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词“左右”的语法化与主观化

2017-03-01 02:19卫梦姣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反义语气副词

卫梦姣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一、引言

“左右”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词,它由两个语义相反的名语素“左”“右”通过连用而逐步固化为一个词,学术界已有研究“左右”的相关论文和涉及“左右”的专著,但都将重点放在了“左”“右”的语义考察及文化内涵上,例如张乃一《左右纵横谈》①张乃一:《“左”、“右”纵横谈》,《辞书研究》1988 年第 1 期,第 146-149 页。,目前尚未有专文针对副词“左右”的语法化及主观化进行研究。笔者在考察文献用例的基础上,描绘副词“左右”的语法化及其主观化概貌,并尝试作出合理解释。

“左右”由反义名词的并列连用发展成为一个凝固的词,其功能和意义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功能上看,它由名词性词组转变为名词、数词、动词;从意义上看,它的意义不仅是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隐喻、转喻产生新的引申义,词义凝固度高。横向水平维度的“左/右”并列为复合词“左右”之后,除保留了构词成分的空间义和等级义外,还产生了表概数的意义,动词性的支配、操作义,名词性的专指义以及副词性的反正义②张金竹:《现代汉语反义复合词式的语义和认知研究》,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5年,第55页。。

“左右”具有副词的用法直到元代才可见到,并在明清广泛使用。例如:

(1)左右这里无有外人,咱两个慢慢的吃。(元无名氏《争报恩》楔子)

(2)一不做,二不休,左右是歹了。(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沈小官一鸟害七命》)

(3)那贾琏本是一肚子闷气,那里见得这一对娇妻美妾又尖利又柔情的话呢,便笑道:“够了,算了罢。他一个人就够使的了,不用你帮着。左右我是外人,多早晚我死了,你们就清净了。”(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零一回)

此时的“左右”作为一个词,常出现在状语的位置,用来修饰句子的述题,其副词性已非常显著,可知,“左右”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高度凝固性的副词,在一定的语法化机制下变得越来越虚化。具体而言,副词“左右”既可以表时间,也可以表语气,后者比前者语法化程度更高且伴随着主观化。

二、时间副词“左右”的语法化

“左右”虚化为时间副词,相当于“迟早、早晚”、“反复”。经过了以下阶段:

一是“左右”保留构词成分的意义,使之凝固为一体。试看以下例句:

(4)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春秋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一章)

(5)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西汉 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6)顾瞻左右,山椒之上有垣若颓基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

例(4)“左”“右”单用,分别指左面、右面。例(5)“左右”处于词组向词的过渡阶段,意义并不紧密,可以理解为“左面和右面”。例(6)中的“左右”已经凝固成词,它是保留构词成分的空间义,且使之融合为一个整体,义为“左面右面的所有”,即“附近,两旁”。

二是意义的隐喻。“左右”在空间义简单加合的基础上,投射到时间领域,隐喻出了表概数的概括义,从单项无界词变成了双向有界词。①张金竹:《现代汉语反义复合词式的语义和认知研究》,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5年,第55页。例如:

(7)语称上世之人侗长佼好,坚强老寿,百岁左右。 (汉 王充《论衡·齐世》)

(8)生携莺宵奔蒲州,时二更左右。(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

“左右”本来是表示空间的附近,因为时间的前后与之对应,故将“左右”用在数量词后表概数,语义焦点在数量词,加上“左右”是为了表明所说数量具有不确定性。例(7)表明年龄在百岁附近;例(8)表明此时此刻并非正二更,时间可能未到二更,也可能已过二更,即早于或者晚于二更时刻。

三是概念结构的隐喻。在汉语中,一些常见的反义语素往往联合成词,例如,名词性反义语素构成的“始终、里外”,形容词性反义语素构成的“反正、高低、大小”等。这些词产生语义隐喻的前提条件,在于构成方式的相似性,即它们都是由反义语素连用逐渐凝固成词,“左右”亦符合。

“迟早、早晚”“左右”的结构形式相似,且在语义上存在着联系,因此,语言使用者根据“形式相似,意义相近”的原则,将它们放在相似相同的语言环境中使用,促使它们的语法化路径向近似的方向发展,意义越来越相近且明显发生虚化。例如:

