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珂
(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郑州 450045)
河南省平原地区林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刘小珂
(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郑州 450045)
通过对河南省平原地区林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分析,指出了目前林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并从政策、产业结构、科技支持等方面提出解决办法,为未来河南省林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平原地区;林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1.1 平原地区地理概况
河南平原地区土地总面积约9.3万km2,大体以黄河为轴线,中部、东部和北部平原分别由黄河、淮河和海河冲积而成,亦称黄淮海平原,西起太行山和豫西山地东麓,南至大别山北麓,东面和北面至省界,面积广阔[1-2];西南部为南阳盆地,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适宜多种农作物和树木生长,是全国的粮食主产区[3],也是河南省林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基地。
1.2 平原地区林业概况
河南省平原区土地总面积800.94万hm2,林业用地面积144.29万hm2,森林覆盖率9.97%,林木覆盖率15.31%,活立木总蓄积量11 611.53万m³,其中有林地面积108.22万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75.01%;疏林地面积0.48万hm2,占0.33%;灌木林地面积0.53万hm2,占5.56%;未成林造林地面积8.82万hm2,占6.11%;苗圃地面积3.53万hm2,占2.45%;无立木林地面积0.29万hm2,占0.20%;宜林地面积14.79万hm2,占10.25%;林业辅助生产用地面积0.12万hm2,占0.09%。对美化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和木材及林产品供应起到了积极作用。
2.1 林业产业化概念
林业产业化(forestry industrialization)是指以森林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林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建立产供销贸工林一体化生产经营体制,实现林业的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良性可持续循环,包含以下3个方面内容:(1)森林资源是林业产业化的基础;(2)各条产业链是林业产业化的载体;(3)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林业产业化的目的。
2.2 林业产业化现状
2.2.1 原料林基地建设
截止目前,全省共营造各类杨树工业原料林81.93万hm2,总蓄积达3 910万m³。其中一亩以上连片面积56.1万hm2,蓄积量2 776万m³;林纸林板企业自有林及订单林12.26万hm2(含APP造林2万hm2);合作造林15.13万hm2;其他6.61万hm2[4]。
规划的6个林纸一体化项目所在的省辖市,杨树总面积为 49.13万 hm2,占全省杨树总资源的60%。其中片林33万hm2,占全省杨树片林总面积的52.6%;林纸企业自有林及订单林4.02万hm2,为省政府实现确立的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2 林产品加工业初具规模
全省现有人造板、木制品等加工企业1.3万多家,编织加工企业 200 余家,年加工木材 378万m3,其中年产人造板80万m3、家具40万套、编织品4 000万件;全省现有经济林产品加工企业140余家,果品加工生产线 30余条,年加工经济林产品2.15亿kg。实施林产品品牌战略,相继推出了“河南省林产品十大品牌”、“河南省林产品知名品牌”,有100多种林产品在全国畅销[5];新郑奥星实业有限公司研发的新郑枣片、红枣粉等十个系列180个产品,其中:8种产品拥有自主专利,3个被认定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产品,8类产品相继通过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资格认证。
2.2.3 经济林和种苗花卉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目前,全省经济林产量占全国产量的6%,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年产量670万t,年产值80多亿元,占全省林业总产值的30%以上,林业育苗每年稳定在1.67万hm2以上,产苗16亿株,花卉和园林绿化苗木生产基地发展到3.8万hm2。鄢陵县作为我国长江以北最大的种苗花木生产基地,生产的苗木花卉销售至全国各地,为河南省乃至北方地区的生态建设、环境美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2.2.4 林纸一体化项目进展顺利
列入全省重点规划的濮阳、焦作、新乡、南阳、信阳和三门峡6个林浆纸一体化项目进展顺利。焦作瑞丰和濮阳龙丰制浆工程已经正式投产,其中:濮阳龙丰于2006年9月已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并进入全国首批启动的 13个项目名录,目前濮阳龙丰的大型现代化造纸生产线也已正式投产。南阳、信阳两市与印尼金光集团合作,已营造企业自有原料林2万hm2,并先期启动了年产6万m³的建筑模板项目。
