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龙++毛建凤
摘要:指出了幼林抚育是提高造林成效、巩固造林成果的重要森林经营技术。阐述了幼林抚育的内容及幼林抚育技术措施,提出了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开展幼林抚育,积累和推广先进的幼林抚育经验,以提高幼林抚育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幼林抚育;郁闭;土壤;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S7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1002003
1森林抚育
1.1森林抚育定义
关于森林抚育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论述。《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对森林抚育的定义为森林抚育是指从森林发生至森林主伐利用前一个龄级,所实施的改善林木生长环境和调整林木关系,旨在实现森林速生、优质、丰产的经营措施 。新发布的《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2015)定义森林抚育是从幼林郁闭成林到林分成熟前根据培育目标所采取的各种营林措施的总称,包括抚育采伐、补植、修枝、浇水、施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以及视情况进行的割灌、割藤、除草等辅助作业活动。
从以上对森林抚育定义看,两者最大的差异是在森林抚育的初期,初期的不同直接导致森林抚育对象范围的不同,前者包括了造林后经检查验收保存率达到合格要求到幼林郁闭这一时期的幼林,而后者不包括这一阶段。
1.2对森林抚育认识
笔者认为,森林抚育应该是从新造林地的造林保存率经检查验收合格时开始,至林分成熟时为止,根据培育目标所采取的各种营林措施的总称。在新造林地的造林保存率经检查验收前的未成林抚育,是造林工作的组成部分,目的是确保造林种植的幼苗幼树成活或适应环境气候的变化;而经造林保存率经检查验收合格后至林分郁闭前的新造幼林,应当列入森林抚育的对象,这一时期的森林抚育对提高造林苗木保存率和成林成材十分重要,其森林抚育重点是作用于环境,是调整林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以松土、除草、扶苗、灌溉、排水、施肥、间作、病虫害防治等为主。幼林郁闭后至森林成熟前的森林抚育,主要作用于林木,通过对林木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以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从而促进林木生长,改善林木品质。
2幼林抚育的重要性
幼林是乔木树冠遮蔽地面没有达到20%以上尚未长成的树林,包括人工幼林和天然幼林。幼林抚育是使幼树在适宜的土地上扎根生长至郁闭前这一时期所采取的各种人工技术措施。在林木的成长中,这个时期是最需要呵护的生长发育关键阶段,对森林形成的进度、林产品的速生丰产稳产关系极大。这一时期的矛盾主要是林木与外界环境关系之间的矛盾。幼林抚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改善林木生长所需要的光、热、水、气、土、肥等环境条件,使之更适合林木迅速生长,从而达到较高的保存率并在缩短郁闭时间,较快形成森林环境,为尽快地发挥森林多种效益奠定基础。幼林是幼龄林阶段的一部分,当幼林郁闭后,就真正进入幼龄林。
3幼林抚育
3.1幼林抚育内容
幼林抚育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主要作用于环境的土壤管理和保护,包括松土、除草、灌溉、排水、施肥、间作等,以改善林木生长的环境条件,使林木在与不良环境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另一方面是作用于林木的幼林管理和保护,包括间苗、除蘖、补植、防火、防病虫等,以提高林木抵御不良环境的能力,使之迅速健康地成林成材,发挥森林效益。
3.2幼林抚育技术
3.2.1土壤管理和保护
(1)除草、松土。杂草由于生命力强,根系盘结,生长迅速,林木郁闭前,杂草能较快地占领林地地面和地下空间,在地面上形成侧方和上方庇荫,在地下与林木争水争肥,部分半灌木型杂草如紫茎泽兰能分泌有毒有害物质,抑制林木生长,并极易滋生病虫害。因此,及时对幼林开展除草、松土,是促进幼林迅速生长的基础条件。