(9)我左右是死的人,晓的甚么杉木柳木。(元郑廷玉《看钱奴买冤家债主》第三折)

例(9)表示“左是死的人”“右是死的人”,即或左或右都是死的人这个结果。人们在陈述一件事情发生的时间时,“左”即意味着“早”于心理预设的时间,“右”即意味着“晚”于心理预设的时间,因此“左右”虚化出了“早晚”义,表示迟早会发生某件事。

相同的语言环境也指“左右”和“早晚”都放在动词之前修饰相同的动作,强调同类行为的反复。例如:

(10)他日如寻始宁墅,題诗早晚寄西人。(唐韩翃《送山阴姚丞携妓之任》)

(11)王右军少尝患癜,一二年辄发动。后答许掾诗,忽复恶中,得二十字云:“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清泠涧下濑,历落松竹林。”既醒,左右诵之;读竟,乃叹曰……(鲁迅 《古小说钩沉·裴子语林》)

例(10)表示“早寄西人”“晚寄西人”,即反复做一件事,时时刻刻进行同一个动作;例(11)的“左右”是“诵”动作的一种修饰,“左诵之”“右诵之”,如此循环往复,表明动作持续发生。

当“左右”在具体语境中使用时,基本看不出语素的本义、引申义,且作状语时,这就基本可以判定此时的“左右”已是语法化之后的副词。

“左右”的隐喻过程反映了人类心理认知的一种情况,即人类倾向于将相关的事物或者概念联系到一起理解,以同样方式隐喻而成的时间副词还有“横竖”、“好歹”,例如:

(12)今夜好歹来也,则管里作念的眼前活现。(元 白朴《墙上马头》二折)

(13)如今那老婆子害病,我讨服毒药与他吃了,药死那老婆子,这小妮子好歹做我的老婆。(元关汉卿《窦娥冤》二折)

(14)宝玉道:“横竖慢慢的自然明白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

(15)袭人笑道:“有什么没意思,难道作了强盗贼,我也跟着罢。再不然,还有一个死呢。人活百岁,横竖要死,这一口气不在,听不见看不见就罢了。”(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六回)

值得说明的是,“左右”、“横竖”、“好歹”虽然都是语言使用者在心理认知的隐喻推动下,朝着近似方向语法化而成的时间副词,但它们在来源与表意上有着细微差别。第一,反义复合词的来源性质不同,“左右”是由反义名词性短语发展而来,“好歹”、“横竖”是由反义形容词性短语发展而来。第二,表意的细化程度不同,作时间副词的“左右”可以细化为二类:一类用来表示“或早或晚”之义,如例(9);另一类则表示“反复、多次”之义,如例(11)。作时间副词的“好歹”也可以细化为二类:一类用来“泛指临近的某个时间点”,如例(12);另一类则表示“或早或晚”之义,如例(13)②方一新,曾丹:《反义复合词“好歹”的语法化及主观化》,《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67页。。 作时间副词的“横竖”不可以细化,只表示“或早或晚”之义,如例(14)例(15)。

三、语气副词“左右”的语法化及主观化

(一)语气副词“左右”的语法化

“左右”虚化为语气副词,相当于“横竖、反正”,可解释为“无论如何(情况)、不管怎样(做)”。具体路径如下:

一是“左右”保留构词成分义,且使之融合为一个整体。例如:

(16)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诗·郑风·清人》)

(17)皆乘矣,左右执兵而下矣!(《左传·成公十六年》)

杜预注:“左,将帅。右,车右。”

(18)炀帝为晋王时,君素为左右。(《北史·尧君素传》)

(16)“左”“右”单用指御者、车右。 例(17)“左右”连用做“执兵”的主语,意为“御者和车右”都拿着兵器,此时“左右”尚未成词,仍处于短语阶段。例(18)“左右”作“为”的宾语,保留了构词成分义,且成为一个固定名词,指“近臣、侍从”。

二是意义的转喻。“左右”在空间义的基础上,经过转喻,产生了“身边跟随的人”等义项,从个体概念变为集体概念,表达一种周遍的量①张金竹:《现代汉语反义复合词式的语义和认知研究》,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5年,第40页。。试看下例:

