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编剧狂

2017-03-01 16:31
中学生天地(B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玛丽纽约同学

期末考试结束后,走出学校已经是午夜12点了。我们一群同学互相逗趣:也就是在纽约,老师才会把考试和课程安排到这么晚吧。真佩服自己“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纽约电影学院,和我同期的编剧专业研究生共33人,不少人因为密集的课程、海量的作业及严苛的考试而退出,顺利毕业的只有23人。

而我,是这一届里唯一的中国学生。

体验“剧本工作室”

开学典礼后,学校通过两轮测试,把我们这届的33个学生分成了6组,每组5-6人不等。我的小组共有5人:韩国男生Jun高中就来美国读书了;西班牙女生Natalia为实现自己的电影梦,辞去了欧盟的工作,漂洋过海来到纽约;约旦女生Tala在纽约大学读完本科,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编剧专业;意大利男生Fabrizio在罗马读完高中后,来纽约陆陆续续地上了很多课,最终发现自己最爱的是编剧。

编剧专业最重要的科目,当然就是教你写剧本。把我们分成若干小组,就是为核心课程“剧本工作室”服务的。每个工作室授课时间都是2个月,由导师带领我们这组人,从最初的点子出发,到最后交出一个长达80-120页的电影(电视剧)剧本。导师并不只看你的剧本质量,你在平时的表现,剧本前期的结构、大纲等,也都会考核。

所有老师当中,Shira的剧本工作室最让我印象深刻。Shira是一位满头白发却精神抖擞的老奶奶,脖子上总挂着美军的军牌,让人对她的过去充满好奇。Shira以要求严格而闻名全校,在第一堂课上,她就拿出了打印好的纪律手册发给大家,让我们面面相觑。Shira最不能忍受的是迟交作业,即使你补交的作业再好,她也一定会狠狠扣分。

工作室的前一个月,是为剧本打基础的。从创意构想到故事框架,经过一次次修改讨论,剧本大纲得到老师的认可后,才能正式开始写作。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们每周至少要完成20页的剧本。工作室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每周的剧本朗读会——大家要把新写的剧本带到课堂上,请同学分角色朗读,听取所有人的意见。

如果今天轮到我的朗读会,那我会在课前把打印好的新剧本分给大家,并在黑板上写好角色分配和旁白的名单。上课时,我先要回顾剧本到了哪个阶段,然后正式分角色朗读。朗读结束后,每个人都要围绕剧本进行发言,提出问题和建议。在Shira的工作室里,我写了一对中国姐妹来到纽约展开新的人生,却因为价值观的分歧,走上了不同道路的故事。大家往往会对剧本里一些因文化冲突产生的矛盾感到困惑,需要我耐心解释,而他们给出的建议,常常会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剧本工作室让我学到了很多,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知道,一个好剧本不是靠编剧埋头苦写的,而是需要接受不同的意见,一遍一遍修改打磨出来的。在美国,更是有“剧本医生”这一职业。

提到编剧,大家首先想到的大概是戴着眼镜噼里啪啦打字的家伙。殊不知编剧专业的学生,还要上专业的表演课。

进入表演教室的时候,我们都非常不安。这里跟平常的教室不太一样,很空旷,随意摆放着一些椅子,还有可移动的道具墙。大家都畏畏缩缩地尽量靠后坐,拿出纸笔准备随时做笔记。教表演的玛丽老师进教室以后,看到我们的样子哑然失笑。她让我们把纸笔收起来,到教室空着的地方围成圈,做热身运动。玛丽教了我们各式夸张的面部动作来放松表情,又让我们发出各种怪声来平复心情,然后让我们做一次前所未闻的自我介绍:说出一个隐藏至深的秘密。这种游戏般的自我介绍刺激了每个人的神经,大家的秘密千奇百怪,有人坦承自己曾经试图自杀,有人和同一个对象结了4次婚……有了共同秘密的我们,彼此更加信任、更加亲近了。

玛丽给我们安排的第一个作业,是写一段某个角色的戏剧独白。对我们来说,这简直是手到擒来,没想到玛丽把独白收上去后,又打乱了发给我们,要我们表演这段独白。我紧张地看了看分到的独白,是一个主唱在乐队首次演出前给队员打气的激情洋溢的独白。我慌了神,这跟我本人的反差也太大了吧。看看周围的同学,大都面露难色。西班牙女生Natalia勇敢地站了出来,平时一向是淑女形象的她演起了一边做饭、一边抱怨的弃妇戏码。这样强烈的反差,让我们都有点震撼,也有点忍俊不禁。等她表演完,玛丽让作者来评价Natalia的表演,也让Natalia谈了自己的感受。我攥紧剧本的手放松下来,当玛丽问下一个谁来的时候,我勇敢地举了手。

