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勇泉
摘 要 目的:观察和评估骨髓细胞学、骨髓病理学联合检查在HMDS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HMDS患者30例,进行骨髓细胞学和骨髓病理学检查。结果:骨髓细胞学联合骨髓病理学检查诊断HMDS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较单独检查高(P<0.05)。结论:骨髓细胞学、骨髓病理学对HMDS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两者联合检查能提高诊断HMDS的准确性。
关键词 骨髓细胞学 骨髓病理学 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3.3; R730.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01-0050-02
Value of the combination of bone marrow cytology and pathology in the diagnosis of hypoplasia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PENG Yongquan**(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the 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 City, Jian 34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combination of bone marrow cytology and pathology in the diagnosis of hypoplasia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HMDS). Methods: Thirty cases of the suspected HMDS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nd the patients were checked by both bone marrow cytology and pathology. Results: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of the combination of bone marrow cytology and pathology in the diagnosis of HMD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either examination (P<0.05). Conclusion: Bone marrow cytology and pathology have certain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HMDSA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methods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in the diagnosis of HMDS.
KEY WORDS bone marrow cytology; bone marrow pathology; hypoplasia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diagnostic value
低增生性骨髓增生異常综合征(HMDS)是一种骨髓增生低下性的造血干细胞疾病,主要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异常的恶性增殖和分化而引发造血细胞功能异常,骨髓增生低下,表现为骨髓低细胞容积和病态造血,临床上极易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低增生急性白血病相混淆而延缓病情的诊治。骨髓细胞学是临床上检测HMDS的基础方法,但其检测的准确性较低[1]。骨髓细胞学联合骨髓病理学诊断HMDS,能获得更多的诊断信息,对确诊率的提高十分有利。但临床上关于骨髓细胞学、骨髓病理学及其联合对HMDS诊断的研究甚少,故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疑似HMDS的30例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学及病理学检查,旨在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对HMDS的诊断价值,总结HMDS的骨髓细胞学和骨髓病理学特点,为临床诊断HMDS提供真实可靠的研究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疑似HMDS患者30例,进行骨髓细胞学和骨髓病理学检查;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43~55岁,平均年龄为(48.25±3.65)岁;患者的外周血检查均显示有两系或两系以上细胞减少。
1 . 2 检查方法
①髓细胞学检查:在髂前上棘或髂后上棘穿刺抽取骨髓,进行骨髓涂片观察。骨髓细胞学检查的阳性标准为:患者骨髓存在病态造血,且骨髓涂片常表现为两系或三系的病态造血、无病态造血。②骨髓病理学检查:通过穿刺采集骨髓制成切片进行常规检查。采用塑料包埋,进行Gomorri染色观察,阳性结果判定参照骨髓病理学诊断标准[2]。
1 . 3 观察指标
①骨髓细胞学、骨髓病理学及其联合诊断HMDS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②HMDS的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③HMDS的骨髓病理学检查结果。
1 . 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 1 骨髓细胞学、骨髓病理学及其联合诊断HMDS的结果
以多种方法联合检测,并结合本院医师的临床经验作为确诊HMDS的“金标准”[3]。 骨髓细胞学检查诊断HMDS的敏感度为76.00%,特异度为60.00%,准确性为73.33%;骨髓病理学检查诊断HMDS的敏感度为84.00%,特异度为80.00%,准确性为83.33%;骨髓细胞学与骨髓病理学联合检查HMDS的敏感度为96.00%,特异度为100.00%,准确性为96.67%。骨髓细胞学与骨髓病理学联合检查HMDS的准确度明显高于单独使用骨髓细胞学诊断或单独使用骨髓病理学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 2 HMDS的骨髓细胞学及骨髓病理学检查结果