(19)离了官房没了倚靠,绝了左右没了牙爪。(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

例(19)的“左右”转喻指“身边跟随的所有的人”。

人脑在认知过程中,总是不自觉地对差别甚远的事物印象深刻,并且倾向于将二者归在一起进行认识分析。在转喻思维的作用下,人们很容易用它们来代指所有情况②方一新,曾丹:《反义复合词“好歹”的语法化及主观化》,《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64-71页。。故“左右”也指“附近,身边所有的……”。

语境不同,词义也会出现改变,在转喻的影响下,人们也将“左右”用来指各方面、各种情况,放在主语位置,例如:

(20)事姑之礼,左右无违。 (宋 曾巩 《祭亡妻晁氏文》)

例(21)意为在各方面、各种情况之下,都没有违背应有的侍奉之礼。

放在状语位置,指“所有的情况、办法、行为等等”。例如:

(21)燕青道:“左右是死,率性说了,教他捉去,和主人阴魂做一处。”(元末明初 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二回)

(22)虎力大仙道:“陛下,左右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六回)

(23)月娘道:“左右是个内管家,又没什么,随他摆弄一回子就是了。”(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三十二回)

(24)梁胡二人道:“我们去是半步也行不得的。沒有分文路费,怎么动身?只好死在这里罢了,左右脱不了是死!”(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第十五回)

上述例句的“左右”都作状语,表示“左也罢、右也罢”,无论什么情况、不管什么办法、行为,都改变不了结果,没有退路。

以上可以看出,随着“左右”在句中所作成分的改变,其意义也在不断虚化,且伴随着主观化。

三是随着主观化的加深,意义更加虚化。语言是人类思维、交际的工具,是具有“主观性”的。所谓“主观性”是指“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也就是说,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③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4期,第268-275页。。语气副词是为了表示语气、情状,必然带有说话人的主观色彩,“左右”为了恰到好处地附带说话者的主观感情态度,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类“左右”表明说话者对事理的强调肯定,带有评断的色彩,使用较强的祈使语气。例如:

(25)妖王笑道:“那包袱也无甚么值钱之物,左右是和尚的破偏衫、旧帽子,背进来拆洗做补衬。”一个小妖,果将包袱背进,不知是行者变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一回)

(26)早知这块豆腐恁地值钱时,老师太也该替你看守好才是,如今也不消啼哭,左右不是张狗儿吃,也是李狗儿吃,与你亲爷差不多。(明 罗贯中《平妖传》第八回)

(27)晁夫人说:晁书、晁凤左右都是闲人,叫他自己两人粜罢,不要误了你们的正事。(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第三十二回)

说话者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说话是为了传达自己对话语述题的认识,因此说出的话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评判色彩,此时的“左右”后面一般会带有判断词“是”、“不是”。 如例(26)中的妖王主观判断包袱只是破衫旧帽,没有什么价值,但客观事实并不是如此,包袱实际上是行者所变,暗藏危机。

第二类“左右”表明说话者希望听话者能够答应做某事,带有商量的色彩,使用委婉的祈使语气。例如:

(28)李瓶儿又说:“你那边左右有老冯看守,你这里再叫一个和天福儿轮着晚夕上宿就是,不消教旺官去罢,上房姐姐说他媳婦儿有病,去不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二十回)

(29)行者道:“老陈,左右打搅你家。我有五百多年不洗澡了,你可去烧些汤來,与我师徒们洗浴洗浴,一发临行谢你。(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四回)

此类“左右”的请求语气较弱,能够体现出说话者的客气色彩,而非像第一类“左右”那么强势,毫无商量的余地。如例(29)中的行者对老陈所提的请求并非是命令般非办不可,而是委婉地求助于对方。

(二)语气副词“左右”的主观化

“‘主观化’是指语言为表现这种主观性而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①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4期,第268-275页。语气副词“左右”是一个口语性极强的反义复合词。本文选取了几部具有代表性的明清文献,对其中出现的语气副词“左右”进行了统计,如下(表1):

表1 明清文献中语气副词“左右”的数量

中国古典小说,从文言到白话是一大飞跃,《水浒传》、《西游记》的白话语言向着规范化和雅驯化的方向发展,基本上是一种经过加工的说书体语言,因此语气副词“左右”在作品中使用较少;而《金瓶梅》却遵循口语化、俚俗化的方向发展,正如张竹坡批语所言:“只是家常口头语,说来偏妙”,它在中国白话长篇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此语气副词“左右”在其作品中出现频率最高。由上表可知,“左右”在《歧路灯》中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红楼梦》,即到了清代,语气副词“左右”仍然较多用于白话小说作品中。