除草及松土技术应根据树种和林地立地环境条件、造林密度、经营强度等的不同而不同。同一块林地上两项技术措施可以同时进行。在土壤水分充足、立地条件较好的造林地,可以只除草而不进行松土,在杂草杂灌丰茂的造林地上,应选割除杂灌杂草,然后再松土,挖除草根或灌木根兜根桩,注意不要伤害幼树幼苗。
除草、松土的深度,应根据土壤条件和幼林生长情况而定,在距苗木近的地地方應浅一些,在距苗木稍远的地方深一些,以不过多伤害幼树根系为原则。造林初期、或土壤疏松、或浅根性树种,松土宜浅;随着幼树年龄增长、或土壤板结、或深根性树种、或根系再生能力强的树种,可以适当深松土(20~30 cm),以改善土壤条件,促进林木快速生长。
除草、松土的时间和次数,要根据树种生长发育特点、土壤水分养分状况和杂草生活习性而确定,并兼顾经济和生态效益。一般地,慢生树种或前期生长较慢的树种,一年2~3次,在凉山第1次一般在雨季来临杂草刚开始生长发芽时,第2次在秋季杂草开花结实前进行,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冬季开展一次抚育,这时候幼树幼苗处于冬季休眠状态,松土时可以将杂草杂灌根清除,即或是损伤了幼树幼苗部分侧根,经过冬春恢复,也对来年 幼树幼苗生长不会产生较大影响。随着幼树生长,幼林逐渐郁闭,松土、除草次数可以减少为每年1~2次,直到幼林全面郁闭或幼林平均高超过灌草层的最大高度为止。
化学除草工效高、成本低,只要药物和技术措施得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条件、技术条件许可,可以采用化学松土、除草,但要以除去杂草杂灌、不伤害幼树、不产生药害、不污染环境为第一要务。
(2)灌溉、排涝。由于造林对土地的要求较低,造林地多集中在地形复杂、气候和土壤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由于受技术条件、环境和经济条件限制,灌溉、排涝、施肥还没有成为我国大多数人工林的常规森林抚育措施。近年来,随着我国森林分类经营区划、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造林生产不断走向集约化,灌溉、排涝、施肥的面积和范围正不断扩大。
造灌结合,浇足定根水,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造林验收后,通过灌溉可以提高幼苗幼树的造林保存率,促进幼林生长;不适合在干旱地区生长的树种,通过灌溉可以改善造林地土壤水分和养分状况、林木空气湿度,维持其正常生长。
灌溉的用水量及深度,随树种的生态学习性不同而不同,一般幼林的灌溉深度以50 cm左右,1 hm2用水量大约500 m3,以保持土壤最大含水量在60%以上为宜。灌溉间隔期视气候、土壤墒情、树木年龄而定,降水量多、蒸发量小、土壤含水量大、树木年大时,灌溉次数可以少一些,间隔时间长一些,反之应多一些,间隔时间短一些。
(3)施肥。施肥是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叶面积、改善幼林营养状况、提高林木生物量积累、缩短成林年限、促进林木速生丰产最直接的措施之一。
施肥的种类随土壤肥力、酸碱性、树种和培育目标的不同而不同。林木施肥应以缓释、长效肥为主;对于以木材生产为主的用材林,应以氮肥为主,辅以微量元素肥料;对于土壤酸度较大的造林地,应适当增加碱性肥料施入量;春季或雨季来临前施肥,宜以氮素肥料为主,辅以磷、钾、錋、锌、铜等微量元素肥料,而在秋季或年生长周期结束前,应少施氮肥,适当增加微量元素肥料施用量,以有利于林木木质化。对于经济林来说,林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施用肥料的种类、数量,有较大的不同,并且随树种的不同而异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采用配方施肥,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在林木的成长过程中,施肥时期以三个时期为主,即造林前后、全面郁闭后和近熟林时期。造林前后结合整地施足基肥,直接造林时可结合肥料拌种、结合拌菌根土(或醮泥浆)进行施肥,结合松土、除草采用开沟施用追肥,也可以全面撒施。全面郁闭后和近熟林时期,林木施肥主要采用人工撒施或飞机施肥。栽植造林、松土、除草、灌溉、排水可以结合进行,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间作。林下间作,既能以短养长,又能促进林木迅速生长,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时,鼓励退耕农户间种绿肥及其他矮杆作物,以充分利用地力,增加退耕农户收入。林下间种应以林为主,选择适宜的间作或套作品种,保证幼树有足够的地上地下营养空间和生长空间,做到以间促林。
