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创业
(温县国家毛白杨良种基地,河南 焦作 454850)
温县国家毛白杨良种基地建设探讨
吴创业
(温县国家毛白杨良种基地,河南 焦作 454850)
温县国家毛白杨良种基地自成立以来,按照国家林业局对良种基地建设的具体要求,注重规划引领,构建创新平台;注重优势发挥,激发创新活力;注重结构调整,增强创新成效。先后收集和保存毛白杨、苦楝、楸树、泡桐、黑核桃等种质资源近300份,通过实验对比,筛选出一批优良种源和优良无性系,通过良种审定后大力进行繁育和推广,为推动河南省林木种苗良种化进程做出了贡献。
河南温县;毛白杨基地;建设探讨
温县国家级毛白杨良种基地前身为温县省级毛白杨良种基地,2012年升级为国家良种基地,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已建成国家大型毛白杨良种基地。毛白杨良种基地的建设,将改变毛白杨造林良种苗木短缺的状况,为实现造林良种化,发挥示范、辐射和推广带头作用,必将加速优质高效林业的发展进程,成为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种苗供应的依托。
温县国家毛白杨良种基地前身是国有温县苗圃,建于1984年,坐落于县城东南10 km的黄河滩区,距焦桐高速、连霍高速约20 min车程,交通条件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目前苗圃土地经营面积168.67 hm2,现有职工45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技术人员9人、高级林木种苗工35名。他们在长期的林业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林木育苗技术,是基地发展的中坚力量。
30多年来,温县苗圃历经风风雨雨,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十二五”期间,共出圃毛白杨、苦楝、楸树、泡桐等各类良种苗木200余万株,经营收入达到 600余万元,先后被批准为省级、国家级毛白杨良种基地。自基地成立以来,按照国家林业局对良种基地建设的具体要求,以种质创新为引领,大力推进良种基地建设,先后收集和保存毛白杨、苦楝、楸树、泡桐、黑核桃等种质资源近 300份,通过实验对比,筛选出一批优良种源和优良无性系,通过良种审定后大力进行繁育和推广,为推动河南省林木种苗良种化进程做出了贡献。
2.1 注重规划引领,构建创新平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始终坚持把制定科学的规划作为保障发展的关键措施,“十二五”以来,坚持“良种基地为依托,项目育种为动力,繁育推广为目标”的总体工作思路,历届领导班子秉承“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发展理念,持之以恒抓好规划的贯彻落实。全场168.67 hm2土地共划分为3大区域:一是以毛白杨为主导的种质资源保护区(包括苦楝、楸树、泡桐等种质资源),面积34.67 hm2;二是以速生杨、泡桐、苦楝及各类绿化苗木为主的林木种苗生产区,60.67 hm2;三是以毛白杨、苦楝等为主的林木良种试验示范区,面积 73.33 hm2。同时,多方争取资金150余万元,硬化道路2.5 km、架设线路500 m、新打机井30余眼,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为基地规范化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
2.2 注重优势发挥,激发创新活力
2012年,温县毛白杨良种基地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良种基地后,以此为契机,着力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密切合作,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工作快速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基地共有种质资源收集圃24 hm2、试验林8 hm2,采穗圃15 hm2;泡桐种质资源收集区20 hm2,收集泡桐种源80个;楸树种质资源圃 6.67 hm2,收集楸树良种资源 18个;建立苦楝种质资源收集圃10 hm2,收集省内外6个地区种源180个家系。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种质资源优势,主动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先后与省林科院、河南农大、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建立了科研协作关系,加强了新品种的引进和选育工作。2014年,选育出了“小叶一号”毛白杨新品种,已在全省推广面积达到 133.33 hm2。2015年,中国林科院国家种质资源平台、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经过实地考察,将温县国家毛白杨良种基地纳入合作成员单位,成为我国良种培育和推广的重要基地。2016年,经过科技人员的努力攻关,又选育出“箭干一号”(暂定名)毛白杨新品种,目前通过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现场考察。
2.3 注重结构调整,增强创新成效
针对职工育苗积极性不高、生产效益低的实际,注重做好“调结构,增效益”。一是以市场为引导,大力发展绿化苗木产业。结合温县“四区联动”城市发展战略、家庭苗木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的新形势,鼓励职工发展大叶女贞、玉兰、法桐等绿化苗木,种植面积达到17.33 hm2;二是积极挖掘项目区土地利用空间,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提高土地综合效益。研究出台减免地租、实行补助、帮助职工建设隔离网等措施,发展林下怀药、花生、大豆等高效经济作物,提高单位土地面积效益,林下经济面积达50 hm2,每年增收75万元。同时,利用林下空间,散养鸭、土鸡等禽类5 000余只,每年增收 25万元。三是利用经济林优势,培育生态旅游。制定场区森林旅游规划,依托大面积经济林、生态养殖等区域资源,吸引数以千计的城乡居民观光、休闲、采摘果品,产业发展链条逐步拉长。
2.4 注重技术培训,提升创新能力
在人才培育方面,一是积极“请过来”。组织参加全省林业培训班 30次,参加人员达到 100 人次;邀请北京林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学院的专家教授来场进行业务指导,更新科技理念,确保人人掌握一项育苗技能、户户建立一处示范苗圃。二是主动“走出去”。组织班子成员和骨干育苗工,赴我省其他六家国家良种基地和我省发展较好的郑州、济源、镇平等国有苗圃及山东冠县、河北威县等省外国有苗圃参观学习,加强与兄弟单位的沟通交流,在学习中成长,在锻炼中提高,并与省外毛白杨育苗强县建立合作联系,为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打下坚实基础。三是热情“招进来”。主要采取三项措施,多渠道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首先,和县人力资源部门结合,在各大院校吸引农林大学毕业生;其次,为新进人员提供基本养老、医疗保险,提高生活待遇;再次,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年轻人外出学习深造,让他们体会到成就感和归属感,确保人才安心扎根基地,成为基地未来的接班人。
我们在推进林木种质创新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和当前林业发展的形势相比,与省内外先进良种基地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先进林木良种基地建设经验,进一步抓好良种引进和选育,不断提升良种生产能力,以崭新的姿态,以一流的业绩,为推动河南林业生态建设多做贡献。
(责任编辑:王团荣)
S 792.11
B
1003-2630(2017)02-0048-02
2017-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