由上可得,语气副词“左右”多用于白话作品中,且大量地出现在人物对话中,很少出现在文本叙事语言中。人物对话往往包含着说话主体的立场、情感、态度,可见,语气副词“左右”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会话目的是言语交际的前提。它的实施和被理解都是在具体语境中得以实现的。从语用的角度看,“左右”的主观化受到了语用原则的影响,即说话人依据具体的语境和会话目的而采取一种利于双方交流的言语交际策略。“左右”在使用时,为了让说出的句子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会话者的主观立场、情感、态度,加强其主观意味,而采用了变换句法位置、丰富语言环境的言语交际策略。

一是变换“左右”的句法位置。最初,说话者为了强调句子的述题,往往将语气副词“左右”放在主语之后使用。例如:

(30)这七个客人道:“你这鸟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元末明初 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六回)

(31)伯爵道:“贼小淫妇儿,是撅酸了我。等住回散了家去时,我和你答话!我左右有两个法儿,你原出得我手。”(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四十二回)

(32)八戒道:“我又不曾大生,左右只是个小产,怕他怎的?洗洗儿干净。”(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四回)

例(30)(31)“左右”直接跟在主语之后,例(31)虽然未直接紧跟其后,但仍是主语在前,语气副词“左右”在后。“左右只是个小产”的主语承前省略,补上则应是“(我)左右只是个小产”。

后来,随着会话目的的改变,为了加深“左右”的主观化程度,常把“左右”放在主语之前修饰整个命题。例如:

(33)西门庆道:“左右俺每晚夕才吃酒哩!你只休误了就是了。(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四十二回)

(34)紫鹃听了,冷笑道:“若是我们有什么不好处呢,我是太太派來的,二爷倒是回太太去,左右我们丫头们更算不得什么了!”(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三回)

(35)盛希侨道:“你说是速妮儿不是?几天才不在街上寻饭吃。依我说,一个钱罢。老秤,你手里也没个好鹌鹑。左右你都清白罢。”(清 李海观《歧路灯》第二十七回)

例(33)(34)(35)的“左右”都放在主语之前。“左右”由修饰述题发展到可以修饰整个命题,正是其主观化程度加深的结果。

二是丰富“左右”使用的语言环境。试看以下例子:

(36)潘金莲嘴快,说道句:“却又来,既有老冯在家里看家,二娘在这过一夜儿也罢了。左右那花爹没了,有谁管着你?”(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十四回)

(37)西门庆道:“傻孩儿,谁和你一般计较?左右我是你老爷老娘家,不然你但有事就来缠我?”(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六十七回)

(38)西门庆做攒眉道:“教我那里有银子?你眼见我前日支盐的事,没有银子,与乔亲家挪得五百两凑用。那里有许多银子放出去?”应伯爵道:“左右生利息的,随分箱子角头,寻些凑与他罢。”(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五十三回)

例(36)(37)中“那花爹没了”“我是你老爷老娘家”是既存的事实,加上“左右”,目的在于表明说话者对该事实的认可和强调,引起听话者的重视。例(38)中“生利息的”在当下并非事实,而是说话者主观认为在将来会产生的结果,加上“左右”,表达说话者对这种未实现结果的积极态度。

可见,“左右”既可以使用在已然句中,强调一个与述题相关的事实,语义焦点在于对客观事实的判定。也可以用于未然句中,此时句子所叙述的事件在说话的当下并未实现,说话人的主观能动性大大增强,相应地,“左右”的主观化程度则大大加深,强调说话人的主观意志,语义焦点在于对说话内容的情感和态度。

本文研究了副词“左右”的语法化及主观化,因材料有限,所选例证可能存在一定问题,期待来者指正补充。另,在考查文献用例时发现,“左”“右”本身在单用时意义丰富且呈现出很强的义位对称性;文中也提到“左右”和“横竖、好歹”有所不同,其背后隐藏的原因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研究。

猜你喜欢
反义语气副词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认识反义词
反义疑问句小练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语气不对
注意说话的语气
这山望着那山高
副词和副词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