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神舟开舱第一人”

2017-03-01 16:30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李涛返回舱舱门

2016年11月18日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郎草原着陆场成功着陆,景海鹏、陈冬两位航天员从太空回到了地球家园。这一刻,他们完成了生平走得最远的一次旅程,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30天的驻留时间新纪录。

“开舱!”被誉为“神舟开舱手”的李涛在听到开舱命令后,迅速打开舱门,面带着微笑送出了第一声问候:“欢迎你们回到祖国大地!”

这是李涛第11次参加神舟飞船测控回收任务。“每一次都充满挑战,每一次都满怀期待,每一次都感到無比自豪!”他说。

相比火箭发射和交会对接,貌似简单的开启舱门实际上“暗藏玄机”。首先要用专用工具精准插入锁孔,然后通过减压阀平衡舱内外气压。关键是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快,航天员的身体可能一下子适应不了;太慢,则会耽误航天员的出舱时间。这是一个技术与心理并重的职业。

神舟七号返回舱开舱时,由于泄压时操作过快,舱门被内部气压紧紧地吸住,导致开舱时间比预定时间推迟了一分多钟。这让李涛下定决心做到精准判别舱内外气压平衡,无论何种情况下,都要快一秒打开舱门。但由于无法模拟高温状态下开舱情景,李涛只好拿高压锅加热后进行模拟开舱泄压训练,通过减压阀泄压时发出的“嘶嘶”气流声,他逐渐学会了用气流声来判断舱压平衡状态。后来,他创造了30秒内打开舱门的纪录。

李涛为此经常一个动作一天反复练习上千次,有时手酸痛的连筷子都拿不起来。熟悉李涛的人都知道,这份完美的背后凝聚了他千锤百炼的辛勤和汗水。

“有人觉得我是沾了神舟飞船的光,也有人觉得我17年来就干这么一件事应该也是很无聊的。”李涛说,“我觉得都对。确确实实我是沾了神舟飞船的光,它首先让我有了一种内心的神圣感和一种自豪感——一个人竟然成为了祖国航天事业的一个环节,虽然薄如蝉翼,却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点通:又一次完美回收!李涛身着橘红色搜救服、精干如雕像的背影和被烧成青褐色的神舟十一号返回舱舱体,在阳光的照射下,勾勒出一道绝美的画面。激情为使命燃烧——在航天员风光的背后,却有多少默默无闻的支撑!

素材运用:平凡的支撑;祖国,我为你自豪;神圣的责任;最美的相遇,最美的风景……

(资料来源:《解放军报》、新华社、中国青年网)

猜你喜欢
李涛返回舱舱门
Improved functional–weight approach to oscillatory patterns in excitable networks
“ 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安全着陆
李涛:在文物修复世界里另辟蹊径
A short review of the recent progresses in the study of the cuprate superconductivity∗
飞机舱门失效乘客减载计算方法的探讨
运输机尾舱门收放液压控制系统的改进设计
基于虚拟铰链打开机构的舱门提升机构研究
民用飞机复合材料舱门优化设计
李涛 书法作品
实践十号返回舱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