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灿红 赵 楠
1990年德国统一后的反思文学
◎万灿红 赵 楠
1990年的两德统一,不仅在德国政治、社会、经济产生了剧变,还对德国文学产生了显著的影响。90年代初的文学创作直接以这一历史背景作为题材,普遍呈现统一初期社会问题与体制的批判与争论,以及德国民众的迷惘与身份缺失。随着对二战历史的深刻回顾,催生出了对纳粹历史的反思与探索,并由历史集体反思落实于具体个人反思。反思思想深入个人,是德国1990年统一后反思文学的一大重要特征,同时也是对历史哲思的一大进步。
德国统一 二战 反思文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直是德国历史中沉重的烙印,无论对德国自身还是对整个世界,纳粹带来的灾难都是沉重的。战后,德国人民开始了漫长的反思,通过自我反思重新激发德国人感知能力的责任,而德意志民族的内在省思促使了德国反思文学的诞生和发展。
德国文学历史上本身没有反思文学这一概念,它指的原本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①我们借用反思文学这个概念,对德国文学家反思二战的作品进行归纳梳理,探索德国反思文学的存在、发展与演变。
二战结束后的50年代,废墟文学油然而生,主要反映战争和现实给德国人民带来的苦痛。遭受战争痛苦的人们勇敢地拿起笔,坚决地把他们内心的苦闷付诸纸上,失落的一代人繁复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如伯尔的《9点半钟的台球》(1959)、博歇尔特的《面包》(1946)、格拉斯的《铁皮鼓》(1959)等。而1990年德国统一后,相对于50年代的作品,除了直面历史,审视纳粹,还聚焦于警惕无为、唤醒良知、以己为镜、剖析自我等方面,从一味地批判法西斯转为拷问自己的内心。1990年作为德国统一的时间点,虽然没有成为德国文学明显的分界岭,仍是一个重要转折点。90年代初的反思文学以统一初期的社会问题、对体制的批判为起点,德国民众普遍呈现出迷惘与缺乏身份认同感;随着对二战历史的正视与思考,历史的批判呈现出多维度,第一维度是“集体罪恶”之下民众的冷漠与麻木以及本我意识的缺失,第二维度是德国民众施害者与受害者的身份思辨,第三维度是从集体反思深入到个人反思,这是德国1990年统一后反思文学的一大特征,同时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
回顾历史,并在此基础上思考集体罪责,探索个人价值是德国作家摆脱迷惘的一种方式,例如本哈德 •施林克的《朗读者》(1995)。
1990年德国统一后,德国人民陷入身份的迷茫中,这时第三帝国、战争罪责再次成为德国文学的主题,通过正视历史,德国作家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二战,重蹈覆辙。
本哈德·施林克发表于 1995年的小说《朗读者》不再局限于回归历史,而是呈现出反思的趋向,开始思考集体罪责,探索个人价值。在探讨人性的复杂、探讨父辈参战原因的过程中,他们开始注重普通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力。例如文中的汉娜,她简单平凡,会毫无保留地展示自己的喜怒哀乐,她会为教堂里孩子们的歌声所动容,她渴望爱情、渴望知识,具有高度的自尊。然而在赴奥斯维辛看管犹太女死囚时,她冷漠地烧死了所有囚犯,当被问及为何不打开着火教堂的大门时,她回答:“我们就是不能让她们给跑了!我们对她们有责任。”②汉娜是那个时代的典型,没受过太多教育又尽忠职守,他们对于自己的命运只有顺从,也无法抗争。施林克在接受欧普拉采访时说:“如果看看大屠杀时期和反映那段历史的传记,你就会发现汉娜的故事绝非个例。”纳粹法西斯使得一代德国人成为历史的牺牲品。在接受译林出版社专访时他也做过这样的表述:“通过汉娜和米夏,我想表现的是,第三帝国是如何在那些一起参与了建设和维护它的人身上打上烙印,如何给世界和战后一代留下印记,它又造成了什么样的罪责感。”③它已经不再是那些站在“启蒙”高度、直接揭露鞭挞战争的作品了,它聚焦于个人的人生经历与情感变化,更关心集权统治和战争中造成这个社会悲剧的“人性”因素和个体体验。
长期以来,德国作为战争的发动者,始终只能扮演施害者的形象,德国人民在战争中遭受的灾难和创伤,一直是文学中很少出现的主题。而乌拉•贝尔凯维奇的《黑白天使》(1992)和君特·格拉斯的《蟹行》(2002)聚焦于德国人民自身受到的伤害。
1992年出版的《黑白天使》引起热烈反响。小说描写一个天真纯朴的少年——赖因霍尔德,受纳粹法西斯的种族主义的教育加入了希特勒少年队,但最终看到被选送进党卫军的好友的惨死,重新审视一切。文中汉诺这样描绘:“那个黑色教团”“搞的是魔幻社会主义”“在那里你学习让他人死亡或自己迎接死亡,你学习将你的自我消灭。这是寺院,是神秘宗教学校,在那里一个年轻人要被训练得让全世界害怕:傲慢、专横、粗暴”④,可见纳粹主义的可怕,可见德国人民所受的伤害之深。在这本反思纳粹法西斯的小说中作者借由罪恶天使来比喻纳粹分子,来描绘、揭露战争的罪恶,抨击法西斯的虚伪及对人性的扼杀,它启发着读者去联想和深思,并且进一步了解那个时期德国人的精神情感历程:他们的绝望与无奈,现实与梦想的巨大落差,他们作为战争的亲历者,同时也是受害者的茫然与脆弱。
