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孚允、杨若莉先生的《探秘动物50年》

2017-03-01 03:26徐文耀
中国图书评论 2017年2期
关键词:探秘科学家科学

徐文耀

读着张孚允和杨若莉先生的《探秘动物50年》,犹如踏着科学家的探险足迹,走过高山大漠,穿过林海雪原,徜徉幽谷深潭,沐浴风沙雨雪,追踪野生动物,考察自然生态,揭示生命规律,思考人生真谛……从抗日战争的烽火一直走到辉煌现代的21世纪。岁月洗去了青春的铅华,风霜刻上了额头的皱纹。每一次考察,他们都在付出,付出自己的挚爱、辛劳、知识和青春;每一次考察,他们都有收获,收获大自然的拥抱,收获对科学的认知,收获对人生的感悟。张孚允和杨若莉两位先生就是用这些付出和收获谱写了一曲恢宏多彩的人生交响乐———《探秘动物50年》(下简称《50年》)。

《50年》像童话故事,它妙趣横生,引人入胜,使小孙子乐乐懂得:成功源于好奇;《50年》像回忆录,人生苦乐,世事沧桑,娓娓道来,使成年人懂得珍惜过去,追求未来;《50年》像教科书,使学生们了解生物演化,认识大自然奥秘;《50年》像警示录,告诉富裕起来的现代人要善待地球,人道自然;《50年》又像作者的自白,倾诉着他们对大千世界的热爱,也吐露着他们对人类未来的担忧,实事求是,坦荡真诚。《50年》以它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丰富的专业内涵,生动质朴的描述,深入浅出的析理,感动着儿童、青年、成人和老人。知识与趣味相结合,使各类人群都能从中获益。

读《50年》是一种学习,是一种不同于一般读教科书的学习。因为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的真实记录,作者带着我们一起考察,一起思索,一起实践,一起经历成败苦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者的深刻思想正是来源于这种“躬行”。作者告诉我们的也正是这样一个“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读了这本书,不仅能使我们获得科学知识和技能,而且使我们受到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熏陶。知识与思想相结合,给这本书注入了丰满的灵魂。

读《50年》是一种享受,享受着优美的文字,享受着精美的图片,享受着引人入胜的故事,享受着惊心动魄的遭遇和化险为夷的余悸。读着《50年》,听故事的人与讲故事的人渐渐融为一体,读者跟着作者一起喜怒哀乐:蚂蚁挖土,老鼠吃蛇,读者为作者的发现而欣喜;蛇岛巨蟒,虎山大王,沙漠迷路,身陷泥潭,读者为作者遇险而揪心;遇恩师,结伴侣,读者为作者的幸遇而祝福。這是一本科学与文学相结合的文理兼备的书,能够让阅历不同,水平各异的读者着迷,表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文字功底。

读《50年》是一种精神洗涤。老一代科学家走过的坎坷路,年青一代不一定再走,也不可能重复,但是老一代科学家的奉献精神,他们的历史担当,他们对真理的追求和对名利的淡泊,却是我们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这种财富充溢在《50年》的每一章,每一节。我们看到的是作者的忘我和执着,看到的是他们高尚的精神世界质朴的真情。《50年》是提升人们思想境界的精神食粮。

读《50年》是一种历史审视,几十段小故事串联成一幅历史长卷,两位有成就的老科学家踏着荆棘一步一步走来,折射出新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队伍成长壮大的历程。这是一段充满风雨霜雪的历史,一段艰苦奋斗的历程,一段自强不息、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正是这样一批科学家,铸成了中华民族铁的脊梁。读着这本书,耳边响起了《共和国之恋》所歌唱的坚贞和忠诚:“在爱里,在情里,痛苦幸福我呼唤着你。在歌里,在梦里。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纵然是凄风苦雨,我也不会离你而去。当世界向你微笑,我就在你的泪光里。”作者从历史的角度审视过去,用现实的眼光规划未来。记住这段历史,中国未来的科学家们就有了坚韧的精神支柱,就会遇困难而不退缩,遇迷雾而不彷徨。《50年》是一本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无论从科学性,趣味性来看,还是从思想性,艺术性来看,《探秘动物50年》都是难得的上乘之作。感谢张孚允和杨若莉先生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秘科学家科学
假如我是科学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魔法洞大探秘
与科学家面对面
探秘浮力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一)
探秘“纸船承重”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