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琳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哈尔滨 150080)
随着国家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利风景区以其独特的地形地貌以及丰富的工程、水文、人文景观成为短期假日旅游的新亮点。城市人群由于其对环境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旅游景区的要求也由原来的简单绿化向高品质的人性化休闲环境转变。而目前对于此类景区的设计往往“形式”大于“内容”,过分的追求形式与个性的表现而忽视了人行为与心理的需求。因此,在对新兴的水利风景区从大众的行为和心理需求考虑,营造一个充满人性化的生活、娱乐、休憩的景区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人体工程学是指研究人、机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又称为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学等。在对水利风景区进行人性化设计中,对人体工程学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设计适合游人正常生理尺度的景观设施不仅能给游人带来舒适的享受更能带来视觉、听觉、触觉上的全新感受。
环境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北美,到20世纪60-70年代,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确定研究领域的学科普遍为大家所认可。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心理和行为的一个应该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这里所说的环境指的是物理环境,在景观设计上泛指景观设计、个人空间感受等。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避免过分追求设计的个性与形式表现,而忽略了人最基本的行为与心理需求。因此在对水利风景区进行设计时创造一个充满人性的生活、娱乐休憩户外场所更尤为重要。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是人性需求的第一层次。换言之,人的呼吸、睡眠、饥渴寒冷等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生命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行,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能再考虑其他方面的需求,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对于餐饮服务点、洗手间、休息设施等的设计要进行合理布局避免区域过于集中,应均衡分配。
水利景区的水利工程设施繁多,存在一定的危险系数。安全需求作为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设计时要着重考虑安全设施的设置。安全护栏及警示牌应设置醒目,避免游人误入工程设施内部,还应配有安全巡逻人员轮班站岗,水景观赏区域设置时不仅要考虑观赏效果,更要考虑到观赏的安全性,对人员撤离路线等问题应考虑全面。
人与生俱来就有亲水性,见到水就想亲近,有观水、赏水、玩水的心理需求。水作为水利景区中最为突出的特色景观元素,设计时可根据不同年龄层次人群对亲水性的需求,规划设计静态观水点、动态跌水观水点、垂钓区、水上娱乐活动区、水上游船等,提高景区的可参与度,增加景区活跃度。
设计最基本的原则是便捷和美观。尤其是在园路的规划设计上,游人通常都希望以最省时省力的方式到达自己想要观赏区域,这就是一种便捷性需求,人们走路的习惯就是尽可能的减少过分曲折迂回,避免过分迂回曲折增加无味的岔路,将主要目标尽可能安排设计在人行的流动线上,让游人真切感受到一步一景,步移景换的视觉感受。
舒适需求是人在满足正常温饱等生理需求的基础上,对生活品质所提出的更高一层次上的需求。在设计中的舒适需求是指合理的空间形态、适当的空间尺度以及各类设施的设计要在满足人体工程学的基础上在进行景观的美化,因此划分空间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人们的需要,一些公共或基础设施要以人体工程学为基础,设计符合人正常使用习惯的休闲设施。
磨盘山项目是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于2013年承接的一个水库工程景观项目,磨盘山水库为拉林河干流最上一级水库,坝址位于五常市沙河子镇沈家营村上游1.8km附近。磨盘山水库景观规划项目共包含项目用地块六处,其中两处位于磨盘山管理处办公区院内,项目设计内容为管理区办公楼前门前绿地和办公楼与消防水池间通讯塔下绿地。涉及河道护坡绿化及滩涂地景观设计两处,项目设计内容为河道护坡的生态绿化与滩涂地保护性景观设计。涉及水库坝顶绿化景观两处,项目设计内容为坝顶两块堆土形成的三角地,且位于交通桥两侧。另一处,位于检修仓库前工作区及休闲生活区景观设计[1]。
3.1.1 休息设施
规划中休息设施的设置遍布各个区域,位置的选择上考虑到观景、乘荫等人性化需求。如在管理区门前及坝上三角地块中设计了花坛、树池、矮墙、景观小品一类的弹性辅助座位,可以根据游人量进行适量调节,独立又可成别样景观效果。座椅的设计考虑到要符合人体的尺度,椅座高度为0.38-0.40m,椅座宽度为0.40-0.45m,双人座椅为1.20m左右,三人椅在1.80m左右,靠背倾斜角度为100°-110°为宜。各类辅助座椅设施的设计也尽可能靠近人体工程学相关数据尺寸,保证人流高峰期时可为游人提供更好的休息之所。
3.1.2 亲水设施
