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远森
(上海杉达学院,上海 200136)
摘要:高职职业规划教育必须改革。本文介绍了四段分期与四种方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以及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关键词:高职;职业规划;分期;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256-03
教育乃立国之本,国民的素质、民族的精神、国家的发展皆来之于教育。中国职业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的梦,是人人成才的梦,是尽展其才的梦。上海杉达学院沪东工学院是上海杉达学院和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办学的学院,是一所依托企业背景办学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我们开展了一些企业调查和研讨交流,制定了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专业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同时,我们根据《上海市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十二五”行动计划》,改革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力求培养有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高技能型人才。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紧迫意义
1.大学生就业难是全球性难题。目前,全球年龄介于15至24岁之间的青年人口超过10亿,是历史上青年人口最多的时期,每年约有1亿青年进入劳动力市场;未来10年将有12亿青年进入劳动力市场。中国每年有1000万新增劳动力,按期就业率不足达70%。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职业生涯规划变得热门起来。职业规划可以改善一个人的知识层面,认清目标,指向性更明确,从而有效增强就业能力。
2.中国职业教育前途光明。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2014年6月在京召开。习近平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做出重要指示。着重强调了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个青年成功路上的重要途径,其主要职责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和促进发展就业,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一是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二是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三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政策。
3.高职生直接面对就业问题。高职教育的产品是优秀的人才,这不同于一般的物态产品,不能依靠生产单位——学校去推销,而是必须依靠毕业生主动进入人才市场,自己推销自己。职业规划指导可使高职生对职业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鼓励他们思考,可以缩短学生与企业的距离,使学生在工作后不仅在技术上实现立即上手,在心理上也实现立即适应,不会等到进了企业还是一头混沌,没有自己的方向。
4.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企业与学生最迫切的需求。企业要求学校增加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指导。为了更快地进入工作角色,明确工作发展目标,提高综合职业竞争力和适应力。我们必须给予学生更多的系统指导,这样才能使学生踏入社会后能较好地适应环境,更加健康地发展。
5.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亟待改革。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涉及内容及深入程度各有不同,基本模式是一个学期内结束的纯理论授课。我们认为必须改变习惯性的教学时间和教学方式,为此创新了四段分期与四种方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新模式。本课程旨在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的阐述和生涯规划实践指导,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分析与评价,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本课程的系统教学,一方面能引导学生树立人生规划意识,指导其完成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表》,帮助学生准确定位、提升综合能力、培养职业素养,最终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成长、成才,顺利实现职业和人生规划;另一方面,能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和社会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为学风和校风建设提供较好的途径。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之一:四段分期教学
笔者了解到,大多高校职业指导教育是作为选修课,在一学期内讲授完毕。我们认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同于一般知识性课程,不应该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毕其功于一役,而是必须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就业整个时期。为此,我们的职业规划课程教学不再局限于某个学期或某个阶段,而是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目标和要求分布于每个学期,开展针对性教学。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将学生在校三年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定位阶段、准备阶段、冲刺阶段和就业阶段。結合各阶段的特点,将相应的要求细化到每个学期,设计了《学生职业生涯成长规划表》,每学期初给学生填写本学期的计划,到期末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以便更好地督促学生。
1.第一阶段:第1学期的定位期。
2.第二阶段:第2—3学期的准备期。
3.第三阶段:第4学期的冲刺期。
4.第四阶段:第5—6学期的就业期。
5.学时分配表。
四段分期教学在各学期的课时分配如下。
1.理论教学部分。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分别有:(1)适应大学生活,调整心态,确立人生目标;(2)专业介绍以及学习方法时间管理;(3)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授课的时间都分别是2个学时。第二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分别是职业测评与自我认知和职业生涯规划制定这两个内容,前者的授课时间是4个学时,后者是2个学时。第三学期的教学内容是:职业道德与素质,授课学时为4个学时。到了第四学期的时候学习内容分别是:就业心理指导和就业信息获取与选择,学习内容都是2哥学时。最后第五个学期的时候大家要学习面对的就是:求职简历制作、就业政策与实务、深造与创业和择业技巧、面试、礼仪等情景模拟的内容,授课分别也是2个学时。
2.实践教学部分。(1)校外实践。第一实习单元:实习内容:社会实践(打工、见习等实践活动);实习培养目标:认识职业社会现状;加深职业生涯认识;分析自我、认识自我;实习评估项目:社会实践报告;职业生涯规划;学时数:2学时;年级时间安排:大一暑假。第二实习单元:实习内容:走访本区县就业促进中心;走访人才市场;上就业网站收集就业信息;实习培养目标:获取和处理职业信息;把握就业形势;了解就业市场;了解职业需求;掌握择业技巧;实习评估项目:登入政府就业平台;简历制作;求职策略;学时数:4学时;年级时间安排:大二暑假、大三第一学期。(2)校内实训:①实习内容:模拟面试;实训方式:小组角色扮演;典型面试录像;观摩招聘面试;学时数:2学时;年级时间安排:大二暑假、大三第一学期。②实习内容:表达与沟通训练;实训方式:求职情景训练;学时数:2学时;年级时间安排:大三第一学期。③实习内容:职业礼仪;实训方式:角色扮演、课堂讨论;学时数:2学时;年级时间安排:大三第一学期。
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之二:四种模式教学
