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辉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西丰镇兽医站,112499)
一例由弓形虫引起妊娠母猪流产的诊治报告
陈 辉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西丰镇兽医站,112499)
弓形虫病,又名弓形体病,是由单细胞原生动物弓形虫寄生于多种动物体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临床可见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症状。本病呈世界性分布,且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感染范围非常广泛,在人、哺乳动物、禽类及冷血动物之间传播,人多为隐性感染。猪对本病较易感染,暴发本病时,常能引起整个猪场发病,并引发较高的死亡率。不仅直接危害养猪业,其畜产品对人类的健康也构成一定的威胁。现将一起妊娠母猪感染弓形虫导致流产的病例报告如下。
铁岭市西丰县郊区某大型猪场有架子猪及育肥猪280头,母猪420头,其中妊娠母猪大部分距预产期20 d以内。2015年8月初气温稍高,夜间连降几场暴雨,空气湿度很大。这突如其来的、持续的高温和降雨,导致场内25头母猪先后发病,病猪开始以高热为主,精神不振,废食或不食,发病后不到1周,妊娠母猪全部流产或死胎,除有两头母猪合并其他感染死亡外,流产后的母猪逐渐自行康复,后经兽医确诊并采用相应措施得以控制病情。
妊娠母猪发病初期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可达41℃,呈稽留热,厌食或废食,精神萎糜不振,嗜睡不起。有的母猪眼结膜潮红,呼吸困难或咳嗽,粪便干结并有黏液。有的病猪表现呕吐,淋巴结肿大,耳、鼻、四肢下部有散在出血点或斑点。一周后猪群病情逐渐稳定,流产母猪大多数自行康复,个别有神经症状的母猪失明。
对2头死亡的母猪进行剖检可见:耳廓、鼻镜,以及下腹部、四肢下部等多处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淤斑,胸、腹腔有淡黄色积液,肺脏呈淡红色,表面有粟粒样或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全身淋巴结肿胀明显,有的有出血点;肝脏肿大,表面粗糙,呈黄竭色 ;脾脏肿大,可见有散在的灰白色坏死灶;肾可见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小肠内有暗红色黏液,肠黏膜出血肥厚,有散在少量小结节和浅度糜烂。
4.1 涂片染色检查
取病死猪新鲜干净的血液和肺脏、肝脏,及流产胎儿的肺脏和淋巴结组织,流产物等,直接触片和抹片。自然干燥后,用甲醇固定,姬氏或瑞氏液染色后镜检。可见橘瓣状或新月形虫体,一端较尖,另一端钝圆,长4~7μm,宽2~4μm,胞浆呈蓝色,中央有一个紫红色的核。
4.2 小鼠接种
取病死猪、流产胎儿的肺和淋巴结组织等,研碎后置于乳钵内,加10倍生理盐水制成悬液(每毫升悬液内加青霉素1 000单位和链霉素1mg)。取此悬液0.5~1.0 ml接种于小白鼠腹腔内,观察20 d。结果有2只小鼠分别于第9天和第10天死亡,其他小鼠被毛粗乱、呼吸困难。取死亡小鼠的腹腔液及脏器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发现典型的月牙形虫体,细胞质呈淡蓝色,核呈紫红色。
4.3 血清学诊断
通常采用间接血凝集试验,随机对全场所有猪进行了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结果发现,各类猪只均有感染,总的血清学阳性率达到42%。
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上述实验室检查,可以判定为弓形虫病。
以消除病原和对症治疗为原则。
处方1:磺胺嘧啶+ 乙胺嘧啶,每次按磺胺嘧啶70 mg/kg体重用药,乙胺嘧啶每次6 mg/ kg体重用药,口服,1 日2 次,连用3 ~5日。处方2:复方磺胺甲唑(复方新诺明),每日按40~50 mg/kg体重用药,1 日2 次,连服3 ~5日。处方3:磺胺-6- 甲氧嘧啶+ 甲氧苄胺嘧啶,按磺胺-6-甲氧嘧啶60~100 mg/kg体重用药;甲氧苄胺嘧啶10 mg/kg体重用药,口服,每日1次,连服4 日。处方4:磺胺甲氧吡嗪+ 甲氧苄胺嘧啶,按磺胺甲氧吡嗪30 mg/kg体重用药;甲氧苄胺嘧啶10 mg/kg体重用药,口服,每日1 次,连服3 日以上。处方5: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或10%磺胺-6- 甲氧嘧啶注射液,按0.6~1 ml/ kg体重用药,肌内注射,每日2 次,连用2~3日。处方6:螺旋霉素,按10~50 mg/kg体重用药,1 次肌内或皮下注射。经采取以上治疗措施后,病猪逐渐好转,整个猪场病情得到控制,再未见有类似病例发生。
做好预防工作是防止本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加强日常饲养管理,搞好猪场环境卫生,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及时清理污物,并做好环境消毒工作。定期驱虫,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病交叉感染,可以有效降低肠道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感染。
S858.28
B
1005-2739(2017)03-0057-02
2017-02-21
陈辉(1975-),男,本科,助理兽医师,从事兽医技术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