldman,A.I.(1995).In defense of the simulation theory.Mind and Language,7,104-109.

Kelley,C.M.,&Jacoby,L.L.(1996).Adult egocentrism:Subjective experience versus analytic bases for judgment.Journal of Memory&Language,35(2),157-175.

Eysar,B.,&Horton,W.S.(1998).The egocentric basis of language useinsights from a processing approach.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7(2),46-49.

Koriat,A.(2008).Easy comes,easy goes?The link between learning and remembering and its exp loitation in metacognition.Memory&Cognition,36,416-428.

Koriat,A.,&Ackerman,R.(2010).Metacognition and mindreading:Judgments of learning for self and other during self-paced study.Consciousness&Cognition,19(1),251-264.

Mata,A.,&Almeida,T.(2014).Using metacognitive cues to infer others’thinking.Judgment&Decision Making,9(4),349-359.

Mata,A.,Fiedler,K.,Ferreira,M.B.,&Almeida,T.(2013).Reasoning about others’reasoning.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49(3),486-491.

The Mechanism of Mindreading during General-know ledge Question Task

DAI Jing-hua1LIANG Jiao2JIA Ning2
(1.He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Shijiazhuang 050200,China;2.College of Education,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24,China)

Mindreading refers to the ability to infer another person’s mental state,explain and predict the behavior of others.Three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mindreading,and testify the dual-processing model.Experiment 1 explored the influence of the self and others’information on mindreading.By using the different feedback information,Experiment 2 changed the participant’s self monitoring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self-monitoring on mindreading.Experiment 3 changed the other people’s information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others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on mindreading.Results showed that:Firstly,mindreading in cognitive tasks comprehensively applies the self and others’information.Secondly,the feedback information changes the participant’s self-monitoring.If the feedback leads to the underestimate of the participant’s self monitoring,then his mindreading will be underestimated,and vice versa.Thirdly,the other people’s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also affects mindreading.

general-knowledge question task,mindreading,mechanism

B849

:A

:1006-6020(2017)-01-0023-08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14205127)“学习情境中对他人认知过程的理解与监控”。

**通信作者:贾宁,男,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e-mail:jnajh@126.com。

猜你喜欢
分组对象个体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分组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