我们打破了传统职业教育方式,探索四种模式教学方式,即:理论教学、职业测评、情景模拟和社会实践教学等。这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既能摆脱传统理论课的局限性,又能增强本课程的吸引力。开展“规划—实施—反馈—调整”循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既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又提升了学生的兴趣。
1.理论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重要性,了解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过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要按照课程的进程,开展自我分析、职业探索等活动,提高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理论教学的引导内容包括:适应大学生活,树立人生新目标;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学风、校风;学习方法与时间管理等。理论教学目标及能力培养目标旨在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的阐述和生涯规划实践指导,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分析与评价,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教学和实践,教育大学生以职业目标为导向,合理地安排大学生活,自觉地进行自我塑造,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通过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在认知、知识、决策、技能、心理五个层面均达到以下目标:态度层面、知识层面、决策层面、技能层面、心理层面。
2.职业测评教学。职业测评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对受试者的职业兴趣、性格特征和职业能力倾向等职业发展要素,实施测量和评鉴的心理测试活动。它是一门融现代心理学、测量学、社会学、统计学、行为科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职业测评对大学生就业有很大意义。目标性就业。经过职业测试可以知道自己的特长在哪里,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性格的特质、适合的岗位特质。高职生应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来选择自己的职业,这样才能实现人职匹配。纠正盲高或盲低的择业心态。就现在的大学生而言有两种择业心态:一种是自卑,认为自己哪方面都不突出,有的工作岗位也没有胆量去面试;另外一种就是自负,认为自己什么都好任何岗位都敢去尝试,结果因为自己过于自负导致最后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自己对自己的认知不够。通过职业测评,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纠正了以前的一些不良心态,能够让学生把自己摆在一个正确的位置。扩宽思路,扩大就业范围。一些大学的目光比较短浅,只知道把就业范围锁定到某一个职业上边。调查发现在跨专业、跨行业能够做出好成绩来的人很多。对学生而言,提早对自己的职业做出定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在大学期间提前做准备,以免在毕业之后找工作时出现“本专业的工作不喜欢做,但是喜欢做的工作又不会做”的两难局面。
3.情景模拟教学。情景模拟是指根据对象可能担任的职务,模拟工作情景,编制测试项目,测试项目必须和该职务实际情况接近,给被测试者制造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考核测试者面对出现的问题的解决能力,以此来测评其心理素质、潜在能力的一种方法。比如,角色扮演法,首先向考生介绍一下背景和角色情况,让考生有个大概的了解,模拟时,考生进入角色的身份,去参加活动,完成规定的任务。在模拟会议活动中,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组,以小组形式进行研讨问题,布置活动,决策议题,大家可以自由讨论,相互切磋。情景模拟法具体形式:会议的模拟组织、主持、记录及无领导小组讨论等,近几年采用的这种面试方法,是在借鉴国外先进测评技术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情景模拟法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查内容不仅涉及简单众所周知的知识和简单综合能力,还要有创新能力等复杂的能力与素质,学生通过这样的测评才可能知道自己的不足进而努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所以,学生要想通过情景模拟面试,除了掌握平日演示的基本功,还要具备对事物的灵活处理能力,根据日常经验,在情景模拟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创新,另辟蹊径,寻求新颖高效的解决问題方式。主考人员往往对有勇气打破常规的考生印象深刻,这对于考生成功求职加分不少。
4.社会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贡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实践活动指的是学生有组织参与的、由社会或学校组织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持续一段时间、比较集中的集体性活动。课堂上接收理论知识,社会实践就是将这些所学付诸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能更好地服务与社会,更好地融入于这个社会起到决定性作用。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加速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存在的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目标切合实际,从新定位自己的目标,认清当今社会形势,尽快成为一个独立的人。通过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尽早地体验到社会这个复杂的环境,更早地了解社会,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为将来自行独立发展铺好基石。由于实践能力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毕业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强弱,就成了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的重要因素。
为此我们积极调动社会教育资源,我们实行校外辅导员机制,外聘专家、职场成功校友、职场优秀人物举行举办“沟通、理想、责任”等专题讲座。我院充分体现了校企合作的优势,让学生多感受社会,增加学生提升自身价值的机会。
四、职业生涯规划规划教学流程图
1.论教学:职业知识、职业生涯规划、择业技巧、职场礼仪、求职维权等。
2.职业测评:心理测试:气质、性格、职业能力、人际社交、16PF测试、霍兰德测试。
3.情景模拟、团体辅导、企业讲座、规划大赛。
4.实践教学:简历自荐、应聘模拟、社会调查、实习见习。
5.反馈:规划—实施—反馈—调整。
五、四段分期与四种方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初步效果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我院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取得了良好成绩。我们已经培养了两届学生,根据对两届学生的职业生涯成长规划表的分类统计,了解学生的三年目标,有8%左右的学生想要专升本,约4%左右的学生想要出国继续深造,约1.5%的学生想要创业,其余86.5%学生计划就业。我院这两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都达到98%。通过回访用人单位了解到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基本稳定。在就业形势严峻的2013年2月,我院应届毕业生就业率目前也达到了90%以上。我院毕业生的特点是:对于职业有理性思考,知道并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鲜有盲目性择业;择业目标开阔思维灵活;抗挫折心理素质较好,在各自的职业生涯中不怕失败,善于并勇于拼搏奋斗,取得了可喜成功。我们曾邀请部分毕业生座谈,他们感谢学院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指导他们在人生征途上拼搏奋斗并取得了一定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