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内河水系防洪排涝问题研究

2017-03-01 22:28李宇栋韩建定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7年9期
关键词:城市防洪南阳市内河

□李宇栋 李 超 韩建定

(1南阳市水利物资站;2南阳市城市供水节水办公室;3南阳华祥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阳市内河水系防洪排涝问题研究

□李宇栋1李 超2韩建定3

(1南阳市水利物资站;2南阳市城市供水节水办公室;3南阳华祥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是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近年来,南阳市抓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筹备召开全国农运会等战略机遇,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高新产业集聚、人口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城市系统更加复杂化,也愈发脆弱。频发的洪涝灾害就是南阳市所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针对南阳市中心城区防洪排涝存在的问题,按照洪水资源化、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提出了应对洪涝灾害的工程及管理措施。

防洪排涝;内河水系;南阳市

1 河流水系及蓄排水工程

1.1 河流水系

流经南阳市中心城区的河流主要是白河及其支流,白河右岸依次为邕河、温凉河、梅溪河、三里河和十二里河,白河左岸主要为溧河水系。邕河、温凉河、梅溪河、三里河和十二里河均发源于城区北部的紫山,由北向南穿越城区并在城区汇入白河。溧河发源于南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新店乡菱角池村处,城区为溧河水系的上游,主要为干流及支流上溧河、洪河和西溧河。

邕河综合治理工程于2012年完工,治理工程长10.34km,分洪渠长2km。建设橡胶坝3座,拦河闸、防洪闸及分洪闸各一座。温凉河综合治理工程于2016年基本完工,共铺设截污管道15.59km,疏浚整治河道5837m,建设景观坝6座,拦河闸1座。治理后邕河、温凉河防洪标准达到20a一遇,50a一遇不漫堤。目前,梅溪河、三里河、十二里河和溧河等城区内河的综合整治工作正有序推进。

1.2 蓄水工程

南阳市中心城区内河水系的中上游,建有兰营水库和靳庄水库两座中型水库,以及程沟、落洼、大庄、房庄等小型水库。兰营水库位于十二里河中游,控制流域面积37km2。除险加固完成后,总库容1354.40万m3,兴利库容540万m3。靳庄水库位于梅溪河上,控制流域面积25.10km2,2004年靳庄水库按中型水库续建,总库容1121万m3,兴利库容140万m3。兰营、靳庄水库的防洪作用较大,但其他小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及库容小,防洪能力有限。

1.3 排水工程

2015年,城区雨水排水管道总长1036.09km,其中雨污合流管道长606.77km,雨污分流管道长度429.32km。在光武路、建设路、信臣路下穿焦枝铁路立交桥处建有3座雨水泵站。

2 城市防洪排涝存在问题

2.1 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易形成大洪水

城区西北部为岗区,东南部为白河冲积平原,河流汇集山区地面径流后,迅速下泄,进入平原后,河道窄狭弯曲,受白河洪水位顶托,加上桥梁和拦河坝阻水,洪水宣泄不畅,极易成灾。这种情况温凉河、梅溪河、三里河尤为严重。从气候条件来看,南阳市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和天气系统的多变性,造成降水量年际间丰枯相差悬殊,并且变化频繁。年最大降水量1250.80mm(1964年)是年最小降水量491.90mm(2001年)的2.50倍。汛期(6-9月)多年平均汛期降水量为479.60mm,占全年降水的63.10%。降水不均衡,极端天气频发,容易引发城区洪涝灾害发生。

2.2 城市防洪排涝标准低,工程体系不完善

防洪排涝标准低。南阳市城区远期人口将达到特大城市规模,根据《防洪标准》,中心城区防洪标准为200a一遇。因此,白河支流近期防洪标准为50a一遇或100a一遇,远期防洪标准为100a或100a以上一遇,跨河构筑物标准为100a或100a以上一遇。远期城区段内河的排涝标准为5a一遇。现状内河的防洪排涝标准远未达到以上要求。

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体系不完善。一是水利设施难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靳庄水库续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已建成,但是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问题没解决,导致水库建成后一直没有蓄水运行,不能发挥应有的防洪效益。大庄水库、石膏坑水库和其他规划的坑塘堰坝等小型蓄水工程需要重建或清淤整治。二是现状雨水管渠的设计建设标准偏低,老城区雨污合流。造成排水能力不足,排水不畅,降水不能及时排出,光武路、建设路与焦枝铁路立交桥处,以及新华路与车站路、中州路与工业路、新华路与人民路和长江路与伏牛路交叉口等地段易出现积水现象。部分污水直接排入内河,污染水体。三是河道断面窄,违章建筑侵占河身,桥梁阻水严重,排水泵站建设滞后。