结合现场的地形特征,考虑为保证景区水利工程的安全完整性,避免对现场进行较大破坏改造,以及观赏拦河坝坝体的最佳方位等因素,选择将亲水平台设计在坝下苗圃区内,亲水平台的位置设定是依据人的最佳观景视角原理来进行设计,人在观赏大坝时,对大坝高度的完整性大于宽度的完整性,当垂直视角为18°的仰角观赏时,则可同时观察大坝的整体和周围的环境。当视角为27°时,可观察到大坝的全部,获得比较紧凑的景观效果。当视角为45°时,则能观察大坝的局部或者细部。亲水平台人性化的设计使游人在不同的视距内对同一景物感受到步移景异的效果。同时根据人在水边的一些相应动作所需要的基本空间尺寸,设计阶梯型驳岸保证游人观景行走时脚下稳固,踏步坡度设计<32°。
3.1.3 道路设施
对于道路系统的设计,不应仅仅考虑平面构图上的美观,更重要的是合理性,项目中设计路线时考虑人的行走习惯以及可达性和快捷性,因此设计了观赏大坝山水等景观的观景线路也设计直接到达管理区、仓库等的便捷线路。设计人行通道的宽度首先符合人体尺度,行走的宽度一般>0.6m,两人并肩行走则增加至1.2m,两人相向行走则需要1.5m以上。设计时还考虑到预计通过的人流量,并以相应的人流量来确定通道宽度。考虑到道路的无障碍设计,设计轮椅通过的道路宽度为1.2m以上,纵向断面坡度为1/25以下,持续50m以上设计了1.5m以上的水平部分作为休息平台。另外对于推儿童车、轮椅等人群设计配以缓坡方便行走。
3.1.4 安全设施
景区由于其特殊的功能性,因此对安全性的把握尤为重要,对具有重要水利功能的坝体管理房等设置明显的警告提示,并设专人进行看守,坝体高度在24m以上,因此设栏杆高度≥1.10m,同时设计时对于儿童和老人这类特殊人群需考虑周全详尽,例如,坝上三角地区域内的儿童的活动空间应从儿童的视角与尺度出发,游憩设施不宜过高过陡,以免儿童摔伤,垂直栏杆其杆净距也不应大于0.11m[2]。尽量采用软质材料如塑料、人造革等,避免尖锐棱角、挤压、磕碰等危险结构和不良使用方式的存在。在老人活动区域则需提供更高的照明标准,以提高环境辨识度,如亭台的台阶、斜坡等地势变化的危险地段,步行通道的趋向及位置要明显区分,在道路转折和终点处应安排具有明显标示,增强环境的可识别性。
3.1.5 卫生及服务设施
卫生及服务设施的设置是景区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及服务设施的设计需要设计者从人性化角度出发,既要考虑到方便游人使用,又要考虑到其景观效果,如垃圾箱等要考虑其摆放的距离,并在造型上可贴近景区的设计主题,同时注意洗手器、饮水台等的尺度问题,要从人体工程学方面考虑,设计尺度适宜的相关设施。公共卫生间也是景区服务设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景区洗手间的间距根据景区类型、面积、游人量、路线路况、游人年龄段占比、平均速度等因素考虑,宜在300-800m之间选择,人流量较少的景区路线上卫生间间距应500-800m为宜。卫生间的布置应不妨碍风景,又同时易于寻找,有突出的方便性和可达性,并能够保证游人在7-15min内找到,因此设计分布于景区的各个地块,考虑到老人及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生理状况和步行速度,服务半径≤300m。
3.2.1 满足观赏需求
植物作为景区中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净化空气还能带给人美的感受,本案中植物种植形式可大致分为两种:规则式和自然式,规则式给人的感觉是规矩、庄重,起强调线条的作用,设计在坝上三角区的主路两侧用来引导游人视线。检修仓库门前采用的是自然式设计,给人以活泼、自由的感受,并通过植物疏密的调整,围合成不同的空间形态,丰富游人的空间感受。植物在种植上也考虑到季相和色相上的搭配,做到不同的季节都有景可观,色彩搭配也是植物种植设计的另一大重点,丰富的色彩可以丰富景区景观效果,并搭配特有水景,植物与水中倒影相互映衬,使景区更具吸引力。
3.2.2 满足生理需求
植物不仅可以给人们提供美的感受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冬暖夏凉”的绿色休息空间。如管理区内休息设施搭配种植的落叶乔木,如糠椴、黄檗、五角枫等。夏日炎炎的时候,工作人员可以在树下乘荫,冬天叶落阳光透过树干洒在身上,又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植物种植在隔绝噪音上也具有一定功效,搭配时采用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能够有有效的减小噪音,从而为水库管理区提供一个安静适合的办公场所,满足了工作人员对安静办公及休闲空间的需求。同时植物还可以改善局部小气候,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人们对干净空气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层次丰富的绿化带不仅可以有效的抵挡风沙,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局部小地区的含氧量,增加空气湿度,使内部形成空气适宜,绿色健康的休闲场所。
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利建设已从传统的防洪抗涝的基础功能步入到景观水利的时代,水利景观作为城市周围最贴近城市生活的新型景区,景观的设计与人们的生活已经密不可分。水利景区的人性化设计包括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的关怀,不仅仅是满足人的使用,更重要的是从人的尺度、情感、行为出发,充分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尽可能的满足各种使用群体的需求,从而为城市中的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户外休闲活动乐趣,同时促进水利建设向更新更好的阶段迈进。
[1]高鹏.通过景观设计加强水利工程生态文明建设——结合龙江水院某景观设计项目[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03):55-56.
[2]王杰.人体工程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