HMDS患者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HMDS中均存在粒、红、巨核系病态。粒系病变表现为:类巨幼变,颗粒增多或减少;红系病态表现为:幼红细胞类巨幼变,含Howell-Joiiy小体,母子核等;巨核系病变表现为小巨核。HMDS患者骨髓存在病态造血,且骨髓涂片常表现为两系或三系的病态造血、无病态造血。
HMDS患者骨髓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HMDS中造血面积为(19.78±4.96)mm2,巨核细胞数为(1.79±0.96)个/mm2,可见原始细胞灶,且存在 ALIP现象,存在病态巨核细胞。HMDS组的Gomorri染色(+)~(++)。
3 讨论
H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骨髓的病态造血和血细胞减少[4-5]。临床上,由于HMDS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外周血检查和骨髓涂片检查结果较相似,故很难辨别,容易误诊,延误患者病情的救治[6-8]。大量资料研究证实[9],骨髓病理学是确诊HMD的必要手段。国内学者研究表明[10],HMDS的骨髓细胞学检查仅能发现其骨髓细胞各系的病态造血情况,而骨髓病理学检查能有效获取更多诊断信息,如造血面积,原始细胞灶和Gomorri染色等,对确诊率的提高十分有利。但临床上关于骨髓细胞学、骨髓病理学及其联合对HMD的诊断价值的研究甚少。本研究通过对30例HMDS进行骨髓细胞学、骨髓病理学联合检查,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对HMDS的诊断价值。
研究结果显示,以多种方法联合检测,并结合本院医师的临床经验作为确诊HMD的“金标准”。骨髓细胞学检查诊断HMDS的敏感度为76.00%,特异度为60.00%,准确性为73.33%;骨髓病理学检查诊断HMDS的敏感度为84.00%,特异度为80.00%,准确性为83.33%;骨髓细胞学与骨髓病理学联合检查诊断HMDS的敏感度为96.00%,特异度为100.00%,准确性为96.67%。骨髓细胞学与骨髓病理学联合检查诊断HMDS的准确度明显高于单独使用骨髓细胞学诊断或单独使用骨髓病理学诊断,提示骨髓细胞学与骨髓病理学联合检查诊断HMDS,能获得更多的诊断信息,显著提高了临床诊断HMDS的敏感性、特异度和准确性。HMDS患者的骨髓细胞学特点为:均存在粒、红、巨核系病态。粒系病变表现为:类巨幼变,颗粒增多或减少;红系病态表现为:幼红细胞类巨幼变,含Howell-Joiiy小体,母子核等;巨核系病变表现为小巨核。HMDS患者骨髓存在病态造血,且骨髓涂片常表现为两系或三系的病态造血、无病态造血。HMDS患者的骨髓病理学特点为:造血面积为(19.78±4.96)mm2,巨核细胞数为(1.79±0.96)个/mm2,可见原始细胞灶,且存在 ALIP现象,存在病态巨核细胞。HMDS组的Gomorri染色(+)~(++)。
综上所述,骨髓细胞学、骨髓病理学等不同检查手段对HMDS具有一定的鉴别意义,且两者联合检查能发现更多确诊HMDS的血液学和形态学信息,显著提高确诊HMDS的敏感性、特异度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汪洪毅, 王伟, 崔中光, 等. 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7例临床分析[J]. 山东医药, 2013, 43(16): 21-22.
[2] 陈辉树. 血液病骨髓活检病理诊断[J].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0, 14(5): 321-324.
[3] Bennett JM, Orazi A. Diagnostic criteria to distinguish hypocellular acute myeloid leukemia from hypocellular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and aplastic anemia: recommendations for a standardized approach[J]. Haematologica, 2010, 94(2): 264-268.
[4] 王瑜琛, 陈颖洁, 赵昌盛, 等. 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J]. 吉林医学, 2010, 31(12): 1594-1595.
[5] 邱胜芳, 密夫龙. 低增生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特点及与再障的异同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4, 20(3): 27.
[6] 薛丽凤, 王小钦, 林果为. 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诊断[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0, 8(1): 108-110.
[7] 赵生敏, 高弘, 文振宇, 等. 骨髓病理学、外周血涂片、骨髓細胞学联合检查在Hypo-MDS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 15(6): 549-552.
[8] 汤波. 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形态学鉴别诊断[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3, 22(5): 448-451.
[9] 李海金, 史杏英, 时峰, 等. 骨髓组织病理学检查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意义的探讨[J].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0, 6(2): 86-87.
[10] 黄俊, 邓明凤, 陈永玲, 等. 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检查诊断[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4, 24(16): 2371-2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