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长清
生态文明是指通过运用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不断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构建节约能源资源和有利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推动绿色增长,从而实现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湖南省委、省政府在2012年出台了《绿色湖南建设纲要》;2016年,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又将“生态强省”列为“五个强省”目标之一,将绿色湖南从概念层面转化到操作层面、项目层面、政策层面,使之影响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我想探讨3个问题: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什么是生态强省、如何建设生态强省?前两者其实是关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的认知问题,后者则是如何做到既有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的操作问题。
一、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
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作出了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好了顶层设计,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生态工作如此受到中央的重视尚是首次。国际上,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实际上就是建设生态文明。国内,绿色浙江、绿色江苏、森林云南等建设如火如荼,说明社会各界都在普遍重视生态文明。
首先,从经济背景看,建设生态文明是不得不为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近67.67万亿元,世界排位从90年代的第10位上升到了现在的全球第2位,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这一方面得益于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则是得益于“三驾马车”:一个市场、两个支柱、三个红利。一个市场,是指国际市场。自1992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就获得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国际市场,实现了外资投入的巨额增长和进出口值逐年攀升。两个支柱,是指房地产业和汽车产业。这两者带动力很强,拉动了运输、装备制造、基础建设等一长串产业链。三个红利,是指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和环境红利。这三者提供了低廉的生产成本,使中国产品赢得了市场、使中国经济赢得了竞争。
但是,深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其背后,是对资源的巨大消耗、对环境的巨大破坏,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耗国。30年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之路,其代价是雾霾频发和对群众身心健康的损害,从这个层面看,推进绿色发展不全是主动选择,更多是被动应对,是不得不为。
第二,从生态背景看,建设生态文明是不能不为之。当前的生态状况如何,大家从生活中、从媒体中、从出行中,乃至从《世界末日》等好莱坞大片中感知,从精准的角度看: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平均升高0.75摄氏度,北极冰盖减少42%,海平面上升50厘米,有关权威机构预测,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到2035年,马尔代夫、图瓦卢等岛国将会变为一片汪洋,全球将有2亿人沦为“气候难民”。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表明,中国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达433.28万平方公里,即意味着我国45%左右的国土不宜人居;以近5年来年均削减2424平方公里沙地的速度计算,全部恢复所有沙地则需1700多年;一些其他方面的生態问题也同样触目惊心,全国受污染耕地达1000万公顷,占1.2亿公顷土地的8.3%;全国7大水系的26%、9大湖泊中的7个是五类和劣五类水质等等。社会各界的共识是,如果还不推进绿色发展,美丽中国将不可能成为现实。
第三,从民生背景看,建设生态文明是不容不为之。现在提民生,再不是只讲温饱,而是讲小康更要健康。据科学家研究,人的寿命,遗传因素占20%左右,其他取决于食物、空气和水的质量。城市居民一到周末就往乡村跑,图的就是一口清新空气、一口干净水、一口生态菜。青山绿水掩映下的民生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治山治水治空气,重享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美丽家园。
第四,从文化背景看,建设生态文明是不可不为之。过去,农耕文化强调的是一种约束,法文化让人不违法,儒文化让人不违礼。现在,工业文化以横扫一切的资本追逐和永无止境的个人欲望,造成人们生活方式的大拐弯,带动生产模式的大转折。所以,我们要反思过去走过的100年、200年,要重提对自然的悲悯之心、敬畏之心,要回归到对自然的尊重、对规律的遵守。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以及我国古黄河都是文明的发祥地,也都曾是森林茂密、水草丰盛的富饶之地。由于森林植被破坏,文明进程嘎然而止,甚至烟消云散。有人讲,“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工业化模式主导的文化系统已经走到了尽头,现在建设生态文明不可不为。