2.2.5 森林生态旅游体系基本形成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108处,其中国家级 30处。初步建立以国家级森林公园为龙头,省级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区为骨干的森林生态旅游体系,全省 67处森林生态旅游景区正式对游客开放,全年接待游客1 530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3.7亿元。
3.1 林业产业资源总量不足
一是基础薄弱,全省活立木蓄积列全国第 18位;二是分布不均,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山区;三是质量不高,河南森林蓄积量平均44.20 m³/hm²,是全国平均水平(78.06 m³/hm²)的 56.62%。四是可采伐资源少,主要是幼、中龄林,且山区多为生态公益林,不能采伐。
3.2 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
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78.2%、20.2%、1.6%。加工企业规模小,1.3万家木材加工企业中,仅有12家的加工能力超过1万m³,缺乏龙头企业。许多个体加工企业仅能进行最初级的木材削片旋切,年加工量几千立方米或季节性生产,遇经济危机无法应对而停止经营。加工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初级产品比重大,知名品牌少,市场占有率低。
3.3 产业政策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随着国家新近推出的林权制度改革,林业政策体系有了较大的转变,这直接表明了国家对林业产业化的支持和扶植,希望林业产业化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收益。但是鉴于许多新问题的出现,新政策是否能得到很好的实施,起到应有的效果,还有待观察;关于政策的改革各地措施和方法还值得期待,林业产业化政策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健全。金融信贷对林业的支持严重滞后,贷款难度大甚至多数地区不给林业发展贷款,与南方林业发达省份,如福建、江西相比,金融支持严重滞后,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
3.4 科技支撑有待加强
河南省林业研究机构众多,有强大的林业科技力量。其中省级林科院1个,市级科研所12个、推广站19个、种苗站3个。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林业发展的计划模式影响,林业科研机构需进一步加强市场经济意识、服务意识,对林业产业的科技支撑作用有待加强。
4.1 深化林权、林政制度改革,调整和完善林业产业政策,优化经济环境
要进一步加快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明晰林业产权,依法保护林权所有者合法权益,加快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稳定林地所有权,放活林地经营权。在明确权属的基础上,国家鼓励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各种社会主体都可以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划拨等形式参与流转,严格执行国家已出台的各类林业税费减免优惠政策[6]。
林业和金融部门携手,积极提供符合林业特点的金融服务,适当延长林业贷款期限,对林业项目给予积极支持。研究建立面向林农和林业职工个人的小额贷款和林业小企业贷款扶持机制。适当放宽贷款条件,简化贷款手续,积极开展包括林权抵押贷款在内的符合林业产业特点的多种信贷模式融资业务[7];加大贴息扶持力度,对林业龙头企业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林产品加工业贷款项目[8]。
4.2 加强宏观调控,制定林业产业发展规划
实施木材、竹材经营加工、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经营利用等行业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对大中型林业加工企业原料(林)基地建设评估。提高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作用,强化科学管理和依法行政能力,对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履行国际公约、有重大环境影响的产品,依法进行管理与控制[9]。
4.3 优化产业结构
一是继续强化林业发展的基础。林业发展的基础就是林业资源,通过林业资源的快速增长,大力推动贮藏加工业的大发展。二是重点扶持培育以林产品精深加工为核心的第二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增值能力。目前河南省的木材加工业、经济林产品(含森林药材)贮藏加工还较为落后,其中经济林产品的商品化处理和贮藏加工业已成为制约经济林栽培业发展的瓶颈。三是大力发展以森林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使之尽快成为全省林业产业新亮点,依托现有的森林景观资源,通过资源整合和线路规划,特色旅游产品和项目的开发,力争在短时间内使河南省森林旅游业有突破性发展。
4.4 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实施科技兴林
