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黎
交通运输部提出利用十年时间,基本建成畅通、安全、绿色、高效的珠江黄金水道,其中重要一步即打通贵州、云南两省南下珠江的出海通道。
珠 江是中国第二大通航河流。珠江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四部分組成,地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六省区及越南部分地区,连通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流域总面积45.5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国境内面积44.2万平方公里。珠江水系航道通航总里程为1.55万公里,等外航道为9088公里,等级以上航道为6464公里,其中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为1574公里,占航道通航总里程的10.1%。
十年建成珠江黄金水道
8月份,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推进珠江水运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提出利用十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畅通、安全、绿色、高效的珠江黄金水道,为促进流域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若干意见》,打造珠江黄金水道将围绕建设“六大体系”展开,即干支衔接区域成网的高等级航道体系、江海联动功能互补的港口服务体系、功能完善优质高效的现代航运体系、生态优先示范带动的绿色发展体系、责任清晰保障有力的安全预控体系和协调有力运转有效的水运治理体系。
针对“六大体系”,《若干意见》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任务和要求:加快高等级航道建设,打造珠江黄金水道,其中要将打通西南出海通道作为重点,建设珠江南线、中线、北线三个出海通道;推进转型升级,提高港口服务能力,要按照“拓功能、促融合、补短板”的思路,注重推进珠江港口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进航运创新发展,按照“强主体、优管理、促服务”的思路,引导航运企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强化船员队伍建设;推进水运绿色发展,建设美丽珠江,要按照“法规推动、政策拉动、技术驱动、示范带动”的思路,推进生态航道、绿色港口建设;加强水运安全管理,建设平安珠江,要按照“完善法规制度,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监督管理,提升保障能力”的思路,加强水上应急救助和综合航海保障“两种能力”建设;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提升珠江水运治理能力,要按照“区域合作、部省联动、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思路,切实发挥部派出机构的行政管理作用,有效保障珠江黄金水道建设和发展。
恢复珠江上游通航
近日,“2016年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珠江水运科学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行动计划》),明确将采取有效措施,协调推进广西龙滩水利枢纽和百色水利枢纽的通航设施建设,打通贵州、云南两省南下珠江的出海通道,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实现新突破。
据了解,当前珠江水运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影响上游通航的百色、龙滩两个水利枢纽。恢复珠江上游通航,促进沿江经济发展,解决这两个水利枢纽的问题刻不容缓。《行动计划》明确,打通云南、贵州两省出海通道,按照1000吨级通航标准建设百色、龙滩枢纽通航建筑物,改扩建金鸡滩船闸,加快推进岩滩、大化、百龙滩等枢纽通航建筑物升级扩能改造。
据悉,珠江上游的红水河自1975年修建大化水电站时断航;右江百色水利枢纽自2001年10月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时断航。专家表示,红水河龙滩、右江百色枢纽的通航设施建设,关系到珠江水运整体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发挥,而《行动计划》的核心之一就是“攻难点”——打通大西南,解决珠江上游不通的难题。