二、绿色大省并不等于生态强省
提及湖南,人们往往第一反应就是山清水秀,一张亮丽的绿色名片。毫无疑问,湖南是绿色大省,保存了全世界同纬度地区最丰富的物种资源和绿色生态,同纬度的国家如尼泊尔、阿富汗、沙特阿拉伯、埃及,省份如广西、贵州,或是黄色的无垠沙漠,或是青色的斑斑石漠,但湖南拥有令人注目的绿色,全省有高等植物4859种,为全国的17.8%;已监测到的鸟类有438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三分之一。2015年底,全省林业用地面积1293万公顷,湿地面积102万公顷,分别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4%和4.81%;森林覆盖率59.57%,远高于全国21.66%和全球31.8%的平均水平。据专家测算,2015年全省森林、湿地的储碳、放氧、蓄水、固土、保肥等主要生态效益价值达12168.4亿元。
但我们又毫无忌讳地说,湖南还不是生态强省。生态强省较绿色大省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生态强省的生态理念入心、生态系统稳定、生态功能齐全、生态文化繁荣,不仅有“绿量”,而且更有“绿质”,不仅有数量上的“大”,更有质量上的“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就生态区位来说,一湖三山四水是我们过去的自豪,但现在这份自豪多少已缺乏几分底气。
从“山”看,绿化任务尚维艰。目前,全省还有130多万公顷石漠化地和13万多公顷重金属污染地需要治理,60多万公顷坡耕地需要退耕还林,50多万公顷宜林荒山、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等裸露山地急需绿化。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干旱半干旱、造林成果难以巩固的区域,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特别是开矿、采石、取土等活动对山的破坏极其严重。据统计,全省主要干道两旁33.5平方米以上的“天坑”达4万公顷。要让这些山体绿起来,全省至少需3年时间,投资不少于10亿元。
从“水”看,丰沛难掩断肠愁。全省境内河长5公里以上河流5341条,总长度达9万公里,是名符其实的水资源大省。其中,湘江干流全长950公里,流域年均水资源量797亿立方米,占全省的47%;流域面积8.5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0.3%,承载着全省60%左右的人口、75%以上的生产总值。但丰沛的水情,却难以掩盖“藏污纳垢”的尴尬。作为湖南母亲河的湘江,因过度的开发,早已不堪重负。沿江工矿企业无序排放,重金属排放量一度占到湖南的70%,全国的18.7%。湘江水一度几乎不能饮用,“四大家鱼”产卵场由88公里江段萎缩至39公里,产卵季推迟20~30天,许多特色鱼类资源罕见或灭绝。其他水系污染虽比湘江要稍好,但也都处于不能让人放心的境遇。
从“林”看,提质增效路漫长。湖南林业不缺数量,但缺少质量。全省森林覆盖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3倍,但每公顷林木蓄积量只有 51.45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7.2%;县以上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59平方米,低于全国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16平方米。森林结构纯林化现象十分突出,针叶林多,阔叶林少;人工纯林多,天然混交林少;速生丰产林多,珍稀树种少;中幼龄林多,成过熟林少。此类现象的直接后果是生态系统低质化、生态功能低效化,既难以维护生态系统安全,更难以满足人们对森林生态的多功能需求。特别是林业基础设施薄弱,群众生态体验设施缺乏,森林湿地难以感知,生态资源还未有效转化为优质的生态产品和公共服务,绿水青山没有变成金山银山。
从“田”看,盛名之下是沧桑。“湖广熟,天下足”,从明代起,湖南就是天下的粮仓。但近年来,全省却在为粮食产销而发愁。究其原因,就是农业污染太严重,食品质量不达标。再就是水土流失严重,中、轻度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大,尤其是2006年实行耕地占补平衡以来,我省利用低丘缓坡地5.78万公顷,不仅造成林地减少,而且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对于很多出生并成长在农村的人而言,能明显地感觉到现在的泥田土层变薄了,鱼虾变少了,美丽的田园风光只能停留在记忆中了。
从“湖”看,浩荡不见梦难圆。八百里洞庭湖曾是无数湖南人的骄傲。但今天再看洞庭湖,“洪水一片,枯水几条线”,围湖造田、三峡蓄水等一系列人为干扰致使湖面在萎缩,现在的面积与南北朝时代的高峰相比,已锐减1/3。尤为可怕的是,今天的洞庭水也不是昔日的甘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不当早已造成湖水总磷、总大肠菌群、氨氮、悬浮物、高锰酸盐指数等超标,湖区群众守着大湖无水喝,鱼类和野生动物种类也在不断减少。再不采取果断拯救措施,洞庭湖也将成为历史。
此外,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湖南也还存在诸多不足,林地、湿地仍然是被侵蚀、被出卖获利的重要工具,保护森林、爱护动物、亲近自然的生态意识还未在全社会形成共识,绿色出行,低碳出行等公民生态价值观还未在全社会形成风尚。要实现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愿景,我们确实还需“而今迈步从头越”。
三、如何实现生态强省
人类活动离不开生态圈、经济圈、社会圈。生态圈保护得好、建设得好,可以支撑经济圈、社会圈;生态圈出了问题,经济圈、社会圈将失去根基。三圈之间相互依存、共生共荣。所以,要实现生态强省,必须把握四点:生态平衡是基点,转变方式是难点,绿色发展是要点,生态建设是重点。