2002年《蟹行》问世,更着重体现了战争的灾难往往是双向的:德国在给别国带去沉重灾难的同时,也给本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伤害。数不清的德国士兵战死他乡,民众的身心受到了践踏。二战结束后,德国实行军事管制,两德分裂长达40年。一个带有罪责的民族该如何面对自己的过去和将来?《蟹行》把那段故意避开的惨痛往事与当今德国的现实联系起来。告诫后人反省历史的同时,也要公正看待二战中受害的无辜平民,这种更人性化的反思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对历史的反思慢慢发展成对自我的检讨、忏悔,这种由过去历史群体延伸至个人罪责承认的变化的一大原因便是德国文学家对自己冷静的剖析,例如克里斯塔·沃尔夫的《天使之城》(2010)与君特·格拉斯的《剥洋葱》(2006)。
从受人尊敬的女作家,到非正式工作的“玛格丽特”,当责难排山倒海,当现实血淋淋地呈现,克里斯塔·沃尔夫选择了“忘记”,选择了逃离,尽管这样的选择有些许无奈,迫不得已,就像她说的“坦白地写下这一切,会毁掉我。”⑤但这毕竟无法遮盖她的“失误”。虽然当时的舆论已经波及沃尔夫的生存,却让她必须勇敢地直面过去,直面黑暗。就像她在《明镜》采访中所说的“如果不能追随‘疼痛的踪迹’,我会才思枯竭,正如我在书中所写的那样。写作于我而言是一种自我审问与矛盾的论辩。我之所以写,是为了尽可能地自审。”⑥卧薪尝胆十余年的著作《天使之城或弗洛伊德的外衣》是她的“自白书”。她以少见的“我”和“你”两大人称进行对立描述,过去的“你”是现在的“我”的回忆,现在的“我”是过去的“你”的反思。正如菲力浦·勒热讷在《自传契约》中所言:“只有虚构的东西才不撒谎,它开启了一扇关于一个人生活的暗门,他的未知的灵魂便神不知鬼不觉地从暗门溜了出来。”⑦沃尔夫借助弗洛伊德的外套——精神分析治疗法,潜藏的记忆裸现,耻辱吞噬着灵魂,诚然痛苦却不是毁灭。最后获得坚强的她脱掉了赖以生存的外套(那件外衣牢不可破,我很受用,但我想,我已经把他归还给你了⑧),直面过去,阐述真相,剖析自我,反思历史。
另一个代表人物要属君特·格拉斯。他的作品往往反映了纳粹时期人们遭受的苦难,在二战结束后唤起人们所否认、遗忘的一切。他以良心为手术刀刺向德国纳粹的伤痛历史,却对自身参与纳粹之事保持沉默六十余载。2006年,年迈的君特·格拉斯终于将手术刀对准了自己,以己为镜,坦白他曾被纳入纳粹党卫军,而这个组织策划、组织、实施了对千百万人的屠杀。从自白中,不难看出他始终无法走出自己曾犯下错误的心结。在过去几十年里,他始终拒绝承认自己和“党卫军”有关。战后的他,心中始终羞愧难当,对自己曾参与纳粹避而不谈,保持沉默。但是这么多年过去后,负担依然还在,谁也无法减轻。格拉斯带着曾参加纳粹党卫军的难言之隐,苦苦修行,在写作生涯中,他努力挖掘纳粹德国的集体罪责。然而,这并不能为他减轻一丝一毫的负担。直到七八十岁,他猛然发现这个洗不掉的污点必须通过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告诉世人,他才能从中解脱。《剥洋葱》中那些批判与反思,是从集体批判到个人批判的转变。在那个鼓噪的年代,疯狂的念头一旦开始,就不可避免地走向深渊,狂热的浪潮剥夺了理智,民众丧失了信仰,变成了纳粹手下的战争机器,去掠夺、攻占来满足过剩的欲望。个体罪责的批判,是由内而外的,需要对自己和历史坦诚,才能达到自我救赎。君特·格拉斯的写作人生,也代表了德国反思文学不同阶段的变化,从起初的批判民众劣根性,到正视德国民众既是施害者也是受害者,再到直视自我,找到真正的救赎。
反思思想深入个人,是德国1990年统一后反思文学的一大重要特征,同时也是对历史哲思的一大进步。就像格拉斯所说的,“历史的灾难造成了文学方面的影响与反思”。正是有了这样理性勇敢的反思文学,才能使得德意志民族将历史的包袱化为历史的财富,才能使现在的德国人不再背负历史的罪人,而成为历史经验的反思者!
注释:
①http://baike.baidu.com/link?url=aD084m6oJY0Amy5P hCzXUBzOpFw8ZDGjILy5260iwK50c0-LKA6thPLejV8_ QTA9K-5BqoIqjPkW5ujA5RPxwAW0NAGspoNG_0BGs xcK-RmbzNszalDc958ditBWKTHV。
②③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第3版),钱定平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1月版(3月重印),第123页,第4页。
④乌拉•贝尔凯维奇:《黑白天使》,马文韬译,外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5页。
⑤⑦⑧克里丝塔•沃尔夫:《天使之城或弗洛伊德博士的外衣》,朱刘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91页,第241页,第305页。
⑥卢铭君:《我们曾爱过这个国家——德国著名女作家克里斯塔•沃尔夫访谈》,《译林》,2012年第2期。
[1]南楠.《朗读者》——德国反思文学的承前启后之作[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2]陈靓.走近克丽丝塔·沃尔夫——浅析克里丝塔·沃尔夫的中篇小说《何去何从》[J].当代外国文学,1999(02).
[3] 任卫东.德国统一对德语小说创作的影响[J].外国语文(双月刊),2013(02).
(责任编辑 王芳)
本文系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类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名称:德国1990年统一后的反思文学,项目编号:S15092。该项目组成员还有:朱婕、宗韵佳。
万灿红,女,硕士,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德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