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是平原地区林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很多地方在发展林业产业过程中出现木材加工业产品加工粗放,增值空间小,市场竞争力差,花卉培育业产品以本地普及花草为主,缺少特色品种等问题。在产业发展中,要真正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提高全省林业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林业产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林业主管部门要针对林业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搞好科技服务,一要对现有科技成果进行筛选、组装配套,并组织推广应用;二要组织开展协作攻关,为林业产业持续发展做好技术贮备。重点开展木材深度加工和系列产品的集成技术,竹质工程材料和植物纤维工程材料的开发利用技术,树木生理活性物质产业化技术,名特优经济林、花卉良种选育、快繁及产品储藏、保鲜和加工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在林业产业中的利用。
4.5 培育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带动行业发展,加快推进贸、工、林一体化
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培育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势在必行,品牌是成功和发展的核心因素,实施品牌战略是提高河南省林业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10];一是巩固和保护已有的品牌优势,切实搞好洛阳牡丹、鄢陵腊梅、南阳月季、南召辛夷、西峡山茱萸、灵宝苹果、开封菊花、新郑大枣、荥阳河阴石榴、新密金银花等绿色品牌的开发,通过采用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实现生产过程和产品标准化,使传统名特优品牌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二是塑造新的品牌,结合资产重组,抓好几家能带动全局的林板一体化、林纸一体化、经济林产品精深加工、森林药材加工利用龙头企业,培育一批覆盖面广、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骨干企业,引导河南省林业产业向专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重点培育固始柳编、湖滨果汁、豫北林纸、豫东桐木、宛西制药、郑州华森人造板、新乡黄河林业、信阳华栗、郑州港澳金龙家具等品牌。三是通过宣传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重点推介郑州、鸡公山、白云山、云台山、石人山、王屋山、南湾、薄山、宝天曼、商丘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等十大旅游品牌。四是强力推进产品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产地保护和森林认证工作,逐步与国际接轨,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4.6 完善市场执法监管体系
规范和完善市场执法监管体系,逐步实施林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强林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认识,引导食用林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者加强质量安全管理,保障食用林产品消费安全。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林产品,加快市场准入步伐,逐步规范产品质量,禁止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林产品上市。对不符合技术质量标准和行业规范要求的产品,要责令生产企业限期整改,直至吊销其生产经营许可证。依法保护国家和企业、个人的合法权益,对哄抢林木、损害投资方利益、单方面撕毁合同等恶性案件要依法查处。
[1] 连煜. 河南省生物多样性概况[J]. 河南林业科技,2003,23(4):18-21.
[2] 张保石. 河南省蜘蛛区系分类研究[D]. 保定市:河北大学,2007.
[3] 刘爱忠,李鹏程,董合林,等. 河南省麦后移栽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2(2):130-131.
[4] 卓卫华,杨玲. 发展林业产业,促进河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C].//河南省林学会 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37-42.
[5] 卓卫华. 论林业产业在河南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 河南林业科技,2010,30(1):56-58,69.
[6] 叶知年,林怡仙. 我国林权流转制度的完善探讨[C].//中国法学会2009民法年会论文集,2009:1-12.
[7] 黄建兴. 南北不同 一律相循——在伊春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研讨会上的发言[J]. 林业工作研究,2007(8):7-11.
[8] 林业产业有了尚方宝剑—访国家林业局发展与计划资金管理司司长姚昌恬[C].//2007年全国林业产业大会暨中国林业产业协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 2007:41-45.
[9] 林业产业政策要点[C].//2007年全国林业产业大会暨中国林业产业协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 2007:36-40.
[10] 吴丹红. 品牌和品牌战略[C].//第七届全国无形资产理论与实务研讨会论文集[C]. 2006:442-447.
(责任编辑:王文彬)
F326.20
B
1003-2630(2017)02-0034-03
2017-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