2.3 城市防洪排涝标的非工程措施有待加强

①规划滞后。一是城市防洪规划编制时间较早;二是理念落后,坚持以排为主,忽视了对雨洪调蓄和雨洪资源利用。三是对非工程措施重视不够。原规划难以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不能有效指导城市防洪排涝工作。②管理体制落后。城区内河河道、城市排水和城区水库的管理部门分别隶属于住建、城管和水利不同部门,规划、建设难以协调统一。③防汛队伍建设、物资储备,以及快速反应机制不能满足应对大洪水的要求。④城市居民防洪排涝减灾常识贫乏、防灾减灾意识淡薄。表现在保护城市防洪排涝设施意识差,侵占城区河道、坑塘,向河道沟渠及市政排水管网乱扔乱倒垃圾及杂物等等。

3 城市防洪排涝对策措施

根据南阳市中心城区洪涝成灾及洪水特点,城市防洪的重点是梅溪河、三里河、温凉河、溧河,建议采取上游拦、城区渗、下游排的工程措施和加强管理等非工程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城市洪涝灾害损失。

3.1 以水土保持和蓄水工程建设为重点,拦蓄河流上游径流,削减洪峰

3.1.1 加强水土保持,涵养水源

在河流上游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植树造林,坡改梯,实施生态修复,涵养水源。拦蓄径流,削减洪峰,减少水土流失,防止河道淤积。

3.1.2 加快蓄水工程建设,发挥防洪效益

解决靳庄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问题,水库正常蓄水运行,发挥防洪、养殖以及向下游河道生态补水功能。对于位于温凉河上游的大庄水库,进行库底清淤、大坝加固,达到设计运行标准。在西部岗丘区,根据地形和用水需要规划建设坑塘堰坝等小型蓄水工程。

3.2 建设海绵城市,解决城区内涝问题

3.2.1 推广低冲击开发模式

针对城市建设用地不同的功能、区位、环境、地形、地势条件,在规划过程中,以不影响城市基本地形构造,不影响城市文脉及其周边的环境为出发点,通过合理制定开发比例,控制建设指标,尤其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高度等开发强度控制的关键性指标,同时综合采用入渗、过滤、蒸发和蓄流等方式减少径流排水量,使城市开发区域的水文功能尽量接近开发之前的状况。

3.2.2 加强透水地面规划建设,提高城市透水渗水吸水功能

推广透水地面铺设,提高透水地面面积比。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车道、郊区道路和郊游步行路;露天停车场、住宅、庭院、房舍周边空地和街巷的地面;树坑、坡地、公园、植物园、园林;工厂区域、社区活动场所、公共广场;其他需要大面积硬化,而承载重量不大的轻量交通公路等场所,都应进行透水铺设。

3.2.3 全面推进雨水滞、渗、蓄、用,开发利用雨洪资源

新开发区可推行“就地滞洪蓄水”。在地势低洼处开辟公园、景观水体或绿地,作为临时滞洪区。在绿地系统建设中,倡导下凹式(下沉式)绿地,促进雨水进入绿地,经绿地蓄渗后,多余的雨水才从雨水口流走而不致使绿地受淹。对于己建城区,可采取围埂将绿地围起来的办法,或者将绿地高度适当降低,把周围的地表水尽可能引入绿地。

3.3 完善城市排水工程体系,创造流畅排泄的条件

3.3.1 加快城区内河综合整治工作

按期完成城区梅溪河、三里河、溧河、护城河、汉城河、十二里河的治理工作,进行污水截流、清淤疏浚、河道拓宽、阻水建筑物改建,提高行洪能力。

3.3.2 完善城市排涝系统

一是结合城区道路维修改造,对老城区现状合流制排水管渠实施雨污分流改造;二是在易发生内涝的地区,建设雨水泵站实行强排;三是为了防止白河洪峰时河水倒灌城区内河,在各支流出口处设防洪闸和雨水提升泵站,适时下闸,预防白河水倒灌,并视支流内水位情况启动雨水提升泵,将来水排入白河中。

3.4 完善非工程措施体系,全面提高应急指挥与防汛抢险能力

修编城市防洪规划,完善城市防洪排水规划体系;加强防汛队伍建设,做好物资储备。完善城市防洪排涝应急预案,定期演练,健全城市防汛快速反应机制;强化城市防汛组织管理体系,狠抓责任落实;加强防洪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城市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

4 结语

城市防洪排涝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坚持生态文明理念,渗、蓄、滞、排相结合,建设海绵城市,采取工程和管理措施,提高应对突发洪涝灾害的能力,保障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

TV87

B

1673-8853(2017)09-0016-02

2017-6-21

编辑:刘长垠

猜你喜欢
城市防洪南阳市内河
海绵城市背景下城市防洪排涝规划研究
南阳市
如何提高内河船舶应急部署执行有效性
南阳市第一中学校简介
南阳市第一中学校简介
关于江都区城市河道张纲河北段治理工程挡土墙设计的探讨
南阳市
南水北调防洪影响处理工程穿越郑州城区存在问题及处理方案
城市防洪标准与防洪体系探究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