第一,尊重生态平衡这个基点。万事万物皆有极限,皆有平衡。生物圈经过上亿年的演进,有生长,有供给,有消耗,有平衡,就如人的体肤毛发,虽有损失,但可修复。人类一切活动都必须尊重、考虑生态圈的基本平衡。远如古巴比伦、古埃及文明的陨落,近如古楼兰、古敦煌文明的消失,都因为破坏了这一平衡。建设生态强省,不论林业、水利行业,还是环保、建设部门,都得形成一个共识,即维护湖南生态系统的动态均衡是建设生态强省的基线,就是要在生态圈可修复的限度内生产,可承载的范围内活动,可支撑的极限内消耗。让全社会真正树立起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第二,抓住绿色发展这个要点。绿色发展最大的要义还是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国家要生态、百姓要生存的矛盾。既不能以牺牲绿色和环境为代价追求GDP,也不能只讲保护不讲发展,让老百姓守着青山绿水过穷日子,而是要善于创新机制、转变发展模式,让老百姓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解决办法就是要让生态环境有价值,让生态环境不再是免费的午餐。破坏多少,必须修复多少;排放多少,必须治理多少。只有实行生态资源的高代价,才能解决污染问题、破坏问题、生态问题。据国家权威机构监测发布,全省森林年固碳、释氧、储能、蓄水、保土保肥等森林生态效益总值高达1.01亿元,但这只是潜在价值,还没有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有力杠杆。绿色发展最大的责任是要注重生态公平。生态不公平主要表现区域之间存在“我破坏、你治理”的不公平,代际之间存在“吃子孙饭、造子孙孽”的不公平。生态公平与教育公平、分配公平一样影响全局,每一个人都应接受生态约束,每一个地区都要履行生态责任。
第三,突破转变方式这个难点。具体来说,一是转生产方式,推行绿色生产。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4个环节中,生产起决定作用。生产就是做“蛋糕”,生产什么才能分配什么,生产多少才能分配多少。为此,推行绿色生产是源头环节、根本环节。绿色生产的核心就是要提高资源消耗效率,这方面湖南低于中国,中国低于世界。提高资源效率的方式很多,其中一条就是集约。比如,一个县一个园区,导致重复建设、同质发展严重,全省如果分区域集中建成几个大的开发区,实行飞地招商、集中建设、各计其功,则可能成本最低,效率最高。二是转消费方式,推行绿色消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1.6%,而湖南仅40%。可以说,湖南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体,建设生态文明,短腿在绿色消费,潜力也在绿色消费。为此,要打造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有利于提高幸福指数的消费产业。三是转利用方式,推进节能减排。资源的利用方式不同,效率就不一样,我们要选择效率最高、最可持续的那一种,特别是要加快改变原有的低效利用方式。
第四,突出生态建设这个重点。生态承载力是发展之基,生态建设就是对生态承载力的建设。怎么提高生态承载力?就是要把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治湖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促进湘、资、沅、醴“四水”治理协同,湘江、洞庭湖“江湖”保护联动,通过对自然生态进行系统的保护、治理和修复,倒逼全省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增强生命共同体的活力。一是做减法和除法,即减负、保护。如,木材限额采伐就是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减负,守住耕地红线就是对农田生态系统的保护。所以有必要进行森林禁伐减伐,分步骤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管控好耕地、林地、水资源、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生态红线,完善水系林网、农田林网和骨干道路林网等生态安全网络,有效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二是做加法和乘法,即恢复、提升。自然具有自我修复、自我净化功能,但自然演进的速度较慢,我们可以通过人工帮助其加快修复,优化自然生态功能。比如,城市绿化,就应考虑生态功能,而不仅仅是美化功能。城区1.5米以下为铅元素聚集区,就应在城市绿化的下层栽培吸铅植物,实现生态功能的最大化。还如,皮薄土浅的山坡,宜植灌木但不宜植高大乔木。因为,几百毫米的降雨量,几千个立方米的生物量,一旦大雨冲刷,非但不能固土保肥,反而容易酿成泥石流。所以,我们要强化生态修复。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继续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生物多樣性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快推进长(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和退化防护林修复,使湖南的森林不仅有数量,而且更有质量。
建设生态强省,既要从宏观层面、技术层面、概念层面把握,更要从行动层面、操作层面来参与。毕竟绿色生活,人人共享;绿色发展,人人有责,我们不能只求绿色享受,却不担绿色责任。国外,最漂亮的花园都是私人的,大家以向社会贡献绿色为荣。因此,建设生态强省,只有每个人都扛起肩负的绿色责任,以个人带动家庭,以家庭影响社会,以生活影响消费,以消费影响生产,全社会共建共享,绿色梦想才能早日实现。
生态建设易毁难修,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续。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我们都应当时刻牢记时代的责任,即生态文明、生态约束、生态责任。让我们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早日实现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愿景!(本文为作者2016年12月在省直单位干部专题研修班上的讲话,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