该怎么形容当众表演的感受呢?仿佛我站在舞台上,被强烈的光照着,心里没有观众,也没有自己,只有角色。那些台词就是我要说的话,大声地喊出来,给一起奋斗的乐队伙伴们鼓劲是再自然不过的事:“Tonight we show whats we made of, tonight we change the world, tonight we become gods.”带着意犹未尽的兴奋,我完成了表演。同学们报以热烈掌声,我走向座位的路上,好几个人过来跟我拥抱。

大家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完成了一个接一个难度越来越大的表演项目。课程结束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意犹未尽。说句题外话,我们班还真有个同学毕业后留在纽约做了演员。

Pitch是编剧专业一门很重要的课,在美国,推销剧本用的方式就叫做Pitch。Jack老师在课上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电影是个商品,写好剧本不算什么,如何把它推销出去才是关键。不管是电影节的交流会,还是影视公司的项目部,只要有机会,我们就不应该放过。老师夸张地说,如果在电梯里遇到了一位影视业大亨,你就直接Pitch给他听。在电影这个行业里,一切皆有可能。

Pitch是有技巧的,如何在5分钟内把一个电影剧本引人入胜地介绍完,是一门高难度的技术活。一个好的Pitch就是,如果你写的是喜剧,就在推销剧本的过程中,让对方笑上几次。这门课简直把所有人都逼疯了,一周2节课,每节课每个同学都要Pitch。刚开始可以拿着稿子念,到后来必须全程脱稿。从推销本国的神话故事到自己的剧本,每周的压力从写稿子开始,一遍遍修改,然后背下来,在家里对着镜子练,在地铁上旁若无人地练,和朋友打电话也死皮赖脸地请对方听听。上课时,老师听完你的Pitch后,会提出各种问题,你都要一一应对。

课程过半的时候,我们经历了一次漫长的Pitch。从上午9点开始,整个系的学生聚集一堂,每个人有15-20分钟配合展板来讲自己的剧本。等到最后一个讲完,已经是晚上11点了。

不过对于期末考试来讲,这还是小菜一碟,毕竟我们面对的只是老师而已。临近期末,Jack老师对原本信心满满的我們说,他会请3位职业制片人来听Pitch并提出问题,他们可不会对我们手下留情。

最终Pitch那天纽约极冷,为了给制片人留下好印象,我哆哆嗦嗦地在厚大衣里穿了正装。到了会场才发现,来听的不仅是3位制片人,系里的老师几乎都来了。按小组顺序,我排在第4个发言。在我前面的Tala居然卡壳了,半天都没有说出一句话,只好尴尬地提出再准备下,制片人皱着眉头答应了,这也让我更加紧张。“Yue”,听到Jack念我的名字,我微笑着走到3位制片人面前。真正开口以后,我便不再紧张了,句子都不再需要记忆地顺口说出,安排好的笑点也让评委们都笑了。一位制片人说,这是一个非常轻快的Pitch,我写的故事也很有趣。

回到座位上,我终于可以放松心情听别人的了。班上有个美国男生曾在军队服役,去过阿富汗,他的故事与他亲身参与的战争经历有关。平时说话流利的他,在Pitch的过程中声音竟开始颤抖,整个会场安静得只听得到他的哽咽声,最后他还是坚强地完成了Pitch,我们都非常用力地为他鼓掌,制片人也是。

期末Pitch结束后,走出学校已经是午夜12点了。我们一群同学互相逗趣:也就是在纽约,老师才会把考试和课程安排到这么晚吧。虽然是深夜,但联合广场四周的超市和商店门口,人们依然在忙忙碌碌地进进出出。我们相互道别,走向不同的地铁口。明天也许会变得轻松,也许会更加困难,但对于年轻的我们来说,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猜你喜欢
玛丽纽约同学
成为纽约人
我把纽约搬走了
和我一起玩
纽约往事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纽约双管齐下防治拥堵
玛丽的怪兽美容店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也用泥土造人的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