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长的“水哲学”

2017-03-01 21:49李平周是今周静子
商业评论 2017年2期
关键词:百谷湖海汪洋

李平+周是今+周静子

《道德经》里,老子强调“上善若水”,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以水比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五千年历史就是一部充满“水”的文化,从大禹治水的历史传说到李世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哲理,再到邓小平时代改革开放从黄土文化走向海洋文化,水的隐喻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扮演了浓墨重彩的角色。本文从“水”的象征意义角度出发,解构企业在创业、创新和持续发展征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和不同的应对战略。

创业阶段:滴水穿石,坚持不懈

再伟大的商业梦想也需要从点滴做起。创业阶段的企业,好比刚从朝露凝结而成的水滴。作为初创企业,各方面的资源极其有限,必须坚持聚焦于一个缝隙市场,用微小但是持续的力量集中投入,才可能達到水滴石穿的效果。反之,如果企业在这个阶段贪多求全,则小小水滴很可能会在太阳升起时蒸发殆尽。

腾飞阶段:万折必东,川流不息

企业经过了创业阶段后,如同众多水滴汇聚成为小溪,又由众多小溪逐渐汇聚成为河流。当企业到了这个阶段,应该设定中长期的战略目标并坚定执行,就像水在流经的路上无论遇到何种障碍,都能灵活变通,百折不回,“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成熟阶段: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当企业经过了腾飞阶段,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拥有了较为稳定的市场份额和销售收入时,则进入了成熟阶段。湖海,是这一阶段的企业最贴切的写照。《道德经》里,老子提出,因为“海”的包容,所以才能被成就——“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再造阶段:汪洋自恣,生生不息

“海”不断发展、扩张,就形成了“洋”。企业经过不断发展成长,从简单的经营产品逐渐进化到拥有自己的生态圈和平台,也就像从江河变成湖海直到大洋的过程。但是如果“海”要变成提供无数生物在其中繁衍生息,自洽共融的生态体系,需要做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扩张而已。从“洋”的角度来看,每天都要从自身蒸发大量的水到空气当中,这看起来是一种“损耗”,但事实上这些水汽会经过大气环流,最终汇聚成为“洋”的一部分。正因为这个跨越空间和时间尺度的循环不断运行,所以“洋”才能拥有其他水体形态所不具备的自净功能,即超级循环功能。

四大阶段之间的转化

从水滴到形成江河需要的是“蓄势”。在创业初期,蓄势不仅仅指的是人才和资源的聚集,同时也是企业业务专精。企业从“江河”到“湖海”的转变,需要拥有“释放”能力,尤其是发挥核心能力,以此为基础开展相关多元化经营。从湖海到汪洋的关键机制是“升华”。从汪洋再次变成水滴的过程,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是重建再造的过程,更是企业“回归”初心的过程。企业发展的四大阶段,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机制,有着共同的主题,即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核心理念。

猜你喜欢
百谷湖海汪洋
谷雨
万物清明 雨生百谷
山川湖海,只为洁净保供
“雨生百谷”小魔术
山川湖海糖丘予你
浣溪沙·湖海腥风几度秋
浣溪沙·何事新愁压旧愁
亘贯古今的汪洋台
汪洋之中一条船
汪洋湖是我们的好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