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平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样的阐述所折射出的理念是:数学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但如今,考试依然是作为评价、衡量学生的一种有效的手段。那么,如何发挥考试的作用,体现新理念,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关键词]:数学试卷命题 优化
新课程标准下试卷命题的主要意图,是考察学生是否具有数学意识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现在的试题在选材上要拉近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多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存在,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试题所提供的信息不要像原来那样整齐、有序,变得有些零乱、内隐,需要学生对信息重新组合、筛选,目的就是考察学生综合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在试题的选材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1情境性
数学命题应该在不减弱知识成份的前提下给纯粹的数学命题加以生活化的包装,把对数学知识的检测放置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中,真正使数学命题散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
如:①小明和小军进行滚铁环比赛,最后小明输了。小明对小军说:“主要是因为你的铁环的直径是我的2倍,所以你的铁环滚1圈,我的要滚4圈才追上你”。小明说的对吗?
②某班要举行一次朗读比赛,每位同学的朗读时间规定为3分钟。一位同学选了一篇930字的文章,在赛前试读时,他用了6分钟,怎么办?
这样的题目是学生生活中会遇到的有趣问题,学生在解答时会感到数学的趣味,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同时也会解除对考试的厌恶和恐惧心理。
2知识性
如:地球上的物质,大都会热胀冷缩。但水结成冰以后,体积却增加110。现在有一块冰,体积是3.3立方米,请你算一算,它融化后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这样的试题学生既解决了数学问题,又能获得其他方面的知识,考有所得,这更符合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评价改革中的发展性原则。
3探索性
试题的考察不是停留在记忆和判断的层面,而是要求学生在自己学到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尝试和探索,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开放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学生的年龄不同、生活背景不同、知识经验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个性化和多样化,所以数学命题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和自主性,为学生提供一个激活灵性,张扬个性的平台。针对以往命题全部是答案惟一的封闭性客观题的情况,命题中注意设计一些答案丰富多彩的主观题,能满足各种层次水平学生的需求。
如:①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使各题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②根据以下信息求出五年级一共要种多少棵树苗?
这道题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
A、根据“我们五(1)班种了树苗总数的310”和“五(1)班和五(2)班刚好种了树苗总数的一半”,先求出五(2)班种了树苗的几分之几,再求出所求问题。
B、根据“我们五(2)班种了100棵”和“我们五(3)班种棵数的比五(2)班多”,先求出五(3)班种的棵数,再求出“五(3)班种了树苗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出所求问题。
③下图是一张圆形纸片,圆中间画一条线段,你能判断这条线段是不是该圆形纸片的半径吗?请把你判断的方法简要的写出来。
这道题判断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
A、假设B点是圆心,AB是圆的半径,以B点为圆心,AB为半径画圆,看得到的圆是不是现在的圆。
B、将圆形纸片对折几次,看得到的圆心是不是在B点处。
C、过B点做AB的垂线,看看到的两条“半径”是不是和AB一样长。
D、延长AB交于圆上的点C,看看AB和BC是不是一样长。
这样的问题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由于每位学生有不同的生活经验,他们会对同样的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分析、理解、思考,并作出不同的个性化的解答,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
5教育性
新课程标准特别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试题可以选取一些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题材。把数学命题放置在学生人格发展的高度,结合数学知识点的检测加入一些能够触动学生道德碰撞的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原本冷漠的数学命题注入了一丝暖意。
如:①环境保护的教育。根据以下信息提出一個数学问题并解答:资料显示,我国森林草地破坏形势不容乐观。20世纪的50~90年代间,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消失了,解放初期海南岛森林面积有8 4万公顷,可现在海南岛的天然林面积只有解放初期的14。我国现有退化草地135万平方千米,约占我国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3。
②节约用水的教育。我国是世界上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2005年世界人均拥有淡水资源量为9200立方米,而我们国家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扣除一些难以利用的水资源后,我们国家实际人均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到拥有量的923。(1)根据以上信息,请你求出我们国家实际人均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是多少立方米?(2)看到本题的有关信息,你有什么想法?请你简要谈一谈。
6综合性
命题不能只涉及本学科课程内容,要加强同一学段各科课程内容的横向联系,进行学科整合,要检测教学任务的同时,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激发了他们去探求新知的欲望,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如:①你能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下列成语吗?(如:百发百中——100%)
百里挑一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十拿九稳万无一失
②34在数学学科中表示(),在音乐学科中表示()。
这样的试题设计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文、理”联系,发展整合思维。
考试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改进教师的教学。因此,我们必须对传统的命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摒弃其题目形式封闭单一,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等弊端,不断改进和优化命题的形式和内容,使考试评价既关注到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