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导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分析

2017-02-28 08:34黄蓉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33期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

黄蓉

【摘要】 目的:探讨门诊导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96例门诊就诊患者,实施前采取常规门诊导诊护理,实施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观察实施前后患者SAS评分、护理满意度及门诊挂号等候时间、辅助检查等候时间。结果:实施后护理满意度为97.92%,明显高于实施前的75.00%(P<0.05);实施后门诊挂号等候时间≤15 min患者比例为91.67%,高于实施前的79.17%,辅助检查等候时间≤15 min的患者比例为93.75%,高于实施前的77.08%(P<0.05);护理后,实施后的SAS评分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门诊导诊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焦虑心理,减少检查时间,提高门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门诊导诊; 优质护理服务; 满意度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3.0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3-0102-03

在临床护理中,做好基础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具有较高满意度,是开展护理工作的目标所在[1]。门诊部作为医院的一个窗口,其服务质量及工作环境对于医院形象具有直接影响。门诊医护人员应增强护理观念,掌握护理技巧,以便提高职业素质及服务质量[2]。本文选取96例门诊就诊患者,分析门诊导诊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护理情况及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12月實施优质护理服务前48例门诊就诊患者,其中有男28例,女20例;年龄19~65岁,平均(44.8±6.2)岁;病程3 d~11年,平均(4.1±0.8)年;内科20例,外科14例,妇产科14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26例,高中及以上22例。另选取2015年1-12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48例门诊就诊患者,其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20~66岁,平均(45.2±6.5)岁;病程2 d~10年,平均(3.8±0.7)年;内科21例,外科14例,妇产科13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9例,高中及以上19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014年1-12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采用常规护理,即:根据患者就诊号,叮嘱其在候诊区排队等待叫号,并提供一些常见疾病的健康宣教,通过宣教,使得患者了解相关情况及注意事项,遵医嘱对患者合理处理,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及复诊时间。

2015年1月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在实施前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主要措施如下,(1)优化门诊流程及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可按照患者主诉病情将其予以合理分流,使之了解流程地点、辅助检查及注意事项,防止发生错漏,且就诊科室门口橱窗等处张贴就诊服务流程图、就诊须知及健康教育处方等相关内容,便于患者的阅读,普及常见病、多发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等。(2)心理疏导:进入医院的患者往往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与之沟通交流,根据患者心理变化予以合理心理疏导,改善其不良心理情绪,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3)改革排班模式:通过APN排班模式,依据护理人员相应资质予以合理分配,确保责任到人,工作保持连续性,也能够预防交接班环节发生安全隐患,而且实现层层质控,通常病情较重患者由高年资能力较强的护士负责护理,病情较轻者由低年资护士负责护理。(4)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工作:对护理人员实施分层次的培训及教学,对各外科门诊常用操作技术进行有效训练,并予以严格考核,且予以一定的奖罚,以便护理人员可以增强主观能动性,转变护理观念,提高服务意识,增强责任心,使得就诊患者得到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实施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护理操作、接诊流程、服务态度、就诊环境、语言仪表方面,总分值100分,从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3个方面进行满意度的评定,非常满意:80~100分;比较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观察实施前后患者的焦虑心理,通过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负性心理予以评定[3],焦虑将标准分>50分作为诊断标准,分值越高,说明焦虑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均通过SPSS 17.0软件系统予以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施后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实施前后患者门诊等候时间比较

实施后门诊挂号等候时间≤15 min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后辅助检查等候时间≤15 min患者比例也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实施前后门诊就诊焦虑心理评估比较

实施前后患者护理前焦虑心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施后焦虑心理评分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门诊导诊作为患者进入医院中最开始接触到的地方,也是感受到护理服务的起始点。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到门诊导诊的工作中,可以使得患者能够及时了解就医程序,使之感受到实施护理服务的良好效果,对于医院护理服务的整个过程具有较为关键性作用。经大量临床研究发现,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无法确保门诊导诊服务工作能够良好的开展,有的患者还会因治疗而出现恐惧惊慌等不利心理情绪,对护理质量及预后质量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使得患者受到严重影响[4]。有的医院并未对门诊导诊具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并未对门诊导诊工作予以大量关注,导致门诊导诊工作并无较理想的效果。由此开展门诊导诊工作过程中,加强关注力度,实施更为有效的手段促使门诊导诊工作达到更为理想效果[5]。

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经导诊、初诊的流程介绍,对疾病健康进行积极宣教,使得患者对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认知程度得到一定的提高[6]。优质护理服务在实施过程中,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关心关爱贯穿到护理的整个工作过程中,使得整个人性化服务具有主动、真情、便捷、周到、温馨、优质的特色,在门诊患者护理中更具有适用性。给予患者细心、爱心,使之受到体贴入微的照顾,可以提高其安全感及满意度。导诊护士依据患者病情进行正确分诊,可通过预约挂号,缩短患者等候时间[7]。护士可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使患者及早康复。护理人员应经常主动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使之了解病情变化规律、疾病发展及转归,有效缓解负性心理,通过对患者的关心与尊重,使之保持最佳心理状态配合治疗[8]。

在本文研究中,实施后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门诊挂号等候时间≤15 min患者比例高于实施前,辅助检查等候时间≤15 min患者比例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后,实施后SAS评分低于实施前(P<0.05)。

总之,门诊导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使得患者缩短就医时间,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步红兵,严翎,储建耘.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J].全科护理,2012,10(1):160-161.

[2]郝红英.门诊导医服务质量的影响原因与应对策略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0):151-152.

[3]陈新年.门诊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6):103-104.

[4]李丽匀,张瑾,汪艳丽,等.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中的应用[J].北方药学,2013,10(7):189-190.

[5]王力群,蒋丽,曾燕.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工作中的实践与效果分析[J].全科护理,2013,11(9):2463-2464.

[6]徐东辉,史淑兰,张风玲.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经验和体会[J].中国医药,2012,7(36):268.

[7]何秀明.开展一对一优质护理服务对门诊抽血室患者满意度的影響[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7):100-101.

[8]王桂玲,胡素琴,刘美华,等.医院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成效[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4,27(3):289-291.

猜你喜欢
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消费者满意度稳中有升 消费环境建设仍需加力
优质护理服务对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