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吉尔吉斯斯坦特约记者 陈小野
来到吉尔吉斯斯坦之前,《环球时报》记者和很多人一样,没想到这个中亚小国竟有如此多的“中国印记”。
吉国目前的法定语言为吉尔吉斯语,日常生活中,俄语也是主要通用语。出乎意料的是,汉语正悄悄“崛起”。有一次,《环球时报》记者在首都比什凯克一家剧院门口遇见了一名吉国女孩莎娜尔。彼时剧院将上演中国杂技,她在门口打转苦于不知从哪里买票。看到记者后,她先用俄语询问了一番,无奈记者的俄语实在不够用,于是用英语回答,这回换莎娜尔面露难色。随即,她仿佛想起了什么一样,用极其流利的汉语问记者,得知记者是中国人后,两人哈哈大笑。原来,莎娜尔不仅学过汉语,而且在一家中国公司任职。这次的事情并非偶然。在路边的小蛋糕房、诊所、超市,《环球时报》记者都遇到过陌生人用带着口音的汉语,帮记者翻译解决交流问题的情况。
汉语已在当地如此普及了?后来记者得知,虽然吉国的面积仅与中国湖南省相当,人口只有600万,但这里已有4所孔子学院17个教学点。在中亚五国中,吉国是汉语推广最有力的国家。“学汉语”在当地人看来很平常,因为他们知道,掌握汉语意味着能在中企谋得一份待遇很不错的工作。
除了语言,“中国武术”扎根于吉国也令《环球时报》记者印象深刻。最近,记者参加了一场在比什凯克国家儿童和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的“武林大会”,看到150多名当地青少年表演刀枪棍棒、长拳、太极。他们年龄大多在7岁至18岁之间,男女各半,个个身手不凡。吉尔吉斯斯坦传统武术联合会副主席娜塔莉亚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她的师傅是中国松溪内家拳十三代传人李建平,按中国的辈分算,这些表演的少年是李建平的“徒孙”。李建平是将中国武术正统传播到吉尔吉斯斯坦的第一人,2002年到吉教授拳法,先后收了两批正式拜师的弟子。如今他的徒弟们已开班授课,继续弘扬中国功夫。
在喜爱中国功夫的吉国孩子中,卡纳特算是很幸运的一个。2014年,他得到和自己的偶像成龙一起拍电影的机会,参演了《天将雄狮》。“这次经历就像给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户。”卡纳特对《环球时报》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