间作品种在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习性上与造林林木要存在互补关系,如果是深根性造林树种,要选择浅根性的间套作品种;土壤肥力差的造林地最好选择具有固氮作用的品种,或种植绿肥同时定期埋青以增加土壤养分;间套种作物与造林树种没有共生病虫害,不存在病虫害的转主寄主关系。总之,间套种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造林地的地上地下空间和自然力,使单位面积获得最大的产出,收获更多的生态和经济产品。在土壤管理和保护中,要注意不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不能造成林地生产力衰退。
3.2.2幼林管理和保护
(1)间苗和补植。在个别造林地,由于采用丛状植苗或播种造林,随着幼林生长,同一个栽植点中由于个体多,地面和地下空间不足,引起幼树生长不良,必须间苗。间苗的时间,随幼林生长、造林地立地条件而确定,速生树、立地条件好的造林地,如杨树、直杆桉等,间苗时间宜早,一般是在造林当年或次年;对于一般造林树种,则可推迟到造林检查验收合格后的第2年或第3年。间苗的次数,本着留优除劣的原则,可一次进行。补植可以在造林后每一年的苗木萌动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补植时宜使用与造林树种相同的同龄大苗,或根据经营方向需要补植进耐荫树种或混交树种,与前期造林树种形成良好的共生互荣关系。补植造林方法、技术要点,与新造林相同。
(2)除蘖、摘芽和修枝。对于刺槐、泡桐、杨树等萌蘖能力强的树种新造林,或采用截干造林,极易发生萌条而影响主干生长,因此有必要及时除蘖,使每株选择保留一个健壮的主干,以能够培育出通直干形的良材。摘芽是在侧芽尚未形成时及时把芽抹掉,以培育出人们需要的干形或冠形。修枝主要是针对阔叶树如部分栎类、相思、刺槐等,适当修枝以保持林木顶端优势,集中养分输入,促进高生长和径生长。除蘖、摘芽和修枝时间宜早不宜晚,当早春林木吐新时适时安排开展此项技术工作,并在一年中的林木生长期根据需要安排1~2次除蘖、摘芽或修枝,可以有效提高幼林抚育效果。
(3)幼林保护。幼林保护是幼林抚育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幼林保护包括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和极端恶劣天气预防。在旱季要加强火情监测、瞭望、预报,一旦发生火险火情要及时“扑早、扑小、扑了”。森林病虫害防治要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方针,通过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综合的防治措施,实现有害不成灾、有效保护环境的目的。应结合具体地区情况不同,加强对极端惡劣天气预防。如在凉山州高海拔地区或某些地势低洼处,容易发生霜冻和雪折,因此在造林时要注意合理选择树种,尽量营造混交林;在干热干旱河谷地区,容易遭受高温日灼危害,在幼林抚育时要加强土壤管理,避免强阳高温天气进行松土除草作业等。
(4)幼林检查和建档管理。幼林检查应每年进行一次,方法可以采用标准行法或标准地法,面积一般在造林面积的3%左右,检查时间一般在秋季落叶后进行,检查内容包括单位面积幼树株数、当年生长情况、典型植株分析等。幼林抚育管理和施工单位要建立自造林合格时起至幼林郁闭时止的逐小班的幼林抚育档案,记载幼林抚育的技术措施、抚育工作量、年度幼林检查情况和林木生长动态,以总结积累幼林抚育管理经验,改进幼林抚育管理措施,提高幼林森林抚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孙鸿烈.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2]中国国家质监总局.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2015[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
[3]李林光.中幼林抚育改造中的三大效益问题探讨[J].绿色科技,2016(9).
[4]黄建辉.竹柏山地造林技术及其幼林生长情况调查[J].绿色科技,2011(7).
[5]王清华.探究中幼林抚育中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林业产业,2016(7).
[6]王浩然.林木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J].北京农业,2013(3).
[7]曾广州.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2).
[8]宋铁城,宋立波.幼